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定量化考核指标之实证化分析
——以广东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为例

2020-04-05 10:57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纯收入样板定量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河源517000)

一、问题的提出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方针,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了有益的探讨,形成的理论成果琳琅满目,将理论成果落地并指导实践而取得成效应该是精准扶贫研究的主要目的。文章结合河源县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版村精准扶贫的实践,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结合精准扶贫定量化考核的几个指标,系统实证分析了上述指标在当地精准扶贫实践中所起的考核效果,并从此具体实践中总结了精准扶贫的些许经验,为今后精准扶贫在乡镇有效展开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精准扶贫定量化考核指标的意义

精准扶贫的量化考核就是采用统计的方法,把整个精准扶贫的绩效分解成相应的几个便于量化的指标 ,采用数据化的参数将精准扶贫的绩效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更准确、更客观地对精准扶贫的成果进行评价。

树立完善的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势必要建立对应的考核制度主体以及相关指标的设置,仅仅依赖于精准扶贫的定性考核,存在着单一性和主观性的缺陷,因此定量化考核指标的出现,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与公平,可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效,同时提高评估的效率,对于系统地总结精准扶贫的经验,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文件,已经规定定量绩效考核的指标和方法,具体可见表1。在近年的扶贫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针对政府事先制定的绩效指标定量考核措施,会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尚有待完善处。

譬如增加贫困地区居民收入这一项,构成居民收入的要件很多,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并不能理清自己收入的构成、来源、类别等,往往调查人员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沟通、解释。为此本次选题就居民收入这一项,仔细罗列了相关收入的种类,将许多居民可能获得的收入全部登记在案,弥补了过去这方面统计的欠缺,同时可以更精准地以之来判断和识别贫困户。同样,子女的入学率、贫困人口帮扶资金投入、新农保参保率都是本次新增加的绩效定量考核指标。为何这些指标需要作为量化考核的指标依据?如何完善居民收入指标及识别贫困户精度?这些绩效定量考核指标的创新点如何运用于实际?这都是本选题下面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近年来有关精准扶贫之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有偏重于纯理论化的论文,譬如陈升等人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以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为例》[1];还有着重探讨乡村旅游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及作用,如陈瑾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江西实证研究》[2];更有针对地方政府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的实证研究,即傅萍婷的《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项城市梨西村的实证分析》[3]。而围绕具体乡村,实地调研入学率、扶贫户识别数、农户收入、帮扶资金投入、老人参保率等量化指标,从中总结相关规律,并指导扶贫实践的这类研究成果欠多,这正是本文所致力尝试的目标。

文章通过对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扶贫情况的现场调研,以具有典型意义的5个定量化考核指标近5年的变动情况,探讨精准扶贫在广东当地农村所推动的实际效果,从中总结出精准扶贫推动以来绩效优化的一般规律,为完善精准扶贫的执行机制,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精准扶贫量化指标的优化途径。

表1 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指标[4]

二、对扶贫绩效考核定量指标之创新及完善的评析

(一)扶贫户精准识别的定量指标完善及创新

自从2018年5月内蒙古首先颁布精准扶贫的识别标准后,2018年的8月,贵州也随之颁布了相应的标准[5],在各省的贫困户识别标准所依据的参数中,根据各省的发展水平应该是有所不同,特别是关于贫困户收入标准的判断项目上,东西部的差异使得这一个项目数据相差很大,从上述各省所罗列的识别标准数据系列中,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项目值得商榷。

首先是精准扶贫户的平均收入计算标准,依据是来自于全省的各地贫困户收入平均数据。如广东省,同一个省份粤西北与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就相差很大,以全省的数据进行平均,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差距,应该建立以市为单位的扶贫户平均收入的数据采样,以一个地级市的平均收入标准来衡量贫困户的识别率,这样才有一定的可靠性。

其次,在所颁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标准中,计算公式是:

扶贫户的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支出)/家庭人口数[4]

