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联合DWI检查对腮腺肿瘤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

2020-04-13 09:36王芳芳杨春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扫描时间腮腺预测值

王芳芳,杨春华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磁共振室,河南 新乡 453003)

腮腺肿瘤患病人数是头颈部肿瘤的3.0%~10.0%,临床实践发现,>70%腮腺肿瘤为良性肿瘤,然而若良性腮腺肿瘤细胞包膜不全,或生长活性增高,其影像表现与恶性肿瘤存在相似之处,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现象,严重干扰临床选择治疗方案[1]。因此探索一种准确性高的检测方式,对鉴别诊断腮腺肿瘤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楚呈现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直观反映微观运动与组织结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RI与DWI联合诊断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41~65岁,平均(58.42±2.57)岁。本研究经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操作方法(1)MRI检查:应用联影3.0 T磁共振扫描仪(uMR 770,UNITED IMAGING;上海),行仰卧位,对T2及T1加权像压脂序列行横轴位扫描,扫描参数:T1WI: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2 000 ms·9-1s-1,反转时间(TI)=899 s,层厚=3 mm,层距=0.5 mm,矩阵=256×256,视野=230 mm×230 mm,扫描时间172 s;T2WI:TR/TE=2 000 ms·9-1s-1,层厚=3 mm,层距=0.5 mm,视野=256 mm×256 mm,扫描时间176 s。增强扫描:应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于肘部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快速推注0.1 mmol·kg-1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d-DTPA)+20 mL氯化钠溶液(9 g·L-1),时间为10 s,并应用压脂3DFSPGR屏气对序列进行检测:TR/TE=630 ms·9-1s-1,矩阵=256×256,视野=230 mm×230 mm,行重复且无间断扫描,每次持续35 s,采集时相总计32个,采集图像每时相20幅,采集时间每时相9 s,总扫描时间288 s;对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行增强扫描。(2)DWI检查:以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的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TR/TE=3 900 ms·84-1s-1,矩阵=160×160,视野=240 mm×240 mm,层厚=6 mm,层距=0.5 mm,以0、500、1 000 s·mm-2处理扩散敏感系数。图像处理应用uWS-MR后处理工作站,划分感兴趣区(ROI),注意坏死囊、钙化、液化与出血区域,面积控制在2.0~3.5 mm2范围内,反复测量3次后取ADC平均值。根据下颌后静脉移位或面神经为界确定病变部位,最后评估并记录病变大小、位置、信号强度、颈部淋巴结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1)统计手术病理结果。(2)对比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108例腮腺肿瘤患者,68例良性肿瘤,占62.96%,其中44例腺淋巴瘤(40.74%)、17例多形性腺瘤(15.74%)、7例其他(6.48%);40例恶性肿瘤,占37.04%。

2.2 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结果MRI联合DWI检出39例恶性,64例良性;DWI检出29例恶性,59例良性;MRI检出32例恶性,61例良性。见表1。

表1 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结果(n)

2.3 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效能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联合DWI诊断阴性预测值(98.46%)、准确性(95.37%)、灵敏度(97.50%)高于DWI(84.29%、81.48%、72.50%)、MRI(88.41%、86.11%、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效能(%)

3 讨论

腮腺作为人体口腔最大唾液腺,其解剖复杂程度仅次于女性生殖系统,且随环境恶化与饮食习惯改变,腮腺肿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另外,由于腮腺肿瘤早期肿块通常伴有无痛性且生长缓慢,症状不具特异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生恶变,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因此早期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尤为关键。

近年来,随医疗技术器械的改革与更新,MRI因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不受牙齿、骨等部位限制等优势,被普及应用于腮腺肿瘤检查中,可直接显现腮腺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解剖关系,同时其还可清晰体现翼外肌、咬肌及颌骨等侵犯组织。但相关研究指出,腮腺炎性反应极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软组织肿块边界模糊,在鉴别腮腺肿瘤性质方面存在局限性,且其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仅为80.65%、86.67%[4-5]。DWI作为一种新型MRI技术,利用水分子扩散运动特性原理,通过获取不同信号强度图像,达到区分肿瘤组织不同性质的目的,同时其病理组织细胞化程度与水分子扩散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利于评估病情程度[6]。但仅单纯应用DWI检测腮腺肿瘤良恶性,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其易受图像重叠影像,增加漏诊率或误诊率。MRI联合DWI可有效克服MRI、DWI单一检查的不足,发挥互补作用,提供更加清晰、丰富影像学信息,进一步提高腮腺肿瘤性质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选择适合治疗手段。本研究数据表明,MRI联合DWI诊断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灵敏度高于DWI、MRI,可见MRI与DWI联合应用于腮腺肿瘤患者,可提高良、恶性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RI、DWI与MRI联合DWI诊断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对比无差异,可见MRI与DWI联合对诊断特异性无影响。

综上可知,MRI与DWI联合应用于腮腺肿瘤患者,可提高良、恶性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腮腺预测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延迟时间及扫描时间对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直接造影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