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基本情况与灾害特征分析*

2020-03-03 06:15蒙陆斌聂冠军赵修敏
广西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靖西砖混震区

蒙陆斌,聂冠军,2,赵修敏,2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0 引言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发生Ms5.2级地震。震后第一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启动Ⅳ级地震应急响应,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相关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高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派出34名现场应急队员赶赴震区开展震害调查、烈度评定、流动监测和科普宣传等工作,之后又开展了地震构造、震害特征等分析工作,收集获得此次地震的大量信息。

本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现场应急队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靖西地震的震情、灾情、地震序列、地震构造、震害特征等,以期为今后广西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基本概况

1.1 地震震情

2019年11月25日9:18,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湖润镇(北纬22.89°,东经106.65°)发生Ms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距靖西市35 km,距大新县55 km。11月28日7:49,靖西市湖润镇(北纬22.90°,东经106.66°)再次发生Ms4.3级余震,震源深度9 km。震中附近5 km范围内平均高程约400-700 m,属岩溶峰丛(林)地貌区。

截止2019年12月22日8:00,共记录余震124次,其中4.0—4.9级地震1次,3.0—3.9级地震2次,2.0—2.9级地震11次,1.0—1.9级地震27次,0.0—0.9级地震83次,最大余震为11月28日7:49发生的4.3级地震。余震分布较为集中,随时间推移有明显减弱趋势(图1)。

图1 靖西Ms5.2级地震序列时间分布图(截止2019年12月22日8:00)

1.2 地震灾情

据统计,截止2019年12月22日,地震造成受灾人口1.5万余人,因灾造成1死5伤(山石滚落造成),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3 384人[1]。严重损坏房屋14户15间,一般损坏房屋1 003户1 165间,主要为砖混(无框架)砌体结构房屋,部分新建砖混砌体结构房屋中等或轻微破坏,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掉灰等;少数砖(石)木结构房屋出现掉瓦、滑瓦等;数十处山体崩塌、山石滚落、冒浑水等。直接经济损失2 300余万元,其中工矿企业、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家庭财产等经济损失如图2所示。

图2 靖西Ms5.2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柱状图

1.3 地震烈度

按照《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2]规定的地震烈度评定指标要求,现场应急队对此次地震进行抽样调查及烈度评定。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Ⅵ度,宏观震中位于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和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交界处,处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边境地区,越南境内无调查资料,故地震烈度图形状不完整(图3)。Ⅵ度区中国境内东西长19 km,南北长8 km,面积为118 km2,共涉及到4个乡镇,包括靖西市湖润镇和岳圩镇,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和硕龙镇。

2 地震构造与地貌

震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新构造位置位于桂西断块差异掀斜隆起区,以间歇式掀斜式上升运动和断块差异运动为主,岩性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中生代碎屑岩[3-5]。震区发育多条北东和北西向断裂,此次震中位于北西向黑水河断裂和归春河断裂与北东向下雷-上映断裂交汇处(图4)。这3条断裂都存在明显的活动迹象,黑水河断裂和归春河断裂为右旋走滑断裂,两条断裂相互平行发育,长度超过上百千米。沿这两条断裂皆发育平直的断裂谷和断层崖,以及一系列断错地貌,包括山脊、现代冲沟和第四纪台地的错移和垂直断错(图4)。下雷-上映断裂为一条半隐伏状态深断裂,断层迹象主要表现为地层缺失,地貌上形成一条平直凹地,卫星影像上负地形地貌明显(图4,5)。通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主余震分布、滚石分布、震源机制解分析,初步推断下雷-上映断裂(西南段)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此次地震的主余震、滚石、地震烈度Ⅵ度线都围绕下雷-上映断裂(西南段)分布(图4)。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为逆冲型地震,与下雷-上映断裂(西南段)的逆断性质相符(图3)。

图3 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烈度、断裂和抽样调查点分布

图4 震区卫星影像、断裂、余震和滚石分布

震区地貌以溶蚀、侵蚀地貌为主,震区大部分属岩溶峰丛(林)山区,孤峰和体积不大的非岩溶土山、峰林、峰丛广泛发育,常见地下岩溶通道、岩溶洞穴等。地下溶洞管道系统对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岩溶区地震具有“小震级、高烈度”的特点[6-8],极易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此次靖西Ms5.2级地震震害较为严重与震区岩溶地貌广泛发育有关。

3 震害特点

3.1 房屋结构

根据百色市靖西市湖润镇地震背景资料数据[9],从结构比例可以看出,震区房屋结构主要以砖混(单层、多层)砌体为主,高层框架结构房屋较少(图6)。其中,镇政府驻地的单位部门、学校、医院等为新建钢混高层框架结构居多,城镇(乡村)住房以新建多层砖混砌体结构为主,旧房多为单层砖(石)木砌体结构。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抗震设防标准[10],对震中区湖润镇华利村福利屯的房屋破坏情况进行统计:新建砖混(底部框架)砌体、框架等结构房屋多有圈梁、构造柱加固,现浇楼板,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未造成房屋严重破坏或倒塌现象;砖(石)木、砖混(无框架)等砌体结构主要以砖石、沙石砌块等砌墙承重,墙抬木梁,人字形瓦屋顶,抗震性能较差,房屋破坏较为严重(表1)。

