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语用特点及干预探究

2020-03-30 03:18杨月红胡慧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沟通

杨月红 胡慧贤

摘 要:特殊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是使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而人际交往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特殊儿童的语境调整策略、叙事、轮候、会话含义等语用方面都存在障碍,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沟通。因此,开展相关干预训练十分必要。

关键词:特殊儿童 语用 沟通

引言

特殊儿童是指基于个体差异显著性,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即在对这些儿童教育时,除了使用一般的教育措施之外,还需要特别设计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1]。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规定,按不同残疾类型将其分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肢體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多重障碍七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障碍儿童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是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等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本文主要是探讨培智学校中的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等儿童的语用能力。

语言是具有表征意义的符号系统,用于人类的沟通交流。国内外研究者将语言系统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五大板块[2]。其中语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身交往的倾向;二是指运用适当的策略与他人交流,并根据不同的情境正确的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4]

一、特殊儿童语用特点

特殊儿童因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在语用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下面我将从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特殊儿童语用特点可从会话的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即会话语境、会话含义、会话轮候、会话预设及叙事能力。在语境方面,当智力障碍儿童处于陌生的环境时,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都很难展开对话,有时不能理解语境,从而导致对话失败,并且缺乏语境调整策略,在交流过程中经常跑题,较难进行深入的沟通。在会话含义方面,自闭症儿童更多的是重复自己感兴趣的音节,或者机械地模仿他人的话,既不能理解他人的话,又不能向他人传达有意义的信息。[5]在叙事方面,特殊儿童叙事能力弱,尤其是唐氏综合征儿童,虽然能够说单个的句子,但是句与句之间缺乏逻辑词的连接,导致整段话缺乏整体性。除此之外,特殊儿童的轮候表达和求助能力差,如自闭症儿童经常打断对方的谈话,不能够耐心倾听,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又因在人际交往时缺乏主动性,因此遇到困难时也很难向他人求助。

二、特殊儿童语用障碍产生的原因

特殊儿童产生语用障碍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及能力结构、自我中心倾向及迁移能力。首先,认知能力是指个体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而特殊儿童尤其是伴随智力障碍的儿童,他们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语言行为是知觉、记忆、推理、类化、思考等认知能力综合运作的产物,因此认知缺陷会直接导致儿童的语用障碍。如叙事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意义连接,及整体信息的组织及表达安排,但智力障碍儿童缺乏这方面的思维及综合概括能力,从而造成叙事困难。其次,儿童已有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是语用的基础,而特殊儿童的词汇量缺乏、语法掌握不足、语言理解能力差,这些都会影响语用行为的效果。如特殊儿童经常不理解老师的话,也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对话进程变慢。再次,特殊儿童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常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仅考虑自己的感受,因此导致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情境及沟通对象的判断,不能较好的调整交际策略。最后,特殊儿童迁移能力弱,往往无法将训练习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真实的对话情境中。

三、特殊儿童语用障碍的干预训练

虽然特殊儿童存在语用障碍,但是经过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因此进行相关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对干预的几点建议。

1.开展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

人类语言的发展经历了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发展的成熟度直接影响了语用能力的发展。而特殊儿童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语义的发展往往都存在缺陷,因此在训练语用的同时,要适当兼顾前四个阶段的训练,在不断加深词汇、语法及语义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儿童的语用能力,进而教导孩子如何问候、叙事、求助等。

2.针对性训练

特殊儿童语用能力弱主要表现在语境调整策略、理解与表达会话含义、叙事能力、轮候能力等。加之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表现不同的语用特点,因此在训练时应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他们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及语言理解能力,但是叙事能力弱,因此要重点训练他们把握句子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学会使用正确的关联词,增强所描述事件的整体性。

3.结合多种手段开展训练

绘本故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训练学生对交际情境的把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还可开展针对性的主题训练,如主动打招呼、礼貌用语等。但是单纯讲解绘本故事很难使习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因此可以结合故事表演,使学生沉浸在角色情境中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康复领域,可在3D虚拟情境中或真实的人机对话中训练儿童的语用能力。

总之特殊儿童的语用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经过干预训练可以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深入的研究及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盛永进.特殊儿童教育导论[M].2015.

[2][6][7]赵曼.辅读学校学生语言能力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胡伟斌,沈喜云.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及其对语言障碍干预的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4):144-147.

[4]周兢,李晓燕.特殊儿童回声性言语的语用功能[J].中国特殊教育,2007(03):38-43+47.

[5]陈臻辉.4-5岁弱智儿童的言语交流行为:在母子互动中的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沟通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