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与临床研究

2020-04-27 08:57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王 丹 荣 阳 荣根满

(1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常见卒中后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以及主动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1]。脑卒中患者多数合并肢体瘫痪,而卒中后抑郁患者由于不能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因此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为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对5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5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96例,女164例;年龄45~80岁,平均(66.8±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48h的急性期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560例患者中确诊为卒中后抑郁者124例(22.1%),无卒中后抑郁者436例。将64例接受早期干预治疗的卒中后抑郁者为观察组,60例未接受早期干预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对SDS≥30分者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总分小于8分为无抑郁,超过8分者确定为抑郁。将64例接受早期干预治疗的卒中后抑郁者为观察组,60例未接受早期干预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溶栓、脑保护剂、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降低颅内压、预防再出血等治疗。观察组在脑卒中2周内进行心理治疗、Bobath法康复训练以及抗抑郁药物治疗。

1.3 评估指标:对可能引起脑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卒中次数、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病变部位、偏瘫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①FMA运动功能评定:正常为100分,96~99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2]。②改良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总分>60分为良;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40分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对可能引起脑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病变部位、偏瘫严重程度与患者脑卒中后抑郁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及卒中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活动功能比较:入院时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及6个月进行评估,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1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n(%)]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本组为22.1%。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卒中后无抑郁患者,其与病死率间的联系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4]。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脑卒中后局部脑组织低灌注、生活事件的应激反应、病变的部位及大小、去甲肾上腺素和5-色胺递质低下所致[5]。急性脑卒中时脑损害由于破坏了去甲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轻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减少从而导致抑郁[6]。

本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病变部位、偏瘫严重程度与患者脑卒中后抑郁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及卒中次数无明显相关性。患者文化程度越高,思想负担越重,而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使患者充分享受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有助于患者走出抑郁状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并鼓励家属及亲友常来探视。目前认为左半球卒中比右半球和脑干卒中更易发生卒中后抑郁,与抑郁发生有关的病灶部位有:额叶、左基底节及颞叶,病灶近额极者发生率高[7]。患者偏瘫严重程度越高,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重度抑郁可以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功能缺损和随之带来的社会、家庭影响则在原有的病理基础上,加快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抑郁也可以直接加重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8]。

表2、3结果提示,经过早期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早期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应用抗抑郁药物5-HT再摄取抑制剂可增加神经末梢5-HT含量,改善抑郁状态;多虑平可增加患者兴奋性,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可通过抑制过强的肌肉收缩和错误运动模式,使肢体运动功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恢复,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恢复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9-10]。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病变部位、偏瘫严重程度是脑卒中患者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显著优于未干预者,临床治疗中应给予早期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