图5 下雷-上映断裂

图6 震区房屋结构比例

表1 湖润镇华利村福利屯房屋破坏统计情况

续表1

3.2 房屋震害

按照《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11]规定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地震现场应急队采取分组、分区、分线路对涉及震中周边约20 km范围内的靖西市湖润镇、岳圩镇,大新县下雷镇、硕龙镇共4个镇下辖自然村(屯)开展抽样调查与评估工作,并对群众反映的震害专项进行核查,完成56个调查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并逐一核对汇总调查数据(表2)。其中,Ⅵ度区调查点41个,房屋震害表现为砖混(单层、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墙体的水平/竖向/斜向轻微裂缝(图7a,b)、房屋装修层瓷砖小范围脱落、地面出现轻微裂缝、阳台楼板崩塌(图7c)、阁楼水泥砖柱断裂(图7d)、房屋瓦片掉落(图7e,f)等。Ⅴ度区调查点15个,震害特征主要表现为个别砖混结构房屋墙皮轻微裂缝,女儿墙栏杆破裂剥落、掉瓦等破坏现象。

表2 地震灾害调查点信息统计表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在靖西Ms5.2级地震之前,2016年7月和2019年10月分别在广西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发生了苍梧Ms5.4级和北流Ms5.2级地震。而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的房屋破坏严重程度与苍梧Ms5.4级地震较为一致,但比相同震级的北流Ms5.2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房屋破坏及次生地质灾害等更严重(表3)[12-15],可能是靖西震区一带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岩溶发育、地形相对高差大、风化土层较薄等对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造成房屋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重[6-8]。

图7 不同结构房屋破坏情况

表3 靖西和北流Ms5.2级地震、苍梧Ms5.4级地震的震害对比

3.3 地震次生地质震害

此次靖西地震引发了非常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包括数十处山体崩塌、山石滚落、冒浑水等(图8),并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滚石最密集处位于距离震中较近的沿边公路下雷段,该段公路附近发生数十处山石崩塌滚落,砸坏路面造成该路段交通中断(图8a,b);其次为大新县下雷镇大锰矿区,根据航拍资料统计该矿区的山体崩塌、山石滚落多达8处(图8c,d),矿区内最大的滚石长度约5 m,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即由该矿区内的滚石导致。除交通中断和人员伤亡外,滚石还导致局部电力、通讯中断和财产损失:大新县下雷镇锰矿分公司供电线杆被滚石砸断,导致供电中断;新电力集团靖西公司位于湖润镇华利村堂怀屯公变线和武警边防部队专变线路被滚石砸断;运矿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被巨石砸坏。此外,地震还造成大新县大锰矿区10 m厚的矿渣回填区下陷、开裂等,给矿区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图9a,b)。

图8 震区山体崩塌和山石滚落

Ⅵ级以下地震造成如此严重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并不多见,类似的情况仅见于2012年彝良地震,该地震共引发地质灾害两百余处[16]。但是彝良地震为双震型地震,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Ms5.7级和Ms5.6级,两次地震的叠加效应容易造成比一般Ms5级地震更为严重的破坏和地质灾害。其他如广西苍梧Ms5.4级和北流Ms5.2级地震均未发生严重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如此差异跟地震震区的地形地貌差异有很大关系。靖西地震震区多为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山体陡立,山上岩石裂隙发育,为地震后的崩塌、滑坡、滚石等次生地质灾害提供较好的条件。靖西地震滚石多集中分布在山谷、道路两侧高坡度地区,与2012年彝良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物源条件相似[16]。而苍梧和北流地震震区为以强风化碎屑岩和花岗岩为基岩的低山丘陵地貌区,以海拔500 m以下中低山为主,地形相对起伏较小,不易引发较大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图10)。

图9 大新县大锰矿区回填区开裂

图10 震区典型地貌照片

4 结论

通过对靖西Ms5.2级地震震情、灾情、地震序列、地震构造和震害调查等分析研究,总结归纳靖西地震震区的房屋结构、震害特征、地质灾害等情况,得到以下认识:

(1)此次地震属于主余型地震,余震频次多,强度大,分布集中,随时间推移呈明显减弱趋势。

(2)此次地震灾区极震区烈度为Ⅵ度,宏观震中位于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和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交汇处,由于地处中国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边境地区,越南境内无相关调查资料,故地震灾害调查和地震评定烈度图不完整,建议在后续开展震区地震科学考察中加以完善。

(3)在此次地震中,震区房屋多以砖混(单层、多层)砌体结构为主,通过调查表明: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新建有圈梁、构造柱、现浇楼板等的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未造成房屋严重破坏或倒塌现象,经受住了此次中强地震的考验,减灾效果显著。在以后的防震减灾工作中应持续加大对农村民居、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的力度,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推动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加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督促落实防震减灾主体责任。

(4)靖西地震发生在岩溶地区,震区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灰岩,风化土层较薄,地震波传播速度比较快、衰减慢,同时岩溶地区地下溶洞管道系统对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导致震害相对较重。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中,应对广西不同地区开展地震波特征分析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分析,在低山丘陵、基岩场地等不同场地建立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5)靖西震区多为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地形相对高差较大,为地震引发的严重次生地质灾害提供条件,严重危及周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大岩溶发育、喀斯特地貌、地形相对高差大等地区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提升重点区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致谢: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了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现场应急队相关资料和数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靖西砖混震区
流浪卫星
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深圳等地展出
罗常乐作品选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砖混结构墙体质量初谈
接连地震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砖混改框架的托换方案及变形研究
不同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性能对比*
对新时期下砖混及框架施工项目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