上述计算公式中的某些项目,应该再进行细分化,各个计算参数应更多元化,本文将上述纯收入的具体组成进行了如表2的描述,并在实践中,按照表2中所组成的各单元进行了调研,依次计算出更加准确的扶贫户人均纯收入,将历年的累计数据进行了表格化的处理。通过坐标分析,可以看出,基于以上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的精准扶贫实践的脱贫情况。

最后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无论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化制定得如何规范和科学,都不是绝对化的万能标准,在实践中并不能100%的加以准确识别,这也正是在国家所设定的评判标准中,依然存在着让第三方进行定性判断的原因。譬如我们在实践中就发现有些贫困户处于出于长期节俭的习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其收入不低,但是他并不愿意把收入转化为消费,经常发现有的贫困户储蓄并不少,但是家境很贫寒。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最终识别的定量化标准,应该参照一定的定性判断指标,将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有机结合,综合加以考虑才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实现精准扶贫的识别。

(二)设立扶贫户高校录取人数的定量指标

在已公布的各省精准扶贫的考核标准中有义务教育的指标,考虑到广东省经济发达的真实情况,很多粤西北的贫困地区有大部分家庭的子女都已经上了高职或者本科等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把这部分子女的入学率作为考核的指标,应该能够体现出教育扶贫的成效。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教育精准扶贫,具有比物质扶贫更强大的功效,它对于消除扶贫户群体的贫困代际遗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隔断效果。世界银行的研究也表明,子女受教育的累计年数往往和家庭贫穷的发生率呈反比,这也正是本文将子女的入学率作为一个单独的脱贫绩效定量化考核的依据。

(三)完善精准扶贫户纯收入数据的定量指标

分析扶贫户的家庭收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家庭收入的来源非常广泛,现有政府所列明的计算扶贫户人均纯收入的计算公式比较笼统。本次调研按照表2的整理,罗列出了扶贫户各种收入的来源选项,只有理清了收入的构成,针对扶贫户的开源帮扶才能有显著的效果。除了开源,节流也很重要,勤俭节约、降低生活及经营成本,正是表2中所列的生产经营性开支项目,引导扶贫户做好开源节流,真正将促进纯收入的提高,实现最终脱贫当是指日可待[6]。

表2 扶贫户收入情况统计表[7]

(四)精准扶贫户长者基本医疗(新农保)参保率

各级省政府的扶贫考核的绩效指标中,有关于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参保率的要求,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新型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已经是政府着力加以推广的项目,我们在统计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时,必须应该强调是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情况。有之前参与老农保的扶贫户,也必须将其转化为新农保来进行统计,因为老农保完全是扶贫户的农民自己缴费,它与新农保是由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共同集资缴费的概念完全不一样,而且今后我们所统计的扶贫户农民参保的情况,更多的应该是参与新农保的情况,即使是参与老农保的扶贫户,农民也应该让其过渡到新农保,如此会更便于我们进行统计采样。

新农保目前设计的思路是保障广大农民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在全国农村大力布局,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省份的具体情况,相应地采取灵活机动的缴费模式、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养老金基金管理及监督办法、老农保和新农保的制度衔接等各种政策。因此统计扶贫户60岁以上老人参与新农保的情况,将更符合政府对于精准扶贫绩效考核的要求,也有利于今后扶贫户60岁以上老人养老措施的保障实施。

(五)扶贫户帮扶资金投入的数据定量指标的建立

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之外,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对于扶贫户的捐赠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据,这些资助对于精准扶贫的脱贫效果应该也是当然的考虑之列,所以我们在考虑到脱贫效果的时候,就不能不将这些投入数据也转化为脱贫绩效的定量化考核指标,至于这些投入资金的详细组成,本文已按照表3进行了罗列,我们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将相关资金投入的数据进行累计,并平摊到精准扶贫户的基数中,最后通过考察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来体现出脱贫绩效。

表3 扶贫户帮扶资金投入情况统计表

三、定量指标实际运用效果的调研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这三种手段展开了对上述扶贫绩效考核指标完善及创新理论的实际运用调研,具体的操作步骤会叙述如下:

