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践应用分析

2020-04-07 03:55晏荣
考试周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自主引导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保证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提高。初中阶段的化学对于学生来说在知识内容的掌握上要求并不算太难,主要是因为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进行化学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初中阶段的学习隶属于义务教育的阶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难度不高,但是此阶段中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培养出来的知识素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作用。为了培养初中生在化学这门课程中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引导—自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建立对化学体系的基本认识。

一、 实施“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师往往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初中生对待化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导致初中生在后续进行更加深入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时,没有办法灵活调动自己初中化学知识对更加深入的化学知识进行衔接。学校是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提供人才来源的重要渠道,按照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能够为中国建设提供主要动力的人才,不是那些在每次考试中都能考出优异成绩但是却没有办法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简称“高分低能”的学生,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动力是存在于那些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之中。

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会被当前的教育事业所抛弃,就是因为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的都是属于“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虽然能够在学校学习中游刃有余,但是其发展空间只能存在于分数的高低之间,学生并不具备完全的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此类学生仅仅是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记忆,凭借自己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记忆的知识内容在考试中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获得较高的分数成绩但是其本身并没有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高分低能”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中进行社会活动,不仅仅不会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而且会影响到中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动力枯竭的严重问题。

中国教育部门通过多年的摸索、研究,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行新课改不仅对学生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完善、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自主”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当前中国教育新形势下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手段,教育专家学者对过去中国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自主”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从而实现对教育事业的改革活动。“引导—自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作用,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引导—自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进而使学生提高对所学习到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进行深入化学习以及社会发展时更加顺利。

二、 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系统的化学学习,对学生后续关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奠定基础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着学生关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效率,也限制了“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推进,下面就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案例,避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进而实现“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深入化发展,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根据调查,在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还是属于空白层面,但是教师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功底,所以就造成了教师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往往下意识的使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总是保持自己的绝对主导地位,所以就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化学知识,而且由于教师对课程进度的完全掌握,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堂知识的理解消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本身对化学知識的理解以及转换,不管是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学生主动接受可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往往都会比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好上很多。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不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不仅会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本质上的提高,还会影响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对后续的化学教学工作埋下了恶劣的影响。

(二)初中生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教学已经属于中国国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学习过后学生就需要面临着严峻的升学挑战,所以初中阶段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课堂类型是比较多的,所以学校在对初中生的课程任务的安排上可以说是一个接一个,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青春躁动期,在面对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娱乐诱惑后,再面对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中就更会对学校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初中化学属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部分,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初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高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教师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普遍采用大量的理论教学,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即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但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时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高

通常情况下,一提到教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师这项工作是一个“铁饭碗”,说白了教师一职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次招教考试,就可以保证一个人后续的稳定生活,正是由于这样的实际情况的存在,所以当前初中教师在自己的工作有了稳定的保障后,就不太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诚然,初中教师在进行招教考试的过程中确实有着令人信服的教学能力,但是中国的教育事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若是教师一直不对自己的教学素养进行更新,那么就很难保证所教出来的学生质量。不仅如此,教师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践行者,若是自身的教学水平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提升,那么教师在对教育部门推行的教育改革进行实际贯彻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吃力,甚至会拖慢教育事业的改革脚步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水平,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拿“引导—自主”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来说,教育部门只负责将该种教学手段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却是由初中化学教师开展的,若是教师没有相对应的教学素养作为支撑,那么任凭教育部门推出再多的教学模式改革,最后实际达到的培养人才的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

三、 初中化学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正是由于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若放任这些问题不给予关注,那么这些问题就会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下面就从“引导—自主”这种教学模式的角度,对以上所提到的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研究,实现“引导—自主”该种教学模式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确定学生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若是想要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进行,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教”,还需要学生的“学”,只有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動,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生虽然在年龄上以及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上,不如初中化学教师的水平,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放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需要明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己“唱独角戏”,是没有办法保证学生对于自己所讲知识的接受效果的,而且这样一来教师虽然能够对课堂教学进度进行灵活的掌控,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友好的,而且这样的教学手段是没有办法使教师及时接收到学生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反馈。

(二)教师在实际的过程中对教学手段进行变换

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虽然没有办法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改变,但是教师却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引导—自主”这种教学手段就是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地位,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导地位,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态变化的一章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块冰的形成,再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最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冰块的形成过程中,都蕴含了哪些物态的变化;或者也可以举行化学知识竞答的比赛,教师在课前首先准备好相关的化学知识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抢答比赛,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空间的自主思考、学习的空间。

(三)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教师是“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最终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关乎着该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来的作用。教师一职虽然非常稳定,但是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不是教师放松对自己教学水平要求的借口,教师需要明白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需要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当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可以从教师主观方面进行改进,还可以从其他客观方面实现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比如:学校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定期抽调化学教师去相关机构进行参观学习等等手段,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一旦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了保证,那么教师在进行“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实践时也可以保证该教学模式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四、 结语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重在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后续的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杜毅.初中化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3(14):56.

[2]张俊东.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5).

作者简介:晏荣,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自主引导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