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镇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

2020-04-27 08:57任绍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死率血气体征

任绍新

(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慢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则是因感染和呼吸道过敏等原因,加重了咯痰、咳嗽、呼吸困难度,并导致体温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AECOPD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致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异常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缓解其病情,但若不接受给予抢救可导致患者死亡[2]。因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影响,大多患者都需要辅助呼吸,所以出现了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属有创操作,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概率[3]。随着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性能和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无创正压通气(NIPPV)被广泛用于临床,为确保其顺利运用,我科对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了轻度镇静,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 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NIPPV治疗,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5~84岁,平均(62.14±5.24)岁;病程3.3~26.1年,平均(16.2±3.2)年;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轻度镇静治疗,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5~85岁,平均(62.18±5.25)岁;病程3.2~25.4年,平均(15.3±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AECOPD呼吸衰竭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者;④无呼吸、心跳骤停者。排除标准:①近期有胃肠道、上呼吸道、面部手术者;②胃肠道出血;③误吸风险很高或存在误吸病史;④深昏迷者;⑤急、慢性气道梗阻者;⑥需即刻气管插管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常规解痉、祛痰、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再接受NIPPV治疗:选择斯百瑞ST-30H型呼吸机,S/T模式,吸气压(IPAP)5~15 cm H2O,呼气压(EPAP)0~5 cm H2O,备用呼吸频率10~18次/min,氧浓度28%~40%,2h/次,3~5次/d。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NIPPV期间允许临时脱机进食、饮水、后鼻道吸痰、咳痰,同脱机前重新上机通气。气管插管标准:①胃内容物误吸;②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收缩压(SBP)<80 mm Hg;③PaCO2>10 mm Hg,并持续恶化;④NIPPV最高条件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或血氧饱和度(SpO2)<60 mm Hg;⑤浅昏迷转为深昏迷;⑥呼吸、心跳骤停。NPPV脱机标准:①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0.35;②EPAP=3 cm H2O;③IPAP=8 cm H2O;④SpO2>95%;⑤无呼吸困难,呼吸频率(R)>24次/min。若患者NPPV治疗失败且满足气管插管标准,则转为机械通气,观察组再接受轻度镇静治疗: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1 mL:5 mg),0.03~0.30 mg/kg,维持剂量0.04~0.20 mg(kg·h),根据镇静目标调整用药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PaCO2、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舒张压(DBP)、SBP、R、pH、心率(HR)]以及病死率[4]。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均数±标准差)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42±2.14)d、(14.24±4.25)d,明显短于对照组(12.24±2.47)d、(17.54±4.17)d,有统计学差异(t=9.8937、3.7179)。气管插管率24.44%(11/45)明显低于对照组73.33%(33/45)(χ2=17.8284,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DBP、SBP、R、pH、HR分别为(42.51±2.14)mm Hg、(86.21±5.44)mm Hg、(96.32±6.52)%、(82.14±6.17)mm Hg、(128.42±9.36)mm Hg、(18.71±1.62)次/min、(7.40±0.04)、(112.32±8.36)次/min。对照组分别为(55.24±2.41)mm Hg、(72.51±5.36)mm Hg、(85.24±6.47)%、(84.74±6.32)mm Hg、(131.74±9.12)mm Hg、(23.25±1.72)次/min、(7.32±0.04)、(120.54±8.47)次/min。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DBP、SBP、R、pH、HR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t=26.4957、12.0339、5.9009、1.9747、1.7042、12.8895、2.156、4.6334,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病死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4例(8.89%)、7例(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24.44%)、16例(35.56%),均有统计学差异(χ2=8.7056、10.5115,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病死率对比[n(%)]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若短期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则可发展为AECOPD,各种临床症状明显加重,因目前尚没有方法可以阻止气道阻塞的进展,所以主要以改善肺功能为主进行治疗[5]。AECOPD患者因呼吸肌疲劳、感染、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肺过度充气、起到阻力增加等原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呼吸衰竭,且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纠正患者呼吸衰竭极为重要[6]。NIPPV是通过正压克服肺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让患者在呼气时保持较低的呼气压力,吸气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吸气压力,达到克服气道阻力和轻松吸气的目的[7],同时NIPPV还能让患者轻松呼气,以对抗PEEPi,增加功能残气量,避免肺萎缩,促进气体和氧合交换,从而降低PaCO2,提高PaO2。

虽然大量研究报道了NIPPV的无创、低院内感染率、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但有学者研究显示,有66%的NIPPV适应证患者并没有接受NIPPV治疗,其中80%均是因躁动而转为有创通气或因躁动而未给予NIPPV治疗[8]。我科为了确保NIPPV顺利进行,对AECOPD伴有躁动的患者给予了轻度镇静,并给予严密监测,若效果不佳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9]。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DBP、SBP、R、pH、HR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轻度镇静联合NIPPV可进一步改善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分析是轻度镇静后,消除了人机对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并避免了不必要的氧耗,从而确保NIPPV可发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改善心功能、改善缺氧等的作用,保留甚至增强患者咳嗽能力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有效避免气管插管,让患者能正常的进食、交流,不让其家属担心,更易接受[10]。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轻度镇静联合NIPPV能避免气管插管,缩短时间、住院时间,分析是联合轻度镇静后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且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患者功能恢复更快,因此住ICU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1、3个月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轻度镇静能提高NIPPV应用成功率,促进预后改善,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轻度镇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死率血气体征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黑珍珠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