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生活

2020-03-17 03:56余海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宁夏诗意情怀

[摘           要]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的情怀和诗意的追求已经深深植入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对于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这种诗意的文化烙印也是颇为重要的。试图通过读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追求诗意的生活,给生活赋予更加美好的诗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诗意;情怀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08-02

德国作家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从未放弃过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在漫漫人生路上,无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们心中追求着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诗意的情怀。所谓“诗意”就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所谓“情怀”就是指包含某种感情的心情。在这里,笔者所说的诗意情怀,除了饱读诗词之外,还有一种宽泛的蕴意,即每个普通人以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善待生活和他人,善待自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能感触到美的存在,充满诗意!人生自有诗意,一种诗意的心境和情怀,从我们情感的深处萌生出来的,一点一滴浸润着我们的内心。诗意情怀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真正的爱、喜悦和和谐!

一、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诗意情怀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情怀,情怀主要来源于人们内心对美好最深沉的追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但要培养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格和向上向善的诗意情怀。当下大部分学生缺乏诗意的生活,他们几乎每天都被手机捆绑着,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走路还是睡觉,总是低头玩手机、刷抖音、聊微信、打游戏。在手机的诱惑下,他们逐渐不爱读书,不喜欢古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心灵的空虚、对自己的不自信等等,让本该充满诗意而丰富的大学生活黯然失色。

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诗意情怀责无旁贷,让大学生浮躁的心绪安静下来,让无聊的生活多彩起来,寻觅一块静地,一本书、一首歌、一杯茶,便是一个诗意的世界,享受这难得的静谧时光。读读唐诗宋词,用心体验诗人的心境,远离喧嚣,陶冶性情,把大学生活过成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此外,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诗意情怀,还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面对一个个个性张扬的“90后”,他们有光彩照人的一面,也有不优雅的一面。每每走在学生群中,总会听到一些令人极不舒服的粗糙语言,通过诗意情怀的熏陶和浸润,让女学生更加优雅和恬静,让男学生更加绅士和阳刚,成为新时代向善向上、真性情的好青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诗意永驻心田,热爱生活,积极豁达,活出属于这个年龄的快乐、奋进、乐观、勇气和潇洒。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诗意情怀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生活除了课堂、宿舍和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外,还有诗和远方。拥有一份诗意的心情,播撒诗意的种子,让时而枯燥、时而伤感、时而彷徨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用一颗感恩的去面对生活,“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无疑一种难得而又美妙的人生境界。培养诗意情怀,并非每天吟诗作词,而是面对生活的一种心态,把日子过好、过美、过精致的心态。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懂得珍惜,懂得热爱生活,爱我所有,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活得真实而有价值,快乐而懂得感恩。

二、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诗意情怀的途径

(一)讓读书坚守一颗诗意之心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心来自诗词的熏陶,一个饱读经书的人,其内在的气质和诗意自然就会散发出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读书是自我修炼的一种绝佳途径,要用诗意的阅读充实大学生的生活。毋庸置疑,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现象。笔者认为,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为大学生推荐或者拟选一些涉猎多方面内容的方方面面书籍清单,培养诗意情怀,必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坚持每天阅读打卡,多读书,读好书,在纷繁现实的干扰中,留一方净土读书,走进图书馆或通过微信读书等方式,最是书香能志远,坚守一颗诗心。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该培养大学生热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在阅读中去享受、去思考、去感悟,从阅读中获取智慧,生活因为阅读而芬芳。同时,学校图书馆积极开展系列读书节活动,让不同专业学生都参与进来,品读经典作品;各系部辅导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树立模范作用,与学生一起读书,走近学生。组织所带班级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在校园的一角围坐一圈,畅谈分享好书好作品,或者走进学生宿舍进行读书交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读书变得更加诗意,让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美好。此外,还可以通过评比精美读书笔记活动,让阅读真正发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诗句、文字进行抄写、涂鸦、装扮,让阅读的印记更加美轮美奂、充满诗意。

