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的现状审视及提升路径

2020-03-15 03:24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主体政治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条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样性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当前,在深刻理解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展开研究,从而不断强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概念界定

“认同”概念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在弗洛伊德那里,他把认同看作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也可以说是个体与他人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同化过程。在现代汉语中,“认同”主要包含了两种涵义:“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2]简单来说,我们通常把认同理解为认可或赞同,是认同主体基于内心的认知水平和利益需要,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对一事物进行价值选择和评价以后,对其产生亲切、认可、赞成的倾向性态度,并运用其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可以看出,“认同”首先是心理上的认同,即个人在具备一定认知程度以后,由于自身某种需要得到满足而对某一事物自觉产生的一种认可、赞同的心理倾向;其次是外化为行动上的认同,在这个层面上,认同主体将自觉将其作为自身行为规范准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整个认同过程是心理认同与行为认同的统一。

在理解“认同”这一概念时,我们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同主体与客体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是认同产生的前提条件。正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才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共向性关系”,认同也就因此建构起来,如果没有了差异性,也就无所谓认不认同。第二,认同具有主体选择性,依主体需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认同结果。由于认同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心理倾向,因而总是与特定的主体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主体由于自身需求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倾向和态度。第三,真正的认同必须建立在主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不能受其他强制因素的影响。因此,认同的提升要以主体意愿为依据,去促使其形成发自内心的接纳、认可并主动践行的心理态势。第四,认同一经形成,将在一段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由于客观世界的变化,当原本的认同无法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时,认同危机就会发生,但总体而言,主体在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认同以后,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认可、赞同的心理倾向将不会轻易改变,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就此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同样具有实践的根本属性,它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我们把认同主体由于自身需要的满足,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自觉自愿的承认、认可、赞同乃至尊崇的倾向性态度,并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身思想和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趋于一致的过程叫作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大学生这一认同主体展开讨论和研究。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状况与认同程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与坏的生动体现,也关系着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的可靠程度。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程度和认同水平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现状审视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影响着整个社会对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倾向和价值取向。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总体态势良好,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认知程度不高、认同动力不足和知行难以统一等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高,认同动力不足

马克思曾说,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思想一旦离开人的利益,就会让自己出丑”[5]。认同动力的产生也总是从满足需要开始的,认同主体需求的被满足和获得感的提升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动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高、认同动力不足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从认同主体来看,受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价值取向、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均表现出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高度关注,功利化思想、实用主义思想愈发明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同样倾向于接受到短期内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内容,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很多都是“无用”或者“没有意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内含的价值视而不见,甚至加以否定。如此一来,很多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预期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提升带来很大障碍;另一方面,从认同客体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未能很好抓住认同主体即受教育者的需求点和利益契合点,教育内容中还存在着陈旧老套、空洞枯燥、脱离生活等现实问题,无法应对受教育者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现实需求,对解决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困惑和现实难题无法提供切实的帮助。由此,教育者所给予的不是受教育者想要的,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和心理期望又无法被满足,获得感缺乏,认同动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刻板印象,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战场。反观现实,尽管目前思想政治课已经贯穿了中小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但不少学生对其认知仍然是片面零碎的、不系统的,进而产生刻板印象,为其贴上“无聊”“没意思”等负面标签,以至于无法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现实生活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忽视其对自身成长的指导作用和意义,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为了理论的灌输和思想的同化,心理上存在极大的排斥和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从情感上转变态度,产生自觉主动的认同倾向。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甚至教育者在内的诸多要素之间仍未建立起和谐有效的互动关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也表现在“经验认同”“虚假接受”等方面。由于这类虚假式的认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而给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敏锐性,更加重视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三)大学生心理认同无法转化为行为认同,知行难以统一

