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方为好书法

2020-04-17 09:00张永谊
杭州 2020年2期
关键词:法度研习功利

张永谊

人生亦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耕耘,只有辛勤踏实的劳作,才有丰硕的收获。

日前参观一个大型书法展,遇到两个参观者吵架。甲说,书法首先要让人看得懂,你写的是什么字,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连字都不让人们认识,算什么书法?乙则不认可他的说法,认为书法是艺术不是写字,不一定让人人都能看得懂。两人先是争辩,进而争执,最后吵起来了。

书法写得好不好,这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今天真成了“问题”。书法本是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艺术,有其自身完善的表达规则和审美法则,讲笔法、讲结构、讲章法。随着硬笔书法的流行,似乎会用、敢用“毛笔”写字的人都是“书法家”,受功利驱使,求偏、求奇、求丑、求怪。各种各样的比赛展览,更是让一些急于成名成家的人,用模式化、套路化、形式化、工匠化的“创作”,迎合评选,吸引眼球,大肆炫技。坦诚地讲,缺乏文化内涵的自我矮化,已经危害到书法艺术的传承。

书写漢字最初就是记录事实,没有炫耀技法的功能。汉代书写才有了功利之用,汉代选拔官吏一是推荐,二是考试,书写的好坏影响了考试名次,书法便成为全社会争相研习的一门技术,成为内外功夫必须兼具的一门艺术创作。书写不仅具有外在的优美,更要讲求“字外功夫”,即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书法便自觉承载了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真正的好书法,首先需要法度完善。就是不管你写什么字体,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要求,毛笔自从入纸的那一刻,笔锋所向、力量所用、结体收笔都有法则法度。其次,则是超越法度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有境界、有气象,不功利、不做作。从古到今,书法就是文人学者的“衍生品”,是文人学者的“无心插柳”,无学问之人是无法享受“书法家”称誉的。唯有以敬畏之态度、严谨之作风、恒韧之精神研习传统文化、研习书法表达,方可具备书法艺术创作的能力与源泉,这或许就是人们格外敬重那些深蕴文化内涵的文人书法的缘由吧。

再回到开篇提到的争辩,书法自然不能以某个人认不认得为标准,但“书法家”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写字则不是过分的要求。人生亦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耕耘,只有辛勤踏实的劳作,才有丰硕的收获。

猜你喜欢
法度研习功利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畏法度与能自律
多元性解读文本要有“法度”
一花引来百花开姹紫嫣红放异彩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