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危机干预及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探究

2020-05-09 01:30蒋真好张红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机个体心理健康

郭 怡,蒋真好,张红梅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武汉 430205;2.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 201620)

近年来,众多研究指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复杂与严重。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其他用人单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员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鼓励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或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在政府、社会、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本文将梳理关于心理危机产生及干预的前沿理论,探索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典型因素,并结合笔者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长期实际经验,探索完善符合国内大学生特点的心理服务体系构建。

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界定及后果

心理危机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G.Caplan于1954年首次提出,他将心理危机界定为“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心理危机进行定义,但Kanel认为,无论采用何种定义,心理危机都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即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发生时当事人感知到的主观痛苦;当事人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功能水平比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2]。

个体与环境之间一般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是当个体遭遇生活逆境时,往往会产生紧张、悲观、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这样一种平衡状态的打破,可能会引发三种典型后果:(1)个体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外界帮助,问题得以解决,心理逐渐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平衡状态,甚至通过危机的历练,使得心理素质的总体水平超过之前。(2)个体看似度过了危机,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将不良情绪压抑到潜意识中,一旦再次遇到危机事件,不良后果依然会显现。(3)最为糟糕的是第三种后果,心理危机未能得到有效应对和及时干预,使得个体沉溺于消极应付方式中,变得孤独、焦虑、抑郁,甚至最终演变成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近年颇受关注的“自杀人际关系理论”解释了从心理危机、自杀意愿到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强调,以孤独感和交互关注感缺失为特征的归属感受挫,以及错误自我知觉的累赘感具有易变性,而这种易变性导致的绝望感则会导致自杀意愿[3]。

(二)心理危机干预常见理论模式

心理危机干预,即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4]。与普通心理咨询和治疗相比,心理危机干预突显的是及时性、迅速性和有效性,不涉及来访者的人格矫治。常见的危机干预理论模式主要有四种:(1)哀伤辅导模式,通过引导个体发泄不良情绪和哀痛,促使个体接受现实,调整生活。(2)平衡模式,通过学习新的应对机制,使个体的心理失衡状态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平衡状态。(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强调危机干预需要涉及到个体以外的环境,帮助个体选择有效应对危机的态度行为,以及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最终提升生活的控制感。(4)认知模式,改变当事人对危机事件分析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从而在认知上实现对危机的控制。事实上,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可以选取相应的干预模式,危机初期重在个体情绪恢复,后期则更多偏向学习适应困境的方法。

自2000年以来,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发展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常规的危机干预理念,目前对大学生危机的理解比较局限,主要关注突发失控的,造成个人与校园混乱的事件,如严重疾病、自杀与自伤等,由此设置的干预策略也多为常规的三级预防策略。但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共性且集中的群体,应结合已有理论,针对性地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典型因素,侧重心理危机的日常预防,以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典型因素

随着社会变革与人才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不仅要经历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等个人压力,还需面对竞争、经济等外部冲击。交互的压力很可能导致心理状况崩坏,惯用应对机制失灵,个体遭受身心痛苦或功能缺损,产生心理危机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分为发展性、境遇性和存在性三种危机[5]。

(一)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指大学生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异常反应。如课业、情感与心理困扰等压力源,虽被认为较为常见,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心理机能的崩解与因应失灵。依据大学生发展规律对此类危机做梳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入学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意味着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全新的高校生活及对未来的思考探索可以让人成长,但也可能催生出严重的迷茫、焦虑。(2)学业压力。当代学生大多自小在父母的高期望值中长大,似乎已经内化了去超越、去争优秀的需求。部分大学生为了取得近乎完美的成绩而倍感压力,将自身价值建立在学习成绩之上,一旦学习排名落后,便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无法自拔。(3)人际交往。宿舍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一直是大学咨询中最常见的话题之一。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远离亲人和乡情归属感缺失,以及不成熟的应对感情挫折等产生的人际困难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导火索。(4)就业困境。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个人期望与单位、岗位及报酬不一致,社会经验不足产生的认知失调,使得大学生对未来感到无助,对就业环境失去准确判断。再加上同龄人的比较、父母的殷切期望,易刺激大学生的自尊心。

(二)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是指大学生因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与焦虑,如个人理想、人生价值、自身责任、发展与独立等。具体包括:(1)人格特质。危机人格理论认为,心理危机的发生除了客观环境作用外,还涉及到面临危机时个体人格特征方面的因素。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表现为低自尊、易焦虑、完美主义、自我中心、依赖性强等。(2)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当大学生面对重大突发性压力时,可能更愿意采取退避、幻想的应对方式;面对社会与人际关系压力时,可能更愿意采取合理化、自责的应对方式[6]。(3)情绪困境。与自伤有关的精神疾病是:忧郁(特别是重郁)、焦虑等,且数据显示,自伤学生中只有26%在一年间曾受过心理或药物治疗[7],自杀与自伤行为需要正确诊断与多元的心理照顾,如持续追踪与监控、药物与心理治疗等。(4)社会支持。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家庭关系氛围对心理健康起到预测作用[8];反之,朋友较少、不合群、家庭成员死亡、家庭不完整和家庭冲突等则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三)情境性危机

