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桂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山水名城,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城市,过去它以其独特的山光水色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近年来随着桂林市“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实施,发掘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白天游山水,晚上看表演”成为了桂林旅游的标配。“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桂林有戏”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文化演艺节目,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快速了解桂林文化内涵的便利,如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等,桂林城市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也日渐扩大。
在桂林的文化演出中,“桂林千古情”是宋城演艺集团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桂林联合打造的一个文化演艺品牌,于2018年7月27日正式投入运营。“桂林千古情”是一场文化演艺节目,是通过挖掘当地悠久历史和文化资源,结合声、光、电、全息等高科技手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现的一场文化盛宴,将八百里漓江山水文化带入大家的视野,用一个“情”字让游客在其所营造的意境里穿梭千年,感受并体验桂林的“千年”文化积淀。
“桂林千古情”坐落桂林市阳朔县千古情大道,距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只有五公里,大约十五分钟的车程。“印象·刘三姐”是桂林市老牌的文化演出节目。如此近距离的布局,对二者有何影响呢?据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清明节和“三月三”假期,“印象·刘三姐”接待游客2.88万人次,“桂林千古情”2.64万人次,不到一年的时间,“桂林千古情”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力,与2004年起就营业的“印象·刘三姐”几欲追平。同年7月27日,“桂林千古情”景区开业一周年之际,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累计演出约1000场、接待游客近360万人次,单日最高演出6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最多的大型旅游演出;电商收入、散客人数、平均票价、剧院上座率、演出场次、观众人数、营业收入等七大指标不断创出新高,创造广西旅游行业新奇迹,成为全球游客热门打卡点。而在2019年“十一黄金周”后,据桂林假日办公布的数据统计,“印象·刘三姐”接待游客6.08万人次,“桂林千古情”接待游客11.76万人次(数据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作为文化演艺项目,“桂林千古情”丰富了桂林市“夜间文旅消费”的选择,也改写了“印象·刘三姐”长期以来独霸桂林夜间文旅和文化演艺业的历史。快速爆红的“桂林千古情”还运用了一系列的媒介手段,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设网站,加强与腾讯、抖音等媒体的合作等,这些都促进了桂林原生态文化和千古情文化的传播。作为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签约项目,“桂林千古情”可以称得上是继山水之后,一张新的广西文化名片。
“桂林千古情”的上映符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既是文化与资本运作转换的成果,又是文化再生产的产物。“民族文化通过‘传—承—积累—传’这样一道文化过程,就像一道文化加工厂的生产工序,随着人类自身的代代繁衍而形成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①。桂林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歌舞、传说、民俗等,经过资源整合、科技融合与文化重构,成为了一场文化演艺节目,实现了文化再生产。
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具有“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都直接是它的对方。可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着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也媒介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代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在消费的过程中得到最后的完成”②,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消费者,也就是受众所产生的快感或领悟到的意义,是“桂林千古情”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实现循环生产与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从生产到再生产这个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桂林千古情”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具有鲜明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价值衍生性和现代审美性。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同样,文化资源也拥有民族性”③,民族性是一种文化资源区分于其他民族文化资源的根本标志。桂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以壮、侗、瑶、苗、回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逐渐形成带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如民族语言、民族服饰、节日习俗、歌谣舞蹈以及信仰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碰撞交织,是桂林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桂林千古情”中的文化资源,取材于不同民族中土生土长的文化,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资源的本质特点。“桂林千古情”中蕴含着本地悠久的历史、多民族的经典山歌、民谣、舞蹈(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灵渠、飘香的米粉以及动人的刘三姐传说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及岁时节日、祭祀礼仪和民族习俗等少数民族风情。这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汇集,经过整合后成为了“桂林千古情”中的主要文化内容。“桂林千古情”的每一幕演出都立足桂林的民族与历史文化,让游客深度体验桂林独特文化的魅力和穿透力,用桂林文化讲述桂林故事,创造出了一部属于桂林的文化传奇。