1.访谈法

笔者深入扶贫样板村现场,抽取了十户扶贫户,通过访谈法收集了第一手资料。访谈的具体提问纲要基本是围绕和扶贫户民生相关的问题,扶贫样板村计有282户,1400多人口,2014年开始扶贫以来,由最初的33个贫困户,脱贫发展到今天只有5户尚未摘帽。笔者主要拜访了尚存的及已近年摘帽的贫困户,就户主的“家庭收入”“子女入学、入托”“新农保参与情况”“扶贫款入账及使用情况”等展开沟通,采取面谈、电话联系、微信视频、邮件咨询及集中交谈的形式,将上述扶贫户的关键性指标记录在案,为后续展开实证式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8]。

2.文献调查法

通过互联网收集扶贫样板村扶贫成果的媒体报道,并到九河镇政府档案室调阅有关扶贫样板村的扶贫数据,在收集资料时,重点围绕关键的量化指标,有目的性地展开采集工作,力求随看随记、重点突出、分门别类将有关数据整理完善。

3.问卷调查法

笔者根据上述访谈和文献调查的结果,收集了大量的扶贫户的二手资料及一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扶贫样板村扶贫户调查问卷。问卷一共包含了五个部分: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子女入学情况、新农保参与情况、帮扶资金使用情况、家庭生活支出情况等,总计有50道题目,其中单选题、多选题、封闭式题目和开放式题目都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了分配,个问卷调查的题目设置遵循“漏斗式”趋势安排,逐步将问题咨询的范围缩小,力求从面到点、从抽象到具体、从家庭户到成员。

问卷除打印成纸张发送到扶贫户之外,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设置调查问卷,利用村民在村委会集中开会和登陆村级服务平台的机会,将调查问卷的二维码让村民自发地扫描后并填写回答。藉此问卷调查法和上述访谈法、文献法一起构成了本次调研实施的方略。

(二)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软件系统地将相关数据录入,通过软件中自动生成图表的功能,将调研数据以柱状图形式加以显示,从而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扶贫绩效。运用问卷网等APP软件,把调查问卷的被访者回答结果输入,系统自动生成统计结果,便于后续的实证分析。

四、实际运用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扶贫户的调查问卷共计33份,有效回收31份,有效率达到94%。针对全村282户的调查问卷一共回收271份,有效问卷267份,实际有效率94.6%。其中扶贫户被调查31户,占总户数11.6%,基于此,本研究在以上有效数据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力求将九和镇扶贫样版村扶贫现状的真实面貌加以有效呈现。

(一)对扶贫户精准识别人数的数据分析结果

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扶贫样板村的贫困户的数量从2015年以来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调查中我们以广东省河源市的6个县区扶困户的人均收入作为基数来考核,由于河源市在广东省13个省级贫困县中就占了5个,因此以市级的平均数来参照计算,肯定比以广东省级平均数作为参考来计算,显得更有准确性。同时我们在对扶贫户的收入统计中,按照表2的明细来进行核对,由此算出的结果将更接近真实的情况。在所有相关的定量数据统计出来以后,我们还对已识别出的扶贫户数量,同当地的村委会和乡干部一起会商 ,进行了定性的具体讨论定夺,并没有完全依据定量的指标来核准,最后形成了近五年所精准识别的扶贫户数据。

图1 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扶贫户占比近五年统计情况

通过图1的数据导入而绘制成近5年的脱贫发展趋势,基本符合九和镇扶贫样板村脱贫绩效实施的成功轨迹。我们发现村委会对所有的扶贫户都建档立卡,设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所有已确认的扶贫户名单都进行公示,将全部识别的贫困户对象集中资源进行帮扶。通过近几年的扶贫努力,只见脱贫,不见新扶贫户增加,扶贫样板村还树立了三年后消灭贫困户的长远目标。

