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04-07 17:50黎萌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大数据财务管理

黎萌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已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因素。目前电力行业大数据逐步深入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亟待匹配行业进步需求,本文将梳理发电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大数据  电力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新型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的更新迭代,大数据逐渐被应用到医疗、金融、能源等各个领域,企业通过搜集整合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战略制定、经营决策、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企业财务部门有积累各类数据的优势,如何在新环境下释放大数据的价值实现防范风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科学决策的管理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在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电力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垄断性行业,受信息技术革命冲击较小,财务管理理念相对保守,新环境下自我革新迫在眉睫。

一、发电企业大数据特征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发电企业位于电力行业的前端,其数据信息包括上游能源燃料,设备检修数据、电力调度数据、存货物资、固定资产等信息。其特点一是数据量大,数据获取准确及时,电力产出即时上网输出,相当于生产与销售端无缝连接,扣除厂用电及线损后的上网电量直接反映企业生产销售结果,为财务管理提供的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发电企业数据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热力发电企业采购数据能反应能源供应周期;清洁能源发电企业数据能反应自然环境变化与电力产出即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财务管理团队若立足于企业并敢于打破企业与企业集团的边界挖掘行业大数据与经济周期之间的规律性,有助于企业顺势而为迎合自然的、社会的规律制定财务战略规划,预算方案及控制风险。

二、发电企业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电力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发电设备设计年限平均三十年以上,从项目伊始融资压力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随生产经营、科学技术进步逐渐积累的冗余资产,低效或无效的资源增多,降低企业的资产经营效率。2018年规模以上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0.2%,五大发电集团更高于平均水平,财务费用成为发电企业沉重的负担。发电企业资金占用和利息负担的事实情况必然加大存货跌价和固定资产减值风险。

(二)业财融合度较低

业财融合一直是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大用户直供电、竞价上网等政策逐步压缩企业利润,发电企业业务环节、生产部门、职能部门间构建的价值链亟待精细化管理,以适应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财务管理部门获取市场信息相对滞后,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各自成信息孤岛,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管理,融资管理与基础的财务會计信息未打通,业财税融的大融合亦为空谈。

(三)财务管理共享程度低

电力企业财务部门有专业的财务核算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但与其他模块信息系统如MIS系统等未建立高效联系,财务会计只限于定期对历史结果进行整理描述,信息系统之间相对孤立;即使使用了ERP系统的企业,由于ERP是从物料需求计划出发扩展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管理集成系统,无法满足财务信息系统及时提取结构化数据,为业务分析决策服务的需求。

三、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大数据应用措施

(一)建立企业大数据架构及有效的财务分析模型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带动传统行业的变革,能解决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管理需要:首先发电企业要构建数字化的管理环境,为管理会计报告提供数据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采购、检修、运行、输电、财务、税务等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存储和分析,形成完整的信息数据池,使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有数据支撑。

前端数据库建立后,建立信息、财务、业务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根据发电企业价值链上各个业务节点,各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提取业务、生产、财务、税务和融资等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共性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使财务管理报告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

发电企业建立大数据构架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打通原有各自为政的信息系统,做到数据共享。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企业有必要重建基于产业链并融合各职能管理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一体化系统,以期提高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建立财务智能平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丰富的财务信息具有统一化、标准化的特质。财务专业人员可以通过RPA(RoboticProcess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等技术应用于发电企业的财务智能终端,在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税务管理等领域引入财务机器人,使财务人员从低附加值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效率促进转型。

对于集团化的发电企业,各个发电单位业务逻辑相同,应建立智慧化的财务共享中心:首先把整个集团的财务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库,以“建立大数据构架与财务分析模型”的思路构建集团化企业数据平台使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化财务共享中心(AI-F-SSC),利用“云大物云智”技术通过生物识别、智能语音、OCR、智能大数据行为分析、电子合同、区块链电子发票等技术优化各子公司的财务资源配置,具有同质性的财务业务如发电企业材料采购、检修费用、会计报销等由共享中心智能化机器人统一完成;集团内各发电企业没有显著标识,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财务数据由共享中心财务人员通过经验判断统一处理。集团内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基本税务处理在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作为独立法人的成员所需各类财务管理数据在集团财务信息平台获取供决策使用,这将极大节约财务人员人力成本,提高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效率。

(三)组建业财融合、智财融合的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

在构建企业大数据平台,财务管理智能化的构想和实践中,电力行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度越来越高。电力行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和会计核算要求都会被时代抛下,改革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电力企业应着力于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通晓业财税融,一方面谙熟信息科技知识。基础的财务工作由财务机器人、智能运算及少量人工操作完成。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选、育、培、留成为企业人才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应该卸下传统的包袱,与时俱进,积极变革,享受科技时代的红利。利用新兴的生产工具,培育利用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建立适合行业的大数据平台和财务决策模型,企业集团则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等方式智能化处理财务数据,释放企业资产效率、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江秀臣,盛戈皞.电力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和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844(4):1041-1050.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大数据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