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互动开放的环境,实现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主体发展

2020-03-26 07:10刘亚莉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青花瓷积木建构

文 刘亚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支配、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进行设计和搭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开放的建构游戏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一、创设温馨开放的环境,提升幼儿参与度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只有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空间,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平等、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获得发展。

建构活动片段:在建构“红梅小学”时,幼儿第一次建构的内容仅限于建筑物——“教室”,而且教室的造型比较单一,是仅运用围合方法就可以建构的平房建筑。游戏分享环节后,我们对部分“教室”进行了保留。在第二次建构时,幼儿经过讨论与规划,将午睡室的门厅扩充出来,增加了建构游戏的场地,如“花圃”“ 科学宫”“ 运动场”等建筑场,而且房子的造型也丰富了,有“圆顶飞檐房”“ 高楼房”等。幼儿按需要自主调整场地,丰富了建构内容,建构水平不断提高。

二、创设富于变化的动态环境,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环境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激发幼儿与环境对话的兴趣、构思、联想和行为。

建构游戏片段:在建构游戏“宇宙飞船”的环境创设中,为了让幼儿有参照物,我们虽然在建构墙上张贴了各种飞机和飞船的图片,但这些图片都是立体三维图,幼儿缺乏建构这些物体的能力。为了让幼儿实现构想,教师和幼儿收集了一些飞机、飞船的平面构造图及家长和幼儿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的飞机、飞船玩具,创设“宇宙空间站”(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想象并建构自己喜欢的飞船。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大胆想象,建构出飞机、飞船,还用雪花片构建出恐龙飞机、花片飞碟……这时,环境在实现幼儿主动探索和创造建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提供多样变化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想象

建构游戏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构材料的提供。积木、积塑是建构游戏的主要材料,而废旧材料、半成品材料等辅助材料也是不可缺少的。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利用价值的废旧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想象、大胆假设,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又能满足幼儿游戏时一物多用的需要。建构材料的投放应循序渐进,以便激发幼儿对新材料进行观察,加以想象并进行建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活中的多种资源都能成为游戏的材料。例如,香烟盒摇身一变成了“多米诺”骨牌,薯片盒、月饼盒被搭建成了各式各样的“城堡”,纸盒、瓶盖被幼儿建构成小轿车。在操作中,幼儿与这些材料接触,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创意构建,实现智慧发展。

四、创设开放的墙面环境,让幼儿主动表达

建构区内的墙面布置除了要美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能与当前的主题内容相结合,发挥其操作性和教育性的功能,体现教师、幼儿、环境“相互说话”的一面。墙面应凸显的主要功能是操作性和教育性。

建构活动片段:今天的活动室可热闹了,幼儿们围着一座倒塌的大桥议论着:“这桥怎么总是倒下来啊!”“这里搭得太长了。”浩浩指着中间的积木说:“拿掉一块试试。”他们抽掉了一块积木,还是不行,桥又倒下了。“在下面加一块吧!”慧慧拿来了一块小积木放在下面,大概是积木太薄的缘故,支撑不住,桥还是倒下了。有几个幼儿有点不耐烦了,我走过去说:“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桥的照片和各种桥的模型吧。”大家一起观察建构区四周墙面展示的各种桥的图片及展示区中桥的模型,慧慧指着立交桥说:“图上的桥墩比我们的长一些。”宁宁说:“这边加长点,它就能稳稳地站住了。”浩浩提议:“再加一块试试。”慧慧迅速拿来积木放好,虽然有点晃,但是没有倒下来。又有幼儿拿来一块积木,放上去后桥稳稳地立在那里了。幼儿们欢呼起来:“成功啦!”

四、实施渗透点拨的有效策略,为幼儿主体发展搭建支架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参与到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成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反应,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并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推动幼儿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巡回观察来发现幼儿的需求,实时介入,点拨支持,有效促进建构游戏的深入开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如有的幼儿需要提高技能,有的幼儿需要培养坚毅的品质,有的幼儿则需要体验成功感。当幼儿不需要介入时,教师做好游戏的旁观者,为幼儿的自主探索、主动学习提供充足的机会。

建构活动片段:教师和幼儿参观南京博物馆归来后,幼儿们互相交流参观的收获并用图表进行了记录。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博物馆建筑和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并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发现南京博物馆主体建筑两边的建筑是对称的,了解了青花瓷的色彩及图案的特点,幼儿们分享参观中的发现。接着,幼儿分组开始建构“青花瓷博物馆”,烁烁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用积木搭两个主楼,用雪花片插青花瓷瓶。”玥玥和红红讨论青花瓷的造型、花纹等细节问题;组长盼盼带领浩浩、雯雯讨论如何搭建博物馆并讨论材料、布局等细节问题,并画出了设计图进行建构。建构过程中,幼儿们在建筑物连接、青花瓷摆放等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建筑与建筑之间如何连接?”“青花瓷的花纹和大小各不相同,怎样摆放才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圆筒支撑墙板不稳固,怎么办?”教师加以引导,幼儿想了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幼儿用纸杯做城墙,两幢主楼用楼梯连接,青花瓷按大小排列且上下错开摆放,十分新颖。在这一建构游戏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伴一起运用自身的已有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游戏资源,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把控建构计划,推进建构进程,分享建构作品和想法等,是以计划、体验、探究和交流为核心的知、情、意、行多领域的整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点燃了幼儿创新建构的火花。

环境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只有当建构游戏的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探索和创造。教师要捕捉教育契机,寻机点拨,渗透整体发展目标,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机会,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激发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幼儿享受建构游戏的快乐。

猜你喜欢
青花瓷积木建构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纯净的青花瓷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