扶贫样板村的扶贫成效得益于有效的扶贫措施,针对贫困户建设大面积的蜜柚种植基地,积极鼓励发展多品种的养殖产业。特别是和广东省交通厅建立互帮对象以来,以路带富、修路养富的政策立竿见影,随着2016-2017年来扶贫样板村四周道路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扶贫户的脱贫效果也是日益明显,图1中可见贫困户占比是明显下降[9][10]。

(二)对扶贫户高校录取人数的数据分析结果

前文已经强调了教育对脱贫的影响,扶贫家庭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今后脱贫的能力。由此我们在本次调研中将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各扶贫户子女中考、高考后的录取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予以收集,如图2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总录取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图2的数据并没有把升入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作为收集的数据,这是主要考虑到以掌握技能型的中职、高职的升学导向来进行数据收集,能够预见其子女未来的就业方向,毕竟初中、高中只是通识类知识的培养。当然能够升入本科高校更是给贫困户家庭脱贫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扶贫户家庭获得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精神脱贫的重要因素,这正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毕竟贫困户家庭子女能受到专业性的高层次教育,对于带动整个家庭脱贫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正是将贫困户家庭子女是否受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扶贫定量化考核指标的原因。

图2 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扶贫户近五年高考中考情况统计

(三)精准扶贫户收入数据的分析结果

对扶贫样板村人均纯收入的调研,是将表2的纯收入明细表打印成册,分发给相关的扶贫户,让其针对项目逐列填写,为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填写时调研人员都当面予以答疑指导。所有录入的内容都以有实证的数据作为优先考虑,没有书面材料的,都将通过与证明人电话沟通后的彼此印证作为依据,通过严谨的计算和统计,我们得出了图3近5年九和镇扶贫样板村的户均年收入的统计数据。

图3 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近五年户均及扶贫户户均收入情况统计

从图3可以了解扶贫样板村户均收入近5年所呈现的增长非常惊人。如果单看户均年收入,应该可以断定扶贫样板村没有扶贫特困户了,可见个别扶贫户的户均收入远远低于整个村的平均收入。从调研的结果可以判断精准扶贫的措施更应该从“漫灌”过渡到“滴灌”,必须有针对性地帮扶这些扶贫户,从而将其脱贫并达到扶贫样板村的户均收入水平。

(四)精准扶贫户长者基本医疗参保率的数据分析结果

图4 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近五年扶贫户参保情况统计

图4所体现的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这个考核的量化指标。我们在调研中按照省扶贫站的要求,共做了3份表格,一是统计符合参加新农保的扶困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名单,将所有符合政策的老年人全部加以统计;二是将扶贫户中超过60岁的老人中已参加新农保的人员名单进行收集;三是将后者的名单人数除以前者的表格人数,从而形成第3份表格,即扶贫户的新农保参保率。将汇总的参保率每年的情况加以统计,从而形成图4的柱状分布图,图中可见参保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可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普惠于基层农村,老有所养、养老可依,对于扶贫户来说,颐养天年的保障正是生活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扶贫量化考核指标的一个重要参数[11]。

(五)扶贫户帮扶资金投入的数据分析结果

精准扶贫财政投入的效果是否合理?各种帮扶基金及贷款的发放是否到位?各个扶贫户所收到的帮扶款项是不是及时并可靠?这正是本调研所要搞清的问题。通过对扶贫样板村帮扶资金几个来源的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资金对于村中扶贫户的帮助各有不同,总的来说资金发放的数量逐年递增,所收到的脱贫效果也是较为显著。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各级互助组织的资金发放,某段时间的天量投放和所形成的脱贫效果来看,似乎并不成比例,投资力度和脱贫比例并没有达到合理的线性关系,投资的效率化确实有待商榷,如何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明显的脱贫效果,这个是今后我们有待考虑的问题(见图5)。