“稳定性是指文化资源在积累传承的过程中保持其属性的一致性”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天形成的,形成了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桂林千古情”中蕴含着大量原生态的广西文化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代代相传,对群体成员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桂林千古情”中的传说、歌谣、舞蹈,从老一辈的口中有意识地“传出”,又被下一代积极地“接受”,实现了非物质文化稳定的代际延续。这是一种延续,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⑤。
除了传承外,“桂林千古情”中的可再生文化资源的稳定性还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有所体现。“桂林千古情”中既有在不同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各少数民族创造、发展、积累的桂林原生文化资源,又有宋城演艺输入的城市和商业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相遇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在冲击、解构、吸收、融合、再生的过程中,桂林原生态的文化资源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这恰好也说明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具体的,尽管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被扬弃,但并不能隔断历史联系。
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具有无形性、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的特点,这种内容经过提取后可以进行转化、反复利用,“将之与特定的物质载体和媒介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文化资源的价值衍生性”⑥。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通过媒介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对于互联网和数字化对当代社会和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强调了媒体所充当的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新媒体的技术不仅影响了艺术的‘传播’,还影响了艺术的内容”。“桂林千古情”利用微信公众号、宋城新闻中心开展部分调查,获取受众反馈,以便对演艺的内容进行补充,对景区进行完善,优化受众的体验感,促进二次消费。
桂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文化生产力,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整合与开发后,才能创造出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或服务。例如壮锦、苗银、版画、瑶歌、侗舞、彩调等体现着不同少数民族精神面貌的文化资源经过了小范围的文化迁移后,经过了科学的规划和优化配置,分散的文化资源产生了聚合的效应,并凭借不同形式的物质载体,摇身一变,成为了“桂林千古情”景区中的剧情、商品、游览项目或服务体验。其中一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如大将军、秦英嫂、刘三姐等一些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角色,也逐渐衍生出了单独的文本故事、画册,甚至博物馆、纪念馆。可以说,桂林的文化资源交融汇集成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桂林千古情”景区的衍生价值。
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往往还蕴含着民众朴实的审美需求。“桂林千古情”是一场审美化的文化演艺节目,是该地区多民族人民群众审美情感走向银屏的诗意化表达。“桂林千古情”的五幕情景通过专业艺术团队的打造,运用了现代的光、影、声、电的元素,加上高端的机械舞台、数百块LED屏,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角度给受众带来立体的审美感觉刺激。现代的舞台技术,宏大壮观的舞台场面,出神入化的特效表演,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表达……无一不增强了“桂林千古情”的表现力。
从文化演艺的艺术角度来看,审美是不可动摇的特性,没有审美情感,“桂林千古情”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生活无法尽善尽美,但是艺术中追求尽善尽美,“桂林千古情”的现代性审美不仅体现在科技制作手段上,更体现在内容上的审美诉求——“桂林千古情”中有对八桂文化的探索,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长期积淀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集中反映了在桂林聚居的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桂林千古情”坚持“一天一小改,一年一大改”的原则,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要求,不断调整内容,为受众提供了超越日常经验的新奇感和克服审美钝化的陌生感,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创意灵感物化、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⑦。“桂林千古情”这场视觉盛宴中,蕴含着多种技术手段,可以说科技是促成资源与文化融合的支撑力量。
在“桂林千古情”的表演中,每一幕情景中都可看见高新科技元素。《远古的呼唤》这一幕中使用了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全彩LED高清屏幕,20块可以转动的高大侧屏全方位地把观众的视野包裹起来,运用了VR技术,营造了一个独立梦幻的远古氛围,给观看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米粉传奇》在“开凿灵渠”这个桥段中运用了机械与水的储存和回收技术,数十米高、3000吨的洪水倾泻而下后又快速被收集,在场景切换之中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沉浸式体验;《靖江王府》的欢庆场面运用了挂人轨道飞行技术,柔性飞行器、轨道飞行器、空间飞行器是舞蹈演员可以在剧场上空任意飞翔的有力保障;最后一幕《刘三姐》中数十万个LED灯展组成了漓江渔火,结尾在舞台中利用5D和全息投影技术,展示了一把直径15米、高8米的印着导演姓名的折扇,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服装设计、人物形象,还是光影布景、舞台机械,“桂林千古情”都给人震撼的体验。人物形象是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在不同的灯下,所有服装色彩均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改变,服装设计必须既要满足不同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特点,又要考虑到光影的效果。
