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策略

2020-04-27 08:35彭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彭健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教学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融合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能够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不仅仅是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完善,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的有效实施。同时,在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大的受益者。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能够激发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题性意识,还是促使学生形成乐于思考和探究等优秀品质的前提和基础。由此看出,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提问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对问题进行有效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多设计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进行适当指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渐渐产生一种疑惑,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也会与作者之间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获得学习乐趣,养成提问意识。

例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真的数不清吗?你们有没有数过?”促使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当中,活躍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仅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考,比如“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身上都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问题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更深的层次当中,使学生能够在想象、认知以及联想当中产生更多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营造轻松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问题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在学习当中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进行认真地思考和探究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课堂教学的秩序,所以表现得都比较严肃,要求学生不要随便的说话,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比较难亲近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即使有疑问和问题都不敢随便地向教师提问,想要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同样地也害怕老师批评,这样就会渐渐地约束学生提问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就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关爱、尊重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跟我一起去看葡萄沟的旅游”活动。随着课文的深入,让学生渐渐地深入阅读,并且逐渐产生一些疑问:“这些字都怎么读啊?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葡萄沟都有哪些水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多留一些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认真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回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葡萄沟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运用赞美的语言去鼓励和表扬学生,比如“你真棒!”“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聪明孩子!”……促使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问兴趣,逐渐形成一种提问意识。

三、拓展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提问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出一些具有较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搭梯子”,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交还给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为了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发展,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当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有一天你和小伙伴一起去郊外踏春,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在准备回家的时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应该怎么办?”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去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然后产生一些疑问,比如“如何能够找到北极星?”“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强化提问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启发学生去观察和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让学生对于未知都能够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能够形成一种提问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应该加强对其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在“想问”“多问”“敢问”的前提下,还应该做到“问得好”,并且能够逐渐提出一些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这是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教学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不仅仅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0):50-52.

[2]胡媛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152.

[3]冯小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J].甘肃教育,2017(04):9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