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20-04-10 11:03宋美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宋美香

[摘要]《军神》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通过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圈画批注、朗读感悟、想象补充等,使学生体悟文章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刘伯承将军的钢铁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06-02

【教学思考】

《军神》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本篇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因此感受人物品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并引入影视资料,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了解军神、感悟军神、致敬军神。本文宜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先学,会读本课7个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审视”“勉强一笑”“一声不吭”等词语,并理解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会正确书写“沃”“匪”等字。

2.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懂描写人物对话、动作和神态的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观看影视、做批注的方法,理解描写“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受人物

(一)揭示课题

1.板书“神”。“神”是什么?

预设:法力无边、长生不老、腾云驾雾、本领高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2.板书“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一位特别的神。

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军神”。

(二)感受人物

1.课文中的“军神”,叫什么名字?(板书:刘伯承)

2.谁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板书:沃克医生)

(1)出示田字格词卡,指名读“沃”。

(2)字形指导要点:右边是“夭”,不是“天”。

3.刘伯承将军是一位凡人,没有神话传说里的通天本领,沃克医生为什么会称他为“军神”呢?

【设计意图 抓住题眼“神”,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课题质疑,意在抓住“神”字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为学习下文埋下伏笔。】

二、链接先学,以学定教

(一)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将军的句子。

(二)反馈先学,读准生字词

出示:“1.土匪、绷带、一声不吭、由衷、堪称。2.晕(yun)过去。”要求学生读一读,要求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读通难读的语段

1.再次朗读课文,把难读的语段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自己认为难读的语段,随机理解。(根据课前先学预设)

语段一:沃克医生站起身……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聚焦“审视”一词,让学生说说“审视”的近义词,并联系“愣住、冷冷”理解“审视”一词的含义。

语段二: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抓住“有些颤抖”进行朗读,初步感受沃克医生此时的心情与状态。

语段三: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围绕“勉强一笑”进行朗读,初步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表现与意志。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课前先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这是基于学生认知的起点,以学定教的体现。词语教学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品读课文,顺学而导

(一)感悟军人特质——从容镇定

1.读了几遍课文,你觉得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坚强、勇敢、从容镇定……

2.快速默读前11自然段,体悟军人特质。

(1)关注三个身份——刘大川、邮局职员、军人。

(2)突出一个身份——军人。

设疑:沃克医生怎么一眼看出刘伯承是个军人?

围绕“一针见血”“从容镇定”体悟军人的特质。

(3)师生讨论刘伯承将军隐瞒身份的原因。教师出示资料。

3.分角色朗读前11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小结语言特点:“这是一个军医和一个军人之间的对话,他們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二)感悟军神特质——意志如钢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刘伯承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军人。沃克医生后来为什么又称赞他为‘军神呢?”(板书:军神)

1.预设:拒绝麻醉。

(1)指名读12~15段,了解刘伯承将军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情形与原因。

(2)补充资料:“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右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一”

(3)刘伯承将军为什么不用麻醉剂呢?(板书:拒绝麻醉)

根据讨论出示:“病人平静地回答:‘……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4)角色朗读,体会内心。

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他除了不打麻药和一般军人不同,还有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他却做到了呢?”

2.预设:一声不吭、一刀不漏。

边读边思边议:“‘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刘伯承将军一声不吭,是不会叫出声音来还是叫不出声音来?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从‘一直在数你的刀数和‘七十二刀你体会到什么?”

3.预设:忍受剧痛。

俗话说,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眼睛里有任何东西,都会痛得流出眼泪来。刘伯承将军痛吗?课文中有“痛”字吗?哪些地方没有出现“痛”字,却让人感觉到非常痛?

(1)“汗如雨下”——引导学生感受“热得汗如雨下”和“痛得汗如雨下”的截然不同。

(2)“抓破床单”——联系生活,體悟疼痛的强度,感受军神的意志。

4.预设: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通过朗读、批注、理解,感受人物的意志品质和内心世界。

5.观看视频,深入体悟。

(1)凸显画面——紧紧抓住床单,手背青筋暴起,额头汗如雨下,床单被抓破。

(2)聚焦声音——刀割肉的声音,抓床单的声音。

(3)体验内心——紧张、害怕、担心。

(4)朗读升华——致敬军神。

(三)情感升华,赞叹军人如神

1.看着板书,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

2.指导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引读生情:刘伯承将军这么大的疼痛他都能忍受,这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所以沃克医生说——(学生齐读句子)

(2)讨论悟情: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一块钢板?(板书:意志如钢)

(3)感叹激情: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

(4)朗读抒情:带着敬佩赞美的语气再读。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学中,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交流、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入、理解更深刻。】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一)阅读《丰碑》,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教材的“阅读链接”,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2.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揣摩老战士当时的心里想法,在旁边做批注。

(二)《军神》和《丰碑》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完成下面表格。

1.小组交流表格,反馈。

2.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他内心是如何变化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教学的最后,根据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