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快速改造实践探索

2020-03-13 03:23赵芳芳李丽常杰祁智周国斌陈丽珊柴明珍王谨杨莹程亚庆许开云
军事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缓冲带污染区隔离区

赵芳芳,李丽,常杰,祁智,周国斌,陈丽珊,柴明珍,王谨,杨莹,程亚庆,许开云

(1.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护理处,上海 201805;2.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急诊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管理[1]。医院作为发现和救治传染病的关键场所和前哨阵地,其在应对和控制传染病疫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于疫情播散迅速,所有综合医院都处于作战和备战状态。因此,我院立即启动突发卫生事件公共预案,48 h内成功将一个36张床位的普通病房改造成为一个20张床位的传染病隔离病房,为抗战新型冠状病毒做好准备。

1 方法

1.1 隔离病区区域划分 隔离病区的布局与改造必须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为根本,结合本院病区的实际现状而灵活运用。因此,在改造隔离病区时,思路必须清晰[3]。我院将隔离病房选址在独立的预开设楼层,原病区主要布局为生活区和工作区,病房与办公区域开放式设计。在原有病房基础上,根据传染病病房设置标准进行改造,严格按照传染病区的要求进行划分,设置成三区、四通道。

1.1.1 三区 三区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每个区域墙面与地面都贴有醒目标志与指示牌,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字体颜色不同,以便区分。2穿衣间和2脱衣间墙面张贴醒目穿脱流程,配置落地穿衣镜,防止进出隔离间与穿脱错误。为进一步达到隔离防护的要求,增设了缓冲带。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装有隔断门形成缓冲带①;病区走廊入口处与外走廊装隔断门,形成缓冲带②,用于患者送餐;在患者专有通道右侧利用隔断门隔出独立空间形成缓冲带③,用于患者特殊标本运送。

1.1.1.1 清洁区 即为绿区,包括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办公区域为医师开医嘱、开处方,会诊讨论,护士处理医嘱、配药、书写护理记录,科室医疗用品的清洁库房等均在此区。该区要求医护人员穿工作服、工作鞋、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口罩、穿隔离衣;生活区域:主要是医护人员休息、用餐、沐浴等生活的区域。

1.1.1.2 污染区 即为红区,所有暴露在污染环境的区域也称隔离区,包括污染区处置室、污染区库房、患者住院的病房等。隔离区病房分为两个区域,即重症患者区域和轻症患者区域,重症患者区域在病区走廊中间醒目位置,轻症患者区域在其两侧。重症患者区域为独立房间,与轻症患者区域之间有醒目标志,严格按照消毒隔离防护规范要求,查房、治疗、护理操作相对集中时间进行。每个病房设独立卫生间,配备紧急呼叫铃、洗手台、淋浴器、专用拖把及消毒桶等,保证与其他病房无交叉。隔离区医护人员必须按三级防护要求进入,戴N95口罩,穿防护服、隔离服、隔离鞋,戴手套、防护眼镜等。

1.1.1.3 半污染区 即为黄区,为脱衣间②,是指医护人员脱内层防护服区域,待医护人员进行完全消毒后才能进入清洁区域。

1.1.2 四通道 即患者通道、患者送餐通道、患者标本通道、工作人员专用通道。每个通道进出均在门眉、地面醒目注明通道指引方向,防止误入通道。(1)患者通道:走廊西侧设有患者专用通道,有地标与工作人员指引。一旦确诊患者,将通过最短路径、隔离通道,由专人护送至隔离病房。(2)患者送餐通道:送餐人员将餐送至缓冲带②,按呼叫门铃,餐车不进入病区。由隔离区工作人员取餐后分发给患者。(3)患者标本通道:患者特殊标本由隔离区工作人员将标本放至专用容器送至缓冲带③,由外走廊工作人员取送至相关地点检验。门口设呼叫铃,方便工作人员运送。(4)工作人员专用通道:设在走廊东侧,从一楼至二楼隔断,搭建工作人员专用通道,设有门禁,从源头防止患者或家属误入工作人员通道。

1.2 隔离病区功能布局 将病区改造成为双库房、双穿衣间、双脱衣间、双处置间、双治疗室、三缓冲带,各功能区域划分清晰,避免医护人员交叉感染。

1.2.1 双库房 清洁区库房存放保证科室患者使用的所有耗材物品,污染区库房存放保证患者短期内所需物品,避免医护人员往返隔离区与清洁区时增加交叉感染机会。

1.2.2 双穿衣间 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医护人员在穿衣间①要做好二级防护;在穿衣间②戴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穿隔离衣、戴第三层手套、穿靴套、戴面屏等三级防护措施。双穿衣间配备按照穿衣顺序放置防护用品,物品配备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

