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的病临床观察

2020-04-27 08:57刘志远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有效率胰岛素常规

刘志远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200)

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之一[1]。临床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视力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此病需要长期用药物来控制血糖,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血糖指标长期过高,可能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或丧失。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18年1月至2019年8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87±2.23)岁;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7.05±2.23)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采用阿卡波糖(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64)药物治疗,50~100 mg/次,3次/d,若血糖没有降标准范围,采取常规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采用胰岛素(生产厂家: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1)经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起初使用量为0.4~0.6 U/(kg·d),严密监测血糖指标,依据指标变化随时调配胰岛素基础量和餐前追加量,血糖指标达到正常范围后,换阿卡波糖药物降低血糖。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同时指导合理膳食和运动。

1.3 观察指标[2]。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血糖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血糖指标恢复良好;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好转,各项血糖指标没有变化,病情甚至加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测(),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8/62.07%,有效6/20.69%,无效5/17.24%,总有效率24/82.76%;观察组患者显效23/79.31%,有效4/13.79%,无效2/6.89%,总有效率27/93.1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糖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项血糖指标对比()

表1 各项血糖指标对比()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减少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不能够保证人体对胰岛素的基本需求,二者相互作用促使病情迅速发展,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3]。在2型糖尿病初期,就出现胰岛素抵抗并跟随整个病程。因此,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为重要。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降糖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期追加常规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素生理性分泌节律曲线难以模拟,容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不是很好。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经皮下连续输注胰岛素又称胰岛素泵,是胰岛素治疗中较为满意的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微型电子计算机,可对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餐时的脉冲式释放有效的模拟后,调整程序抑制胰岛素输注量,对全天血糖进行抑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直到血糖值降到正常范围,对于血糖的控制起到良好有效的作用[4]。

本次观察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和血糖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更好,临床总有效率和血糖指标明显改善,进一步说明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临床应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有效率胰岛素常规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很有效率
别受限于常规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