情境性危机是指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突发的事件引发的危机,如车祸事故、自然灾害、亲友亡故或重病、个人患疾重病、他人侵犯等。突发事件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一旦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紧张刺激的范围,便可能会使人陷入心理危机,而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引发个体心理哀竭、疾病甚至死亡。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和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如自杀、自伤、伤人,是受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综合影响的结果[9]。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同的危机情境作用下,有的人无所适从,而有的人镇定自若,不需进行危机干预。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具有普遍性。理解大学生内心所挣扎的典型问题,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外典型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方能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三、预防为先、匹配发展的危机干预及心理服务体系构建

结合以上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应树立“预防为先、教育为本、匹配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以此构建大学生心理服务体系,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调整建议。具体如图1。

(一)加强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观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心育”与“德育”的协调发展,塑造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心理教育的重要维度包括:(1)普及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引导充分的自我探索,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完善,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我、悦纳自我。(3)传授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和适应技巧,包括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挖掘自身潜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开展压力应对教育、生涯规划教育,面对常见的适应不良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技巧。(4)生死教育,基于中国文化,帮助大学生提升对生命价值的关切[10],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努力呈现个人生命的意义,懂得感恩和爱。

图1 大学生危机干预及心理服务体系构建

(二)强化合理应对心理危机方式的指导

危机通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更具针对性,但不少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不足。因此,需将心理危机应对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使大学生明确正常人在外来强烈和持久的刺激下也会陷入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可识别,也是可预防和治疗的。多样化的危机应对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问题的解决[11],应强化“三助”,即自助、求助、助人的教育。学会自助是在遭遇心理危机后,能够具备一定的应对危机的方法;学会求助是了解向专业心理机构求助的途径,当自身无法抵抗危机时,能够主动向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学会助人即善于识别身边人的危机状态,并及时诉诸于老师和专业机构,请专业人员予以准确的评定并给予专业干预,避免个人错误干预延误时机。心理危机教育可运用讲授、讨论、模拟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选择应对方式知识手册、心理沙龙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

(三)加大心理危机源的关注和积极控制

针对可控危机源,高校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危机源的数量和强度,根据不同危机源在不同年级、专业、原生家庭情况等的差异,从源头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防御;对不可控危机源,高校应高度关注处于应激事件中的学生,动员一切力量及时进行帮助和支持。相较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精神疾病、酒精滥用与既往自杀史等为自杀首要危险因子,在强调集体和社会关系的中国,更需要注意如家人冲突、经济压力等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12]。因此,针对大学里重大的关键性生活事件,如处于重要考试、毕业答辩、就业考研等做提前预案;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危机源、分析心理危机源,训练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危机源,而不是主观夸大或否认危机源所带来的后果,将危机事件的发生看作是个体成长的机会。

(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高校需主动建立能给予大学生物质和精神帮助的支持系统,包括心理救助制度、贫困生支持制度、导师负责制度、个体帮扶制度等体制机制;以及全面立体的管理系统,包括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负责的心理咨询的组织和联络,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的班级和宿舍建设,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和服务;以及由班级心理委员与学生干部参与的学生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观察等。另一方面是促进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与之有接触的支持者以及与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学校可向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和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同伴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组成具有互助性质的学生组织,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联系,完善大学生可获得帮助的支持性资源。

(五)结合实际调整危机预警和干预流程

大学生危机干预流程主要围绕着心理危机预警、应急处理等展开。首先,通过心理健康、人格测验的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预警库,对有潜在危机的大学生进行日常心理动态追踪,并将处于重大心理危机时期的学生纳入预警范围。其次,判断预警对象心理危机严重程度、可能后果。若个体的危险程度低且无生命安危,安抚情绪后依循个别咨询流程处理;若危险程度高,个体陷入不寻常的苦恼或混乱、或可能引发后续危险事件,则需启动危机干预。再次,在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上,可依据实际工作采取七步骤危机介入模式[13],即包括评估心理与致死性、安抚并建立关系、确认主要事件问题、引导其抒发情绪、评估此前的应对方式、讨论后续行动计划、建立追踪反馈。近年来,心理急救方法逐渐受到重视,该方法与前者有一定相似,但更为考虑个体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发展,并注重社会文化的差异,强调依据受创者需要进行弹性、非侵入性的谈话,降低创伤后即刻的痛苦,帮助个人恢复自我效能与复原力[14]。

(六)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学校应大力加强有关自杀、心理疾病的辨识与危机介入的实务训练,通过危机介入理论与实务技巧介绍,定期讨论紧急个案进度与困境,聘请资深心理专家担任督导等形式,强化严重危机个案的诊断与衡鉴、个案记录与个案管理,促进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明确[15]:(1)“危机个案”定义、危机干预程序以及危机解除结案条件。(2)“危机个案处理临床日志”具有重要意义,利于个案的管理与危机介入机制的反思与讨论。(3)若是个案情绪、行为混乱无法安抚,则通知校园安全人员协同处理;若需要紧急医疗,则需送医处理为主,并通知相关教师协助留观。(4)危机介入成效并非以“危机解除”作为依据,需采用其他客观心理评量工具进一步判断个案是否渡过危机。(5)心理危机干预的后期管理也是重要部分,需跟踪个案和其他受影响的学生,避免事件的扩大。此外,班主任、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亦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也应参与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猜你喜欢
危机个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危机”中的自信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