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临床见习对本科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及干预策略

2020-04-07 08:00周梦佳翟少壮卓嫣然张瑞星
护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质性归属感科室

周梦佳,翟少壮,卓嫣然,张瑞星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450001)

护理专业承诺是指对护理专业的认同,为专业努力的意愿,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和对护理的正向评价[1],对护士工作稳定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科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其不稳定的专业思想势必会影响护理学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护理事业的发展[2]。早期临床见习能够帮助护生正确认知医疗环境,巩固专业思想,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激发其学习和科研兴趣。张秋实等[3-5]研究显示,早期临床见习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承诺水平,使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到正性强化。然而,王欣鹃等[6-7]调查显示,在缺少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情景教育的情况下,早期临床见习对护生的专业承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早期临床见习对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为改善临床早期见习过程中护理院校及见习医院的教学模式、提升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感、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某高校护理学院二年级见习护生进行调查,共382名,其中女317名,男65名。质性研究:从量性研究对象中按资料饱和原则共访谈32名,其中男9名,女23名。

1.2 调查工具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所在学校、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内容。②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采用台湾吕桂云教授1998年研制并于2005年修订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量表共有34个问题,包括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正向评价、专业价值认同4个纬度。该量表采用Likert 4分法计分,专业承诺总分由所有条目累计,总分34~136分,分数越高表示专业承诺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有较好的信效度。按照标准指导语,在护生安静清醒的情况下,由经项目培训的3名调查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71份,有效率为97.12%。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的录入与统计分析。量性研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1.3 质性访谈 根据研究目的、既往文献并结合专家意见制订访谈提纲。包括:①去医院见习前有什么希冀;②在临床见习中有什么心理体验使你降低了专业归属感;③见习后对护理专业有何想法;④(若存在落差感)对学校及医院降低护生临床见习内心落差感的建议。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访谈,质性访谈资料运用采用C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质性研究资料在访谈结束后及时转录成Word文档,进行整理、编码分析总结,提炼各层主题。

2 结果

2.1 量性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护生专业承诺总分与专业努力意愿、专业正向评价两个维度得分在见习后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专业生涯涉入与专业价值认同在见习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专业承诺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专业承诺得分比较(±s) 单位:分

时间见习前见习后t值P人数371 371专业努力意愿45.37±10.00 43.39±7.93 2.956 0.003专业生涯涉入25.70±4.65 25.20±4.76 1.507 0.133专业正向评价11.90±3.27 11.22±2.88 3.125 0.002专业价值认同12.35±2.13 12.29±1.80 0.416 0.678总分94.42±13.56 91.04±11.05 4.668 0.000

2.2 质性研究结果

2.2.1 对专业承诺的影响

2.2.1.1 对专业承诺的积极影响 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临床见习期间护生的被重视感以及临床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对护生的专业承诺呈现积极影响。①见习过程中被重视感:所有访谈对象希望得到带教老师的重视、关爱以及科室相关临床知识的指导。护生N11:“带教老师很热情,每天都给我讲很多关于临床的知识,科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护生N6:“老师很温柔呢,对学生对病人都细声细语的,有时会给我讲如何排气啊、如何配制皮试液啊,偶尔还会提问我基础护理方面的内容,让我学习更有动力了!”②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多数访谈对象在成功完成一些简单基础护理操作后,表现出较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护生N14:“测血糖采血的时候心扑通扑通跳,血糖仪出现结果的时候我激动的像获奖了一样!”护生N18:“有一次病人问我地塞米松有什么作用,我解释完又按照老师讲的说了一下其他药的作用,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小仙女。”护生N31:“当时老师指导着我给病人做胎心监护,当时的我就像真正的护士,感觉真的太好了”。

2.2.1.2 对专业承诺的消极影响 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没有采取相应教育措施的情况下,早期临床见习期间护生对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以及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恰当认知对护生的专业承诺呈现消极影响。①护理职业社会地位的不恰当认知:多数访谈对象认为护理人员的地位较低,病人对护理工作缺乏理解,难以得到足够的尊重。护生N19:“病人跟护士就像是仇人一样,天天以为老师要骗钱,追着问扣钱的原因。”护生N22:“觉得护士的人格在一些情况下得不到尊重,我想跟病人理论,但我不敢。”护生N30:“护患关系有点紧张,有的病人素质较低,不过有的病人还挺好的,对护士挺客气的”。②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恰当认知:多数访谈对象表示接触实际临床工作后,认为临床工作内容较简单琐碎,想象职业与现实职业有较大差距而产生落差感。护生N2:“老师每天都很忙,但工作很单调,每天等着点儿去铺床、取药。”护生N28:“我天天跟在老师后面跑,觉得也就打针、发药啊。在校学的生理、生化都用不到嘛”。

2.2.2 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通过访谈见习护生关于降低护生临床见习内心的落差感的建议,提炼出增加见习科室数目,安排见习前培训以及加强对护理专业重视程度,注重护生归属感建设两项主要内容。①增加见习科室数目,安排见习前培训。多数访谈对象在见习完表示两周只在一个或两个科室见习有些单一;由于基础专业课学习较少,一些临床内容难以理解,希望学校能安排见习前培训,以更好适应见习。护生N5:“我觉得可以利用见习的两周,多转几个科室,一个科室有点少,想多见识一下不同科室的工作内容。”护生N18:“见习时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觉得很无助,觉得如果见习前能有相关培训就好了”。②加强对护理专业重视程度,注重护生归属感建设。多数访谈对象希望学校能够更加重视护理专业,并采取措施提升护生专业归属感。护生N21:“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可以多介绍一些职业发展前景,因为社会上对护理工作的表面认知可能就是比较繁忙,所以学校就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的职业。”护生N32:“希望学校开设专业性强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归属感”。

3 讨论

3.1 早期临床见习后护生的专业承诺降低 量性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临床见习后护生的专业承诺各项目总分及专业努力意愿、专业正向评价两个维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赵玲等[8]研究结果一致。质性研究表明见习使护生对职业认知产生了消极影响。护生专业正向评价降低明显,可能与见习期间带教老师向护生传达出的正面信息不足[9]、国内护士社会地位低[10]有关。护生专业努力意愿的下降可能与临床工作负荷重且内容重复[11]、护生对临床工作期望值高[12-13]有关。在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早期临床见习对护生专业承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提示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利用见习的机会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

3.2 护理教育策略

3.2.1 科学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恰当认知 目前护生已认识到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及社会价值,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生的专业自信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片面性[14]。因此,一方面建议学校定期开展交流会,请资深临床教师向护生讲述临床护理工作的两面性,纠正护生对护理工作认知的片面性。专职教师可向护生传递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念,避免为了提高其专业承诺而只传达积极信息。另一方面护生应当积极深入了解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发展动态,认识到护理学科对于社会的独特价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类活动及护理学科相应研究课题,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3.2.2 完善岗前培训及带教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护生的重视,在见习前应对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各见习医院及科室尽量建立统一的教学标准,制定科学的带教制度与合理的带教计划,带教老师应及时向病人介绍护生的身份和职责范围,以便病人辨识。此外,对带教老师也应进行培训,强化带教老师临床教学的责任意识和教学能力,以身作则,逐步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质性归属感科室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