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红薯”主题探究活动的导与思

2020-03-26 07:10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红薯探究游戏

文 姜 莉

一、主题探究活动的生成背景

今天,幼儿们去小农庄种植园里观察红薯的生长情况。轩轩是个细心的幼儿,他走到红薯种植区,蹲下身子看着红薯的叶子自言自语:“这里的红薯叶都黄了。”说完还用小手扯了扯红薯叶下的藤蔓。他对藤蔓下藏在泥土里的红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拉着娜娜在种植园里拔红薯、观察红薯,他们的举动立即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他们抛下了今天的任务,一窝蜂地涌进种植园挖红薯。航航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挖出红薯,他着急地在同伴身边来回走动。轩轩用手在红薯藤蔓旁边抠泥巴,他一边抠泥巴一边说:“红薯旁边的泥真滑,很难弄。”浩浩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小树枝,他用树枝沿着红薯的边缘挑泥巴;可爱的妞妞对已经冒出泥土的红薯说:“红薯宝宝,快出来吧,我想和你交朋友。”轩轩、瑶瑶等人合力拽住红薯的藤蔓拔红薯,他们边拔边一起喊口号:“一、二、三……”

幼儿们乐此不疲,尽管自己的小手糊满了泥,但依然热情高涨。采挖一段时间后,幼儿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们将红薯整齐地排放着,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采挖经验,分享着自己采挖时遇到的趣事。“这个大红薯我和瑶瑶费了好大的劲才拔出来。”“拔这个红薯的时候,我发现泥土里有蚯蚓。”“是的,是的,我还发现了小虫子。”“用小树枝挖比用手挖快,用三齿锹更快,一下就能挖出许多红薯。”……在挖红薯的分享会上,幼儿们不仅大胆分享自己的劳动过程和经验,还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拓展指导

(一)充分发动家长收集活动资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主题活动“丰收的红薯”,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的价值,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来。

我们在班级设置了资源箱,让家长将收集来的材料分类摆放,如:红薯的叶、红薯的果实、红薯制品等,这些材料很快就在活动中派上了用场。一些家长对我们说:“农田里一些不起眼的蔬菜、瓜果在你们这里都成了宝贝,我们会积极帮你们收集的。”在主题活动中,家长们纷纷从家中带来了大小不一的红薯,他们还利用空闲时间带幼儿们在家中玩红薯,用红薯做食品,去菜场购买红薯,去超市看用红薯做成的食品。家长的参与再次让幼儿习得更多与红薯相关的知识。

(二)有效引导幼儿创设主题环境

我们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我的创作”“我的实践”为版块创设主题墙环境,展示幼儿在“红薯的秘密”“红薯的造型”“红薯宝宝生长的故事”等活动中探究到的成果。在主题墙环境创设中,教师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鼓励幼儿以图画符号展示自己的发现,并鼓励他们与环境进行积极互动。如开展“亲子调查”,了解红薯的亩产、红薯的价格、红薯的作用,让幼儿加深对红薯的认识,拉近家长与主题活动的距离。在活动前与幼儿一起规划区域游戏环境,整理游戏材料,商定游戏公约,让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过程。如在角色区“红薯超市”的环境创设中,让幼儿制作游戏币、称重器、电话、收银用的电脑,以投票的方式给区域命名,讨论游戏区角色分工与游戏规则等。

(三)深度开展主题游戏活动

为更好地发挥主题游戏活动的价值,教师应充分利用室外空间与活教材,科学投放富有挑战性和层次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的不同个性与能力在游戏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是利用室内区域游戏促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如在科学区投放红薯,引导幼儿观察红薯的特征,探索生、熟红薯的区别,称量红薯的重量。在数学区提供图片和自制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数数、排序、分类。在生活区,幼儿们给红薯洗澡、晒红薯干、煮红薯、制作红薯沙拉。在美工区让幼儿为不同形状的红薯写生,大胆想象并创作。在自然角陈列不同品种的红薯,让幼儿观察红薯在土、沙、水中的变化,并对红薯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在游戏中,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学习,主动地积累经验。

二是利用户外大区域环境,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如体能锻炼活动——“小农人运红薯”,幼儿借助运红薯的情境练习动作技能,利用运红薯的竞赛游戏和增设障碍等手段,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游戏可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坚强意志。又如,在户外进行“搭建红薯仓”游戏时,给幼儿提供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放手让幼儿自主设计红薯仓,自主选择建构材料,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与同伴一起面对搭建困难,协商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从中体验责任感与成就感,进而收获难忘的游戏经历。

(四)分享主题活动的成果

《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分享可以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幼儿新的学习的开始。

凸显分享主体: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要相信他们,并充分给予他们表现和发展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分享的平台。幼儿在分享活动中的经验是零散的、不成熟的,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总结。

聚焦分享内容:分享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游戏,因为这样才会让幼儿有话可说、有事可讲,他们才会有兴趣去讨论和探究。分享的内容是幼儿直接感知、操作和亲身体验所生成的,而非教师预设的。

丰富分享形式:分享环节一定要选择有意义的话题展开师幼对话、小组讨论和操作验证,要将交流的话语权充分地交还给幼儿。通过分享、聚焦丰富多元的探究方法,以点带面,有效拓展幼儿的新经验。

三、主题探究活动的反思

在随机生成的活动中,当教师发现幼儿对农耕园里的红薯关注度很高且探究兴趣很浓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回应并跟进。

首先是追随幼儿的兴趣。幼儿对红薯产生兴趣,教师要积极给予支持。在活动中,教师不能束缚幼儿的行为,而是要和幼儿一起去参与探究活动。秉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参与传递给幼儿的是教师对他们发现的认同,能激发他们对红薯更强的探究欲望。

其次是支持幼儿的探究。面对幼儿的发现,教师要认真倾听,具体反馈,给予尊重和支持。教师的回应会给幼儿更多新的、有效的探究方法和经验。在由表及里的探究中,幼儿会感受到红薯生长的神奇。

最后是体验劳动的乐趣。在采挖红薯时,有的幼儿是单人采挖,有的幼儿是合作采挖,有的幼儿是徒手挖,也有的幼儿是借助小工具挖。在采挖过程中,他们会有惊奇的发现,并对此展开交流,这比教师单纯地说讲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让幼儿自己动手体验,有助于幼儿经验的习得,充分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丰收的红薯”主题探究活动全程都是开放与立体的,它给予幼儿的是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对照《指南》,我们发现,农耕园里的红薯给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探究材料。在主题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游戏活动中,教师退居幕后,成为“观察者”,他们用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捕捉最有利于幼儿成长的信息。教师的放手与跟进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红薯探究游戏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