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打造新型国际大粮商

2020-03-23 05:07麦子
农经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垦北大荒农业

麦子

2018年12月16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作为直属财政部的大型央企正式挂牌成立。到目前,北大荒集团下属的8个分公司、113个农(场)有限公司全部挂牌成立。2019年,北大荒农垦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利润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制度改革先行

北大荒,原指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开发,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开垦荒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并由此诞生了“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北大荒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更是早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和代表,新中国农业领域的排头兵,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农垦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了北大荒集团。

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北大荒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拥有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2784万亩,建成生态高产标准农田218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1%;农业机械化率达99.4%,农用飞机98架,年航化作业能力24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68.2%,科技成果转化率82%。400多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12月16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成立(以下简称“北大荒”),标志着黑龙江农垦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地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管理体制。

从2108年开始,垦区113个农(牧)场全面改组为108个有限公司。到2019年7月1日,8个分公司全部挂牌成立。2019年10月,北大荒集团按照新《公司法》体制架构全面完成,人员配备逐步到位。目前,北大荒集团已经整建制地完成集团、分公司、农场有限公司的“三级”现代企业制度的再造,按公司化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实质化运行。

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其目的是要实现“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发展问题,改变过去行政体制僵化、机构臃肿等问题。通过构建资本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产业公司、国有农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的一体化发展的经营体系。大型企业集团在利益链的前端迎接市场竞争,通过提高经营规模、资本规模和品牌规模,降低市场风险;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在后端降成本、种好地,这是这场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资本市场层面,北大荒集团旗下的上市企业——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北大荒”)也加快改革步伐,剥离不良资产,及时处置掉一些处于亏损、搁置的业务,轻装上阵,全力聚焦农业主业。

改革成效是数据可见的。今年,北大荒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利润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新型国际大粮商

土地是农垦的最大优势,也是农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但长期以来,农垦在土地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确权不清导致的争议、土地侵占、土地租金过快上涨等问题,成为了农垦改革的一道坎。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有序推进,则是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很快,国家层面明确的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政策陆续出台,加之农垦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是让这家拥有千万亩良田沃土的企业有了持土生金的底气。

据公开资料显示,北大荒集团目前辖区土地总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达4363万亩,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耕地面积97亩。这与中国以小农户为主的农业经营模式相比有着巨大的规模优势。而规模化才能使得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转化为生产现实,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每年400多亿斤粮食,我们要稳稳地拿在手中。这是北大荒集团有别于‘ABCD(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的关键。”北大荒农垦集团董事长王守聪曾对外界说,北大荒要成为的新型国际大粮商,其最鲜明的特征是,不像四大粮商那样,以控制全球粮食流通来体现其极具攻击性的影响力,而是通过抓牢粮食生产、做强粮食产业链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抗风险能力。

基于农业领域航母和新型国际大粮商的双重定位,北大荒集团的每一步探索都以强化战略属性为着眼点。目前北大荒集团形成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支柱产业,拥有九三粮油、完达山乳业等54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建立了物流、农机、种业、保险等大型专业公司,基本建成了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只有掌控全产业链,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掌握话语权。北大荒集团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最终目的仍是服务于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战略。目前,北大荒集团出口商品已达七大类80多个品种,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26家境外企业分布于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等国。

2019年,北大荒垦区播种面积4351万亩。10月底4351万亩农作物收获全面告捷,大灾之年,仍然保持较好收成。粮食安全“压舱石”表现良好。

插上互联网翅膀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构建现代化农业数字经济新业态,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加快打造农业领域航母,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成为国际大粮商的基础。

2019年7月16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带着他的“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跨过山海关,走进北大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黑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一环,北大荒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核心就是以阿里的核心技术平台支撑北大荒的数字化战略转型。这意味着,今后北大荒集团的核心农田、作物、农事作业、仓储及加工等环节的数据将得到充分的采集、聚合、挖掘和应用,助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农产品全链条品控溯源、产区集中调运和销区分装配送,为产业竞争力提升赋予“乘数效应”。

仅仅一个月之后的8月20日,北大荒集团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自身資源和行业优势优先为对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共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华为云建设、平安垦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类似的合作,在过去一年间连续达成——北大荒与黑龙江省农投集团协议在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绿色食品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特区建设等七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与京东集团携手打造万余平方米的北大荒电商仓配中心,以实现大宗物资的有效调配……

作为中国重要的粮仓,这家前身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企业如今正积极地拥抱互联网,瞄准的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数字农业等最前沿的技术应用。阿里巴巴、华为、京东等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互联网企业代表,对于农业这个庞大产业的布局,与北大荒集团旨在打造全球粮食产业影响力的目标不谋而合。二者的融合发展让人们对于未来的全球粮食竞争格局充满了各种想象。而对于北大荒来说,其“朋友圈”越大,距离打造农业航母的目标就越接近。

挂牌一年来,北大荒农垦集团努力构建“双控一服务”“一体两翼”“三库一中心”,重点打造粮食、油料、乳品、肉业、生产资料、文化旅游、医疗康养、金融等八大产业板块。目前已组建完成生产资料、招投标采购、投资控股等产业公司,建成了统一的产品营销平台,对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完达山、九三、北大荒米业等直属企业进行整合改造。借助互联网技术,北大荒不断推动优质农产品溯源体系和农业数字化发展,目前,北大荒线上销售中心在京东、阿里、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展示、销售产品已达300余种。

作为打造农业航母的重要一环,北大荒集团还以产业链思维加快推动其绿色智慧大厨房的计划。其核心就是以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为基础,通过大基地实行原料供给,通过大企业实行深加工,通过大产业实行仓储物流交易,集合到绿色智慧厨房;通过绿色智慧厨房反哺形成压茬式加工、定制式生产、分布式仓储和集中式交易,从而实现以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为基础,以绿色智慧大厨房为平台的一个整体循环。

如今,绿色智慧大厨房更是汇集了北大荒农垦集团所有的绿色安全优质食材,包含8大品项、40个品类的1000余种产品。

北大荒,这个中国人无比熟悉的字眼,如今在亚洲品牌500强中位列第95位,是农业类品牌第一位,其品牌价值在2019年已达到了789.18亿元。

猜你喜欢
农垦北大荒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多彩的秋天
不懈开拓谱壮歌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农垦国有土地直接纳入不动产登记明年底将基本完成确权发证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
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