我国古代哲学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即个人要努力实现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归根结蒂也是指向实践的,如果心理认同最终无法转化为行为认同,那么这一认同就可以看作是不完全的,甚至是无效的。当前,大学生行为认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学生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尽管其内心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道德规范的意愿和想法,但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不知该如何去做。其次,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将心理认同外化于实践的意识,说一套做一套,课上一套课下一套,成为典型的“两面人”。这类现象尽管还是少数,但也足以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心理认同向行为认同的转化,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质量。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路径分析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能够有效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推动形成协调联动的思想品德内化和外化机制。面对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必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践路径展开积极探索。本文认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需要从强化认同动力机制和拓宽隐性教育途径两个大的方向来把握。

(一)强化认同动力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首先要从强化认同主体的动力机制出发,去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乃至行为认同。

1.满足学生需要,促进价值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6]。这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大学生成长的需求和期待渗透于整个认同过程中,与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越是符合其需求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越容易产生自觉认同的内驱力,反之,则不易形成认同。在此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尽可能抓住认同主体的需求契合点,就必须以生为本,了解不同主体的差异性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善于捕捉其兴趣点,在确保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于大学生多样化的现实利益需求。与此同时,要把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作为着力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价值的丰富性和多元性,逐步树立起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趋于一致的价值观,从而自觉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

2.优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情感认同

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催化剂,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对认同起到重要的调节和驱动作用。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坚持“八个统一”[7],优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摆脱传统的说教与灌输方式,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首先,加强人文关怀,突出情感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关注学生内心的感性世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去接受,这是促进情感认同的第一步。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语言亲和力。理论总是要通过话语表达出来,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产生巨大的认同差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更接地气,用生活化、生动化的语言来阐述抽象的理论,讲好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富有感染力,从而克服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最后,加强教育示范,构建良性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他们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带动学生对其教育内容的自觉接受和认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起到教育示范和榜样引导的作用,注重提升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实现与认同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消除置于认同主客体之间的情感障碍,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

3.加强教育实践,促进行为认同

从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促使人们把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行为及其习惯的问题[8]。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也是一样。要解决好这一基本问题,就必须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教育实践,这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认同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外延和拓展。具体来说,教育者要积极组织各类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红色之旅等,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促使大学生将心理认同外化于行为,将认知层面上的思想道德要求付诸实践,引导大学生不断从现实生活和实践中获得和巩固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反复的尝试和实践,逐步形成自觉追随和践行的行为认同机制。

(二)拓宽隐性教育途径

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进程中,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同配合,二者的有机融合往往能够实现“1+1>2”的效果。结合当前实际,显性教育大多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更应当通过拓宽隐性教育渠道来达到提升认同的教育效果。

1.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肯定

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其接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只停留于课堂之上,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加以否定,这种负面的心理体验极大地动摇和阻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地位、价值和作用等多方面的认同,教育者的积极性也因此而受到打击。为此,要通过扭转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认识,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这一实践活动的重视与肯定,以此来优化认同的外部环境。利用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和社会环境的熏陶感染,强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认同和想要自觉践行的心理意愿。例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曾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他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给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底气,也使大学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2.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新阵地。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其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因而,通过网络隐形教育的方式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状况就显得很有必要。首先,要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可能挖掘社交网络、主流媒体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隐性资源,如微博、微信、QQ上每日推送的时政新闻,各大浏览器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站首页,通过将丰富新颖、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嵌其中,营造网络认同氛围。其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和高校网络舆论工作,学会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和直播等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力和渗透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高校网络舆论热点,对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批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自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奠定思想基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唤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好感度、亲切感的重要方面,能够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首先,要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突出人文环境建设,设立名人雕塑、文化长廊等,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其向善向美的情感倾向,努力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认同与追求;其次,要发挥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风与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自觉学习、志存高远、努力拼搏的理想信念,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创造主观条件;最后,要广泛利用校园内的公告栏、条幅、标语、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等文化载体,营造持续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通过耳濡目染的隐性教育方式,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的感性认识,增强其接受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教育者主体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