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29 06:05贾慧孙磊磊张俊璇郝欣李建辉通讯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胆汁胆囊

贾慧 ,孙磊磊 ,张俊璇 ,郝欣 ,李建辉 (通讯作者★)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2.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 引言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常饮食中对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不断增多,肥胖人群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西方国家成年人中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15%[1],是欧洲国家因胃肠道疾病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目前,在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内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资料。据文献报道,上海松江地区的胆囊结石患病率为5.94%[3],合肥地区胆囊结石患病率达15%[4]。胆囊结石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出现胆囊结石相关症状,或导致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及胆囊癌等疾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之一为机体代谢紊乱[5]。本文旨在分析胆囊结石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连

续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初诊的胆囊结石患者8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81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经B超证实胆囊内存在结石。排除标准:(1)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者;(2)合并糖尿病者;(3)严重肝功能异常者;(4)应用降血脂、降血糖药物者。

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血压;所有患者均禁食8-10小时。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化验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表示用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所有研究对象中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53例,年龄22~86岁,平均(54.52±13.11)岁;对照组男39例,女42例,年龄19~83岁,平均(52.09±12.04)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s)

2.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FBG、TG、TC及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s)

指标 观察组(n=81) 对照组(n=81) t P FBG(mmol/L) 5.21±1.04 4.84±0.65 2.70 <0.05 TG(mmol/L) 1.78±0.76 1.20±0.66 2.78 <0.05 TC(mmol/L) 4.54±0.70 4.22±0.53 3.26 <0.05 HDL-C(mmol/L) 1.19±0.26 1.38±0.23 4.64 <0.05 LDL-C(mmol/L) 2.44±0.51 2.10±0.37 4.80 <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具有较大危害性,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胆绞痛、胆囊积液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胆囊结石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为胆固醇、胆色素及少量钙盐等。按结石的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但多数为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是相对复杂的过程,其形成的过程可能为:胆汁中胆固醇的过饱和、胆固醇结晶的沉淀、促成核因素与抗成核因素异常导致胆固醇结晶逐渐聚集并形成结石[6]。国内张小军[7]等进一步研究了胆囊结石形成机制,通过检测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推测其在胆囊结石发生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胆囊结石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差异,进一步证实血糖、血脂在胆囊结石发病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患者FB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中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G、TC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糖脂代谢紊乱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胆囊结石发病率的升高与高血糖存在相关性,其可能的原因有:高血糖患者多为肥胖者,在饮食方面,脂肪和热量的高摄入,增加了患胆结石的风险[8];肥胖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且容易合并血脂水平异常,因此容易存在胆囊结石[9];糖代谢紊乱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脂代谢异常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容易形成结石;此外,血糖浓度过高会引起胆囊收缩障碍,致使胆囊内胆汁存留时间过长,增加了胆固醇结晶析出的可能性,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本研究结果表明,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徐丛荣[10]等研究结果相符。高密度脂蛋白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排出。因此,HDL-C水平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中胆囊结石组TG水平高于健康组,甘油三酯参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能是由于:高甘油三酯导致胆囊动力障碍,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排空延迟,从而容易导致胆囊结石形成[11];高甘油三酯会减少结合珠蛋白和磷脂转移蛋白的活性,进而影响脂蛋白的逆向代谢过程;另外,高甘油三酯可能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关[12],同样可以导致胆结石的形成。高胆固醇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可能的原因为:高胆固醇饮食会引起胆囊收缩素浓度降低,影响胆囊运动功能,从而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高胆固醇饮食也可以削弱肝肠循环功能[13],使胆汁通过胆道和小肠的时间延长,引起胆汁淤积,进一步促进胆石形成;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可以通过肝细胞膜运输,分泌到胆汁中,从而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的升高,引起胆汁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不平衡,胆固醇过饱和,以结晶形式析出形成胆囊结石。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将脂类由肝脏转运至外周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增加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从而增加胆囊结石形成的风险。本研究结果中TG、TC及LDL-C水平的升高与胆囊结石形成存在相关性,与 Liu等[14]和侯玲玲等[15]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吴俊[16]等研究认为,血脂水平升高,胆汁中脂类水平可能会随之升高,正常生理情况下胆固醇在胆汁中成溶解状态,当胆固醇浓度过高且胆汁相对减少时,可导致胆固醇的过饱和,以结晶形式析出,从而形成胆囊结石。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目前,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存在较大困难。本文数据显示,胆囊结石的形成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胆囊结石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胆汁胆囊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哪些胆囊“要不得”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