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的岗位设置

2020-03-10 18:00赵雪岩
甘肃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馆员智库岗位

赵雪岩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1 智库馆员岗位设置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与服务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具备了智库馆员岗位设置的条件,所以设置智库馆员岗位、注重智库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高校图书馆围绕用户的需求,根据自身的建设规模及规划、人力资源结构、馆员的学历情况及学科背景等设立智库馆员岗位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图书馆方面来说,设置智库馆员岗位,给予智库服务馆员以确切的职位保障,不仅能够促进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而且也有利于智库馆员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深入性的参考咨询和精准性的知识服务,提高智库服务水平,取得良好的智库服务效果,更进一步说,智库馆员岗位的设置也促进了智库馆员嵌入式服务、参与到用户信息产品的提供中,为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服务、向智库机构转型等创造了条件。

从用户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设立专门的智库馆员岗位,发布智库任职馆员如学术背景、工作经历、主要职责和联系方式等的具体信息,不仅方便智库用户及时、快速、准确地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直接联系,解决用户咨询问题[1],而且智库馆员能及时对智库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跟踪,并按照用户的需求,对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研究成果、实时要闻等前沿信息进行及时的分类、加工、重组和更新,使智库用户及时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满足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动态需求。

2 智库馆员岗位设置的原则

岗位设置是以职责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岗位设置的原则,是进行岗位设置实践和操作的前提[2]。

2.1 必要性与需求性协调统一的原则

图书馆岗位的设置,是图书馆从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全盘规划的结果。从目前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与服务飞速发展的环境来看,高校图书馆设置智库馆员岗位是与时俱进的,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从每个具体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则要从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否设置智库馆员岗位,在智库服务中是安排专职馆员还是兼职馆员担任智库馆员等,都要根据图书馆的服务需求而进行。智库馆员的岗位设置不能被泛化,也不能被滥用,要严格区分智库馆员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不同,不能只为了时髦,而随便设置智库馆员岗位。

2.2 稳固性与灵活性相兼顾的原则

智库馆员岗位是依据图书馆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而设置的,因此岗位的设置要遵循稳固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岗位一旦设立,就要具有稳固性,并确立用户导向的服务规范,即详细规定智库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应该实施的服务细则及具体的服务措施,服务规范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岗位工作人员的安排却要具有灵活性,服务不同的用户需要配备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智库馆员。也就说,岗位设置需要相对稳定,但完善的岗位下还要进行岗位人员的工作细分,可依据具体服务内容及方式的变化而对岗位工作人员调整,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员流动,以出色完成不同用户、不同内容的智库服务工作任务。

2.3 长期性与阶段性保持一致的原则

为智库建设与研究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和知识服务保障,是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图书馆今后的一个长期发展和工作目标,但这个长期的目标又是由一个个短期的、阶段性的目标构成的。因此,在智库馆员岗位设置及管理过程中既要规划出长期目标的远景,又要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即图书馆在为智库馆员岗位共同设定的总目标下,为每个智库馆员设定一条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服务于不同的智库用户,或参与智库用户阶段性的课题研究等,并对不同阶段的服务内容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完善激励与考核评价机制,让智库馆员在获得成就感、归属感中,通过阶段性个人的工作成绩实现图书馆智库服务的长远目标。

3 智库馆员的职业发展前景展望

智库服务是一种基于需求、基于知识、基于智慧的个性化的知识支撑、知识咨询服务。只有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基础,具有信息分析能力、知识结构完备、学术研究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担任智库服务馆员工作。对于智库馆员潜在的职业发展,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发展路径。

3.1 成为图书情报专家型馆员

智库馆员以较高的数据素养、信息素养和知识素养在智库服务中充分发挥图书情报人员的学科服务和情报分析能力,承担与情报相关的智库研究任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竞争情报方法,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提供基于智库课题研究的情报全程跟踪,将学科情报服务的能力转化为智库研究支撑的能力,助力智库建设[3]。同时,智库服务馆员也在服务工作中将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理论与智库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完成了从图书馆传统的采编借阅业务向新型图书馆所开展的知识咨询、情报分析、数据管理和智库服务等工作的转变和升级,有望成为图书情报专家型馆员。

3.2 成为智库专家型馆员

当前,智库服务和决策咨询能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员的新型服务能力。智库馆员可以结合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情报研究和学科服务等融入智库用户研究团队,参与到智库用户的课题策划、项目论证、过程分析及成果发布等过程中。学术功底深厚和学术影响力较高的智库馆员通过承担智库课题项目研究和智库成果的宣传、推介和评价,有望成长为能够参与决策咨询工作的智库专家。比如哈佛大学大卫中心图书室智库馆员Svetlana Rukhelman就是这样的智库专家。Svetlana Rukhelman不但负责图书馆事务,还承担智库相关课题的研究[1]。

3.3 成为政策研究专家型馆员

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4]。智库研究是国家战略,智库研究项目是从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需求出发的。一个智库要想成功,必须做到执行严格的政策研究[5]。而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也就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去开展和深化,知晓国情政策,深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是拓宽智库服务渠道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也是智库馆员高质量智库服务的重要依据。通过为智库用户等提供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文献信息服务及研究,部分具备较强的政策研究能力的智库馆员将有机会成为优秀的战略研究和政策分析人才,成为政策研究专家型馆员。

3.4 成为学科领域专家型馆员

智库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机构[6]。高校智库来源于学科,高校智库大多以一流或重点、优势或特色学科为依托,一流学科支撑一流智库的发展[7]。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应该以学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优势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服务。因此,通过以学科为核心的智库服务,部分具有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学科理论基础的智库馆员,在教学与科研融合、学科理论与智库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实践中,学科理论得到系统地学习,跨学科的视野和学科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很有希望成为学科领域的专家型馆员。

4 结语

随着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展,服务模式随之发生变革。图书馆岗位的设置,要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以任务和需求为中心原则,根据图书馆的任务需要、专业发展和现实可能性进行岗位设置,体现因事设岗、因需设岗[8],使图书馆岗位设置的必要性和需求性协调发展、稳固性与灵活性相互兼顾、长期性与阶段性保持一致。总之,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岗位的设置,要在智库馆员角色定位的准确性、智库馆员培养的科学性、智库服务的效率性和精准性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馆员智库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智库
微智库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