图5 紫金县九和镇扶贫样板村近五年帮扶资金投入情况统计

五、问题总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九和镇扶贫样板村的实地调查,本文所涉及的五个创新建立和完善的扶贫绩效定量考核指标都进行了实际运用,从所获得的调研数据在图表中演示的情况来看,基本符合正常的发展规律,并没有发现出入很大的节点和状态。

精准识别扶困户时涉及的纯收入这一定量判断指标,其所依赖的基本数据从省级平均选择变为市级,这一改进提高了识别精度;同时增加的纯收入判断的种类选项,也使计算误差大为缩小;定性定量的综合考虑让最终的结果更为全面和公正。高校入学率定量指标从新的角度诠释了教育扶贫的效果;新农保参保率的指标更符合了现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按照目前新的扶贫户农民户均纯收入的定量指标的计算模式,近五年的数据同样和九和镇扶贫样板村真实的扶贫绩效考核结果相吻合。在第5项有关扶贫帮扶资金投入的定量指标调研中,从九和镇扶贫样板村的数据系列里发现了很多隐藏的问题,这是之前运用固有的扶贫绩效定考核指标所没有发现的,可见新的定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指标在考核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研总结出如下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总结

1.在扶贫户的精准识别中,对于明显的大家公认的贫困户,识别的准确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贫困户,究竟如何鉴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村干部的主观性了。如何避免村干部走入人情困境,帮穷还是帮亲,这是各级基层组织所在精准扶贫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在我们所调研的扶贫样板村也在所难免,故此早日建立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化流程已势在必行[11]。

2.单纯依赖纯收入水平作为划定贫富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农民的现实状况并不太契合。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贫困户对自己的纯收入没有任何概念,也算不清楚,而更多贫困户为获得国家的扶贫补助,还有意隐瞒收入。单从农民的衣着和住房的新旧来进行表面的判断,显然是有失偏颇。通过现场调查我们看到,农民的社会交往更多地依赖于人伦辈序,而非收入水平。为此我们不应被悬浮于表面的定量化数字所迷惑,构建新的有效的评判标准才更有必要。

3.通过此次的摸底调查,在所统计的数据当中发现有很多数据是人为评估出来的,除了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生态林补贴、各种馈赠及慰问金,镇里的档案室都是有据可查之外,涉及到的打工收入、农民土地的每亩产出、生产运营支出等都是出于逻辑性推算,伴随着每年合理性的递增。这种统计中带着主观预估的扶贫数据在很多基层组织都是潜规则般地存在,因此我们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不能缺少定性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

(二)对策建议

1.指标的量化处理虽然可以带来公平、公正、客观的正能量,倘若过于囿于指标的计量化,沉浸于无尽的数字游戏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 。我们切不可走入轻质量,重数量的怪圈,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应强调数字的实质合理性而非形式合理性,不能过于迷信数据而变成郑人买履。

2.在精准扶贫中应该树立动态监管的考核制度,维持扶贫户定期的精准识别,既有退出,也有再进入的制度,应该设立标准化的扶贫户识别流程,并对贫困户的各项生活、生态指标展开大数据的收集,建立贫困村、户、人进出有序的标准化识别制度,做到及时评估、及时鉴定、有效识别,通过这种高效率的动态监管,达到有效降低贫困人口返贫的概率[12]。

3.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贫困户的主观惰性极大地制约了其脱贫的概率,哪怕是客观的脱贫条件如何优良,其主观的不作为、不参与,都是构成了其最后脱贫的最大障碍。从扶贫样板村的实例可以看出,如果撇开几个最后的扶贫户,整个村的户均收入都可以接近2万,完全达到了全村脱贫标准,但是个别贫困户的极低户均纯收入拉低了整个村的纯收入水平。所以鼓励脱贫户的主动参与,健全自主脱贫机制,让贫困户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投入到致富道路,如此既可以弱化对政府的依赖心态,又减轻了基层组织干部的压力,这种内源扶贫的自我激励模式的构建,可从根本上完成精准扶贫的脱贫目标[13]。

猜你喜欢
纯收入样板定量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倾斜的样板楼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