(二)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诗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人生之美?在宁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学习专业技能课程之外,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诗意情怀。根据宁夏各高职院通识教育教学的安排,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手工等课程承载着培养诗意情怀的使命。授课教师自身要有丰厚的文化功底和浓郁的诗意情怀,富有诗意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最大的满足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的满足、灵魂的充盈,引领他们拥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和更高的精神追求。在这里,笔者以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教学实践为例。这首“孤篇压全唐”的经典之作,颇受读者喜欢,诗歌将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要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诗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都要进行诗意的安排和熏陶。在对这首诗歌的内涵进行解读后,重点安排了一个“此时,可以诗、可以唱、可以画”的互动环节,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学生伴随着乐曲分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取诗歌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来描绘出一幅自己心中的“春江花月夜图”。整个互动过程中,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看到学生能够根据各自的认知和感受画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春江花月夜图”,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三)让校园弥漫芳香的诗意

诗意,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它未曾远去,只是隐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去是唤醒它、呵护它、滋养它。打造诗意的校园,就需要宁夏各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宣传展板办,诗词长廊、师生书画展等,让这一片天地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和浓浓的诗意。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播放美文、古典音乐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躺在宿舍或走在校园,内心会多一份自由和恬静。学校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节点,举办诗歌朗诵、古诗词大会、书法大赛、剪纸、手工作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点点滴滴中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在这里,笔者接着再分享一个实践教学案例:“一叶知秋”。在秋天来临之际,组织学生收集不同的树叶,用秋叶制作出一幅各自心中的秋意,同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配有自己创作或者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语言文字,从任务下达开始,学生激动的心情就流露了出来,最终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诠释着秋韵和秋意,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制作电子相册,配上音乐,集体分享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活动,对于秋天、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学生已经从内心出发给予了美好的呈现,让大家感受到诗和远方。

(四)追求诗意的生活

诗意,广泛来说,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心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生活节奏飞速旋转,面对工作、生活、学习各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几乎忘却了如何诗意地去面对生活,忘却了生活的美好。因此,对于宁夏高职院校来说,引导和培养学生追求诗意的情怀和诗意的生活意义非凡。离开学校他们就要直接面对社会,稚嫩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难免会遇到坎坷和诸多不如意。那么在还未真正步入社会之前,通过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个人层面和家庭层面等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的美,领略大自然的美。遇事多反思,寻找真正的自我,青年大学生的心灵需要善与美的滋养。忙于学习之余,生活也需要仪式感。结合中国各个传统节日,特别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亲朋好友的生日、各类纪念日,可以通过一句问候、一束鲜花、一个拥抱、一个信息等多种方式为亲情、友情、爱情增加点小惊喜和詩意,升华爱的意义。信息智能时代也可以为自己、为他人传播诗意。微信已经成为人人拥有的交流平台,净化自己人朋友圈的同时也可以传播正能量和诗意。看见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文章,通过朋友圈进行分享,为朋友圈的好友也带来了一份诗意和美好,逐渐开始良好的诗意生活。同时可以关注一些好的微信公众号,比如“为你读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公众号,“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的诗歌中有唯美的背景音乐,有抑扬顿挫的朗读者进行朗读,可以通过微信享受不同的诗歌,用心聆听,缓解疲惫的心灵,坚守诗意情怀,给予美好、希望和力量。

三、结语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引导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这短暂三年的时间里“诗意地栖居”,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要学会快乐、奋进、乐观、勇气、诚信、潇洒,培养宁夏高职院校大学生诗意情怀。生活不是风平浪静,亦不是至善至美,但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灵却可以充满诗意。培养大学生诗意情怀,用诗词体悟人生,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善美,让学生未来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生活得更加深刻,播撒诗意的种子,点亮诗意的人生!

编辑 司 楠

①基金项目:2018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GY2018-215)。

作者简介:余海霞,女,回族,宁夏海原人,硕士,就职于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宁夏诗意情怀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宁夏
宁夏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宁夏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