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0-03-15 10:05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

(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在传统思政课程的主体作用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所有教师的思想育人作用,运用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共赢的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和必然选择。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课程思政”一词早在2014年就被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它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从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孤立”和“脱节”的困境。近年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通知中多次出现“课程思政”一词,掀起了“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潮。笔者以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以强化思想引领为目标,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办学原则。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必须扎实践行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励才、以德成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各位教师、各种资源、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中的思政育人功能,实现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修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综合素质。

(三)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

新时代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求高校应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和首要原则。高等教育要坚定不移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不断深化和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党中央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制度,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认识、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培养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改革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维度,对“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第一,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建设的态度出现重大转变,主动关心支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第二,思政课教师队伍迅速得到扩充,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第三,思政课程内容得以更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明显进展;第四,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带动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第五,高校思政课课堂吸引力大大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取得显著成效[3]。虽然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高校领导重视不足,推进和落实不够

在领导重视上,虽然多数学校已转换状态,但仍有一些学校由于长期以来的惯性,至今仍只是口头重视,缺少有力举措[3]。一些高校虽然出台了关于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方案,但在推进落实层面,却存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牵头落实的部门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如部分学校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应由教务处牵头落实,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的各方力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然而教务处则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改革密切相关,应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落实,才更能将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这种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根源在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不研究、不落实,往往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成为空头口号,改革推进和落实不到位。

(二)部分任课教师认识不深,忽视自身的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一起构筑育人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关键。然而,部分教师尤其是各类专业课教师,由于对课程思政了解较少,认识不深,导致思想觉悟不高,育人意识不强,存在忽视自身在课程思政中应承担的育人职责,不能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不能积极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等现象。甚至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组织、共青团、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专业课教师只管上好专业课教好专业知识,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显然,这些都影响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整体效果。此外,“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专业素质能力、教学水平、育人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课程思政”实施不深入,改革成效不显著

“课程思政”建设强调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一起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育人效果,这就要求高校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改革、制度保障等方面全面协调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部分高校在落实“课程思政”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如虽然提出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理念,却忽略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尤其是在全方位育人方面,不能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各种资源,不能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合力共同开展思政教育,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效果。

三、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所有高校应当重点探索和改革的方向。笔者以为,高校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突出新高度: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1.从顶层设计上强调课程思政

要落实“课程思政”,首先要求学校从顶层设计上强调思政教育。高校要始终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和原则,紧扣“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真正把握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问题和核心环节。因此,高校从顶层设计上,做到把课程思政、思政育人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将思政育人目标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相结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如,大部分学校通过全面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将“课程思政”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政教学改革、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

2.落实课程思政主体责任

要更好地推进和实现“课程思政”,就必须落实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各高校要根据“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同角色的主体责任。如部分高校建立了由高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有些学校组建了“课程思政”改革指导委员会,并对相关部门如党政办、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事处、教学质量检测中心等进行了明确的权责划分,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还明确教师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教师思政教育主导意识和大局意识,规定教师在思政教育和工作中的责任及义务,并根据不同教师的身份和角色,对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应分别承担的任务作出不同的要求,完善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评价体系。

3.健全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相关保障机制,有效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如通过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和落实措施;通过建立思政教育领导小组,保障课程思政有效推行;通过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各门课程实施课程思政;通过出台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课程思政教师评价机制等。总之,通过把课程思政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从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堂革命、实践教学、教学评价、质量监测等各个方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最终形成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师生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二)打造新主体:形成课程思政“全员”参与

1.教师“人人参与”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全员”参与,所谓“全员”,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也包括其他各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各级各类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要形成课程思政“全员”参与,就要求全体教职工首先树立自身的思政教育意识,明确自身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的统领下,自觉参与课程思政,形成课程思政“人人参与”的全员状态。

2.教师“人人懂得”课程思政

全体教师在自觉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还应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和育人能力,做到“人人懂得”课程思政。对不同身份属性的教师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不同角色要求,如:对思政课程教师,应主要加强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对专业课程教师,应要求教师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本行业产业发展,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职业素养;对行政教辅人员,应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和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最终,形成“人人懂得”课程思政,“人人能够”开展思政教育的格局。

3.教师“人人乐于”思政育人

新时代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如果说“人人参与”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被动成分,那么“人人乐于”则更多地是体现出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思政不再是学校的强制行为,而是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自发行为。因此,在新时代,教师应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做到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乐于付出、长期坚持,主动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工作、服务、生活之中,把思政育人内化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

(三)构建新体系:实施课程思政“全过程”培养

1.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习体系

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应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于“全过程”,笔者以为首先是学生的“全过程”学习体系,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毕业就业等阶段。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教育学生扎实学好本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实习实训阶段,教育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主动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努力从“学习者”向“工作者”转变;在毕业就业阶段,教育学生主动参与竞争、适应竞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通过建立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课程思政学习体系,做到思政教育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事事讲,使思政教育入心、入脑。

2.建立从专业到课程的“全过程”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仅是时间维度的过程,还包括教学体系组织实施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过程。课程思政强调的“全过程”,也包含了建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如: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将专业建设和思政教育有机衔接,为社会培养各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突出强调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主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教材选择方面,切实根据国家要求,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和原则的教材;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品德修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应把师德师风、立德树人作为首要评价标准。

3.建立从教学单位到行政部门的“全过程”服务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从教学单位到行政部门的“全过程”服务体系,这里的“全过程”主要是指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各教学单位、教学组织、行政部门之间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服务过程。因此,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离不开教学单位和行政部门的“全过程”服务工作,如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计划、教学改革、过程管理、反馈及评价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服务和指导。各教学单位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各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努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优质的平台、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相应的服务。此外,笔者以为,建立相应的“全过程”服务体系,能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探索新形式:促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1.充分挖掘思政育人资源

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是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的各平台、各资源、各媒体、各环境、各手段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构筑多维互动、多方并举、综合融通的“大思政”格局。要实现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首先应充分挖掘不同领域的思政育人资源、利用好思政育人因素。第一,开发好课程资源。通过不断丰富思政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思政立体教材,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第二,整合好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中的思政育人因素,如社会上的励志故事、传奇人物、新价值取向、新精神动力等。第三,利用好网络资源。教师从极为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合理甄选出好的思政教学素材,运用到课程思政教学之中。

2.全面整合思政育人力量

“全方位”育人,也对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提出了思政育人新要求。因此,高校要全面整合不同的思政育人力量,发挥不同的思政育人功能。首先,利用好政府的主体力量,结合政府主流报道和官方媒体平台,把新时代主流价值导向引进课堂。比如,最近中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上涌现了无数让人感动的英雄故事,政府等媒体平台对疫情中的正能量故事进行报道,对广大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充分把握好学校课堂这个主战场,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育人功能。再次,利用好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引入企业对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和标准,帮助学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充分吸纳社会在思政育人上的力量,将社会中的生活案例、生动故事、舆论导向等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之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3.深化改革思政育人方式

新时代,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深化改革思政育人方式。通过充分发掘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一方面,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如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讨论法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采取“寓教于乐”“寄情于景”“认知体会”“实践反思”等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参观英雄纪念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将国情区史融入教学,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新闻热点分析”“道德法律辩论”“思政沙龙”“德育大讲堂”“青马培训班”“思政作品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结合当年度的时事主题或热点话题,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作品展,作品的形式可以是诗词、绘画、书法、手抄报、雕塑、手工艺品、微电影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的良好的育人效果。最后,各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如利用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以及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文化活动和载体,改善思政育人环境,落实“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