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

2020-04-07 03:44虞新迪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自主科学

虞新迪

摘 要: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本文以宇宙地理板块复习教学为例,展现一堂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辅导课。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证明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自主;科学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过程中发展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都是发散思维的特征。

初中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在各学科中都非常有效,科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复习课中更需要渗透这种方法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宇宙地理板块复习教学为例,浅谈一点看法。

一、温故

本节内容的引入是这样的:

师:从这个常见的图形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比一比,哪个小组回答多!(如:图一)

【通过比赛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很高,同学之间争先恐后,相互补充回答】

生:1.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上五带的分布;

3.南北极点的位置;

4.地轴以及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5.北极点向北无限延长将到达北极点附近

6.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大概位置等等。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地球仪》的时候能够从地球仪上获得的信息,同时它也真实地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探讨、发现来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建立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为课堂提供全新开放的形式,并加以有效组织。由于课堂教学形式新颖,知识起点不高,学生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所以一开始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

二、知新

依·尼查叶夫说:“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通过前面的集体抢答,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思维正在发散。这时也是学生展现伸手的时候了。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图形稍微加工一下,还是一个常见的图形,你们从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吗?(如:图二,箭头表示太阳光照射方向)

【小组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AC弧线表示晨昏线,且我们能看到的这一段表示晨昏线;

2.北极圈以北全是黑夜,即极夜现象,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接下来,太阳直射点将往北移动;

3.这一天是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一天;

4.节气为冬至日,日期大约是12月22日;

5.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6.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夜越长,南半球则刚好相反;

7.北半球处于冬季,南半球处于夏季。

8.如果太阳光是从右边照射的,结果则刚好相反等。

师:为什么会出现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季节的变化呢?

生: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不同纬度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会发生变化。在温带地区会出现四季变化。地球仪要制成倾斜状态,那也是真实反映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这个角度就是23.5°(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这些信息基本上已经涉及《昼夜和四季》方面的知识了。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发,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小组自主学习,组员在争先恐后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各个脑细胞的动力,搜索已知知识信息,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在整个小组以及班级中得到共享。同时,在这个活动中,虽然知识的难度在增加,但是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掌握较好。

三、深入

知识的建构都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新知识嫁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原有经验为背景去理解知识、信息,生成新的理解。同时对所学知识又表现出一种积极的顺应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顺延和深入。

师:如果进一步挖掘,在时间、时区方面还能不能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如图三)呢?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AC是是昏线,也就说AC上各点都处于日落时刻。

生1:甲为赤道上某点,终年日落18时,乙地和甲地经度相差60°,且在甲地的西边,时刻要晚四个小时,即14时。

生2: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到这个信息:经线1平分昼半球,也就是说经线1上的时刻为正午12时,乙地所在的经线2和经线1经度相差30°,且在经线1的右边,所以经线2比经線1早2小时,乙地为14时。

开放的课堂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考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效的组织使得目标更明确。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相同的结论,足以证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正如源头的活水在缓缓流淌。课堂上的气氛是严肃的,每个学生都在静静思考,犹如一个个学者……他们在思考质疑的时候虽不是发明创造,但它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幸福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

生:1.我们还能知道丙地时刻是22时,此时丙地也处于日落时刻。

2.一天中日出日落是关于正午或者午夜对称的,而且同一个纬度昼夜长短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知道甲地乙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昼长12小时;

3.丙地22时日落,2时日出,昼长20小时。

4.假设甲地时间星期日10点,则丙地时刻上和甲地相差60°,要加上4小时,是14时,而日期却是星期六,因为它处在西十区,相对于甲地要晚一天。

5.如果从太阳高度角的角度来研究,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90°-纬度差),我们可以得到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23.5°-0°)=66.5°,北纬40°的太阳高度角为90°-(40°+23.5°)=26.5°。

这堂课的探究是非常抽象的,此时,相对较难的时区、日界线、太阳高度角等知识点,对普通学生来讲难度很大的知识都在此时化解了。完全凭着学生的想象能力,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发挥合作交流精神。似乎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学生这些成果的回答可以说已经到达本不是他们的能力所能企及的程度,但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确实可以做到。

四、检验与评价

教师检验学生学习的常用方法就是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在检验中,检查自己是否能将理论的研究发散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总结归纳,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例:已知甲地白昼比丙地白昼长56分钟,则乙地日出比丙地日出     (早、晚)     (时间)

生:相同的经度虽然一般情况下日出是不同时刻的,但是不管怎样,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到达正午的时刻是一定相同的。所以乙、丙两地正午时刻相同。乙地白昼比丙地长56分钟,只能日出早28分钟,日落晚28分钟。因为相同纬度的昼长是相等的,所以,乙地与甲地昼长相同。甲地白昼比丙地长56分钟,故乙地白昼也比丙地长56分钟。因为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甲地经度在乙地的西边5°,所以,甲地日出比乙地晚20分钟。答案显然是甲地日出比丙地早8分钟。

师:这题图形和一开始研究的圖形实际上是有一定联系的,图四相当于图三的一部分,从部分经纬网要联想到全部经纬网的分布情况。通过这道题目的解答,我们要懂得变通。局部和整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局部要看到整体,也要能从整体看到局部。

通过这节复习课的教学,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主动参与,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智慧,发散自己的思维,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乐思方有思泉涌”的境界,激发勇于探索的动力。总之,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造。因此,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求异创新,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从“回答问题”转变到“由问题想到的”,而教师的教学也从“授之以鱼”转变成“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 王笃弘.谈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C].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2009:541-544.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自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