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0-04-02 00:51彭凤娟朱淑霞邓带欢李启兰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同质肠造口造口

彭凤娟 邱 莘 朱淑霞 邓带欢 李启兰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直肠癌常用的方法,但患者术后需建立永久性结肠造口,导致患者排便方式改变,给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1]。此外,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有研究[3]指出,围手术期提高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是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组成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本研究将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学、影像学确诊为直肠癌,且行肠造口手术;具备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及听读写能力;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期限<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8.1±3.5)岁;直肠癌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11例;小学以下学历7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1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6.2±3.2)岁;直肠癌Ⅰ期8例,Ⅱ期17例,Ⅲ期11例;小学以下学历8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1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结肠造口术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入院时做好常规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结肠造口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做好造口指导,根据结肠造口部位及患者体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袋,造口袋开口不宜过小,避免对造口造成压迫出现坏死。采用温盐水或温水对造口进行灌洗,以促进粪便在短时间内排除,从而达到人为控制排便的目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同质医疗健康教育。

1.2.1 成立同质医疗健康教育小组

由2名医生及6名护理人员组成同质医疗健康小组,科室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小组以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流程为指引,通过科学评估、共同讨论、决策,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健康教育方案。

1.2.2 实施同质医疗健康教育

医护共同制定结肠造口患者快速康复教育计划,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手术注意事项、饮食护理、造口护理、出院护理及院外随访等。采用幻灯片播放、视频教学、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并实施医护分工合作。入院时, 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告知患者相关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术后由同质医疗健康小组对肠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指导。①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确保每天进食适量的蔬菜、水果,以促进大便通畅。②造口袋更换指导。小组成员现场向患者及其家属示范肠造口袋的更换方法,示范完毕后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当场更换造口袋,并指出更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患者造口袋更换技能,以便更好的自我护理。③排便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排便训练,即以腹壁肌肉训练为准,以达到有效控制粪便排泄。排便后指导患者采用清水清洗造口。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管床医生查房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肠造口的意义,使患者初步了解疾病的治疗知识, 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同质医疗健康小组对患者进行专门心理辅导,消除患者恐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使患者全面了解治疗过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比较2组患者以下指标。①疾病相关知识:采用我科自制的《直肠癌造口患者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该问卷信度为0.871,效度为0.839,问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知识水平越高。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5]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自我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护知识4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43~172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自我能力水平越高。③生活质量:应用简易健康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6]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症状、生理职能、生活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评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由同质医疗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向患者发放以上问卷,调查前向患者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及要求,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发放问卷各72份,各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干预1周后观察2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造口皮炎、造口狭窄、造口脱出等。

表1 2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SF-36评分比较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周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为(34.25±3.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2±3.5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1)。

2.2 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3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2.4 2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具体见表3。

表3 2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是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的一种健康教育模式,医护可相互监督补充,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院外随访及术后康复知识宣传等,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实施一系列的健康教育[7]。有研究[8]发现,大部分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致造口护理不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由于患者排便部位及排便方式的改变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导致患者消极治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10]。自护能力是指个体维护及促进自身健康及身心发展所需的技能,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将有助于降低造口并发症[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是,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化的专业指导,提高了患者对肠造口疾病知识的认识,提升了患者肠造口的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的造口管理能力。此外,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医生与护士间的沟通及交流,使医护工作配合更融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同质肠造口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形同质异“的函数问题辨析(上)
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