在“桂林千古情”中,身着华丽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地面、水上、空中,旋转翻飞,在震撼之余,观众能立刻直观地发现壮族、瑶族、彝族等不同民族服饰之间的差异。舞台区域中设计了蓄水与快速回收机械、多功能升降台、大跨度三位吊杆等,结合声、光、电、影的交替变换,打造了绚烂多变的舞台。
从叙事范式来看,“桂林千古情”通过复合式的故事情节展开,围绕着桂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复合式故事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连缀而成,“‘连缀式’结构形态是指一个故事衔接着另一个故事,前一个故事的结尾成为后一个故事的开头,首尾交合,环环相扣,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⑧。“桂林千古情”主要由五幕《远古的呼唤》《大地飞歌》《米粉传奇》《靖江王府》《刘三姐》组成,经过团队的调研、采风、考证后,获得了详实的文化资料,力图讲述好民族的故事,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
“桂林千古情”以“旅游”为故事开端,以祖孙俩的对白作为叙事性的线索,把穿越千年的时空叙事片段进行了重构与拼接。《远古的呼唤》为序,这一幕讲述了漓江沿岸的史前文明,再现了古人类在宝积岩、甑皮岩等溶洞制作陶器、捕食狩猎的生活场景;第二幕《大地飞歌》以广西盛大的歌圩“三月三”为背景,集中展示了壮族、瑶族、侗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少数民族同胞用活泼欢快的旋律、轻盈曼妙的舞姿、优雅动人的歌声表达了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第三幕《米粉传奇》则揭开了米粉的历史渊源和“身世之谜”,秦始皇欲南征百越,但秦军一到岭南即遭到当地人的顽强抵抗,秦军水土不服,加之粮草转运困难,于是秦始皇命建造灵渠,大将军临危受命,却不幸殉职,其妻秦英寻夫未果,为了丈夫未竟的事业,留在灵渠研制出了可口米粉,秦军士气大振,灵渠而后筑成;第四幕则描绘了靖江王府落成,友邦纷至贺喜的盛景;最后一幕《刘三姐》表现了刘三姐和阿牛哥动人的爱情故事,在结尾处,歌仙从天上唯美地飘走,留给人无尽的回味与追思……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一直是宋城演艺集团的核心理念,在“桂林千古情”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桂林千古情不仅仅是一场文化演艺节目,更是一个设施健全、配套服务完备的主题园区,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都涵盖在内。受众在欣赏民族文化盛宴之余,既可以行走在阳朔古村的街头巷尾,感受桂林独特的农耕市井生活的风貌,又可以领略甑皮岩的“万年智慧”,既可以参与景区独具桂林文化特色的《歌仙迎宾》《锅庄狂欢》《民族快闪秀》《莫土司招婿》等互动性强的文化演艺秀,又可以现场学习“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彩调。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受众,千古情也有针对性的目标,老中青三代分别有四星级高科技项目清明上河图电影馆、“一书房”文化书店、五星级科技体验项目“鬼屋”等,让所有人有物可看,有话可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地参与体验,受众可以充分感受“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内涵与园区特色。
“桂林千古情”在剧场内演出,避免因为季节和天气带来的影响,此外,在园区环境、服务设施和文化氛围上,千古情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对风雨廊、卫生间、道路、盆栽苗木等进行改造升级;在关键处增设导览图、烘干机、饮水机、亲子休息室、按摩椅,剧院为部分低龄儿童提供增高垫等便民设施,安排穿着壮、瑶等少数民族服饰的接待人员时时引导;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举行庆典活动。
“桂林千古情”是广西文化原生态容量最大的文化演艺节目⑨,这场盛大的演出展现了丰富的民族精神、纯真的民族情感、多元的审美情趣,用文化与艺术唤醒了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民族文化的世界表达,它的走红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再生产、文化的接受与传播、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挖掘当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树立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第二,要多渠道吸纳资金支持,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换;第三,重视科技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要积极主动创造和产业先行者学习交流的机会;第四,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双管齐下,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举头并进;第五,树立口碑意识,开展惠民活动,做好大众文化传播的使者,让当地的文化充分被接受认可。
带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桂林还是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可以将文化资源进行再生产创新,以此更好地构建城市符号,塑造城市形象,传播民族文化。
注 释:
①⑤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
③④ 胡郑丽.文化资源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9,115.
⑥ 王晨,等.文化资源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1.
⑦ 赵弘,等.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⑧ 李惠芳.民间文学的艺术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62.
⑨ 广西桂林政府门户网站.桂林阳朔宋城演艺项目“桂林千古情”景区竣工(2018.07.27)http://www.guilin.gov.cn/zfxxgk/ztxxgk/zdxmjs/tljqt/201807/t20180731_967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