1.2.3 双脱衣间 医护人员要在脱衣间①脱外层防护设备。因此,在进门处设有洗手池,备消毒液喷洒壶、脚盆(站立喷洒消毒液用),并在门口备好自动免洗手消毒液、擦手纸等,用于门把手开门。外层防护用品脱完后,医护人员在脱衣间②脱内层防护设备,以达到脱防护服流程标准。

1.2.4 双处置间 由病区原有走廊两端的病房改造,以减少护士来回走动,就近处置原则,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量。

1.2.5 双治疗室 保证物品专区专用,无相互交叉。清洁区治疗室负责核对、配置每日上午常规医嘱用药;隔离区治疗室用于处理因病情需要的临时医嘱用药与治疗。因隔离区护士长期穿戴防护服与护目镜,体力消耗巨大,容易产生疲乏。为防止配置药物时发生差错,避免护士长期暴露于污染区,由清洁区护士配置好药物后送至缓冲区,交于隔离区护士。

1.2.6 三缓冲带 缓冲带①设于清洁区与隔离区之间,用于工作人员从工作区通往隔离区病房以及工作人员从隔离区脱完所有防护用品进入清洁区的缓冲;缓冲带②设于隔离病区内走廊西侧与楼层外走廊之间,用于患者送餐,工作人员从隔离区至清洁区的缓冲;缓冲带③设于隔离区内走廊南侧与楼层外走廊之间,作为患者外送标本专用通道。三个缓冲间设置合理,减少工作人员交叉感染几率。具体情况见图1、2。

1.3 隔离病区设备设施与配置

1.3.1 全面监控设备 共36个点位。病房配备可视对讲系统,可用于病情观察、呼叫系统、家属探视等。在清洁区的医生及会诊专家实时观察病房患者,与患者及隔离区医护人员沟通,了解病情;在病区外探视的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

图1 原始病区图

图2 改造后隔离病区图

1.3.2 重症病房 病区将原8人间病房改造成4人间重症病房,设在工作人员集中出入区域,有利于护士在外治疗室时对病房情况进行观察,门口配备抢救车;配备抢救设备,如电动升降床、心电监护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心电图机、静脉推注泵、输液泵、雾化机等仪器。

1.3.3 常规护理设备 隔离区配备有非接触红外线电子体温仪、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听诊器、末梢血氧饱和度探测仪、墙壁氧气装置、墙壁吸引装置等设施设备,病房门口设治疗车。在每间病房门口治疗车上摆放一次性手套与隔离衣,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更换。

1.3.4 检验和检查设备 在隔离区专设检验室,配有动脉血气分析仪、CRP监测仪、血常规、核酸检测试剂等检查、检验设备,同时备有X线机、B超仪等,便于医护人员在病区内为患者实施相关检查,避免其外出检查引发传染。

1.3.5 消毒隔离设备 隔离区配备自动式免洗手快干消毒液、擦手纸装置;按照标准安装紫外线灯管,取消紫外线消毒车;空气消毒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床单位消毒使用臭氧消毒机;配有电动喷雾器,用于对医护人员结束工作相互喷洒含2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及病房内地面及家具的消毒等。

1.3.6 取暖设备 为避免其他科室交叉感染,医院统一关闭中央空调设备,封闭病区内所有空调送回风口。每个病房配备移动暖气设备,并配有空气湿化器,定时开窗通风。

2 讨论

2.1 可视对讲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清洁区与隔离区分别安排医护人员在岗在位,隔离病区装有可视监控对讲系统,达到信息化、动态化监护模式,可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隔离病区内的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视频交流、远程会诊、患者与家属视频探视,督查工作人员消毒隔离防护规范遵守情况等,若发现医护人员违反原则时及时提醒,以保证其安全,在规范行为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源[4]。

2.2 取消隔离区医护工作站减少交叉感染 原有护理站及医生办公室医护人员长期暴露于传染区,将该区域移至清洁区。隔离区医护人员需穿戴繁重的防护服,因此设4 h工作制;清洁区医护人员工作服外需穿戴隔离衣、外科口罩、帽子等,设8 h工作制。医疗护理记录由隔离区汇报给清洁区医护人员书写记录,不仅减少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机会,更是减少工作人员工作负荷,且大大节省人力与财力。

2.3 区域清楚流程优化 改造后的隔离病区,虽然改造成三区、四通道结构,但是仍然不能实现隔离病区专有的污物通道,但是经过传染病专家组现场查看,研究决定将患者通道与污物通道共用,将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后贴上醒目标识,专人、专车收集,固定路线定时转运并焚烧处理[5],能够满足隔离使用规范。

猜你喜欢
缓冲带污染区隔离区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河岸缓冲带划定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中国英雄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