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新论

2020-05-09 09:59覃正爱郭江勇
江汉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恩格斯马克思

覃正爱 郭江勇

摘要: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于是哲学界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独创理论。但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不难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建立、完善与系统表述都有恩格斯的身影。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不能湮灭,其实严格地说,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甚至高于马克思的贡献,是唯物史观名副其实的“第一提琴手”,而不是“第二提琴手”。

关键词:恩格斯;唯物史观;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2-0017-07

受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影响,唯物史观向来被学界认为只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成果。然而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不难发现,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丝毫不逊于马克思,甚至恩格斯的贡献要高于马克思这个“第一提琴手”。可以这样说,没有恩格斯的贡献,就没有唯物史观的诞生,更没有唯物史观的完善与成熟。

一、恩格斯是唯物史观原理的独立发现者

众所周知,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其实在此之前,恩格斯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率先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独立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

(一)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早于马克思

第一,恩格斯向唯物主义的轉变早于马克思。1844年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和卢格共同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从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制度的视角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私有制视为当然的前提,而不研究它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由此得出的资本主义永恒不变的结论是不合理的。相反,资本主义的非人道性质及其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必然导致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革命。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中,恩格斯以社会经济为切入点,深入人的活动层面,批判了卡莱尔把人类史归结为天国史的观点,指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历史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杰作,人民群众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这些观点不难看出,恩格斯此时已转向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时间上看,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比马克思更早。

第二,恩格斯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早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书中的许多思想恩格斯早已单独阐述过。恩格斯在1843年发表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阐述了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的必然性。1847年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订理论和纲领的过程中,主持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独立完成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等,尤其是在写作《共产主义原理》中,首次深入探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问题,并对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作了初步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正是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等文献的基本思想写成的。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研究重点的转变产生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转变的?马克思1843年写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上探讨政治问题,未能把经济问题摆在研究的首位。看到恩格斯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后,马克思予以高度评价,称赞《大纲》为“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①,1859年又称它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②,1880年更加指出“《大纲》中已经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③。严格地说,正是《大纲》促使马克思下决心对经济学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从而为日后写作《资本论》提供了直接的前提。正如列宁所说:“同恩格斯的交往显然促使马克思下决心去研究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的著作使这门科学发生了真正的革命。”④

(三)恩格斯在马克思之前发表了唯物史观的独立见解

关于唯物史观,恩格斯在1888年回忆说:“我们两人早在1845年前的几年中就已经逐渐接近了这个思想。当时我个人独自在这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我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是到1845年春我在布鲁塞尔再次见到马克思时,他已经把这个思想考虑成熟,并且用几乎像我在上面所用的那样明晰的语句向我说明了。”⑤ 那么,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原理呢?1842年,恩格斯秉承父亲的意愿到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最为发达的曼彻斯特城经营纺织厂。当他看到工人群众极端困苦的生活状况和恶劣的生活环境时,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并开始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搜集到关于英国工人生活条件、政治态度和斗争情况的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恩格斯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重要结论,从而掲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工人阶级的贫困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因此,工人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等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些唯物史观的思想是在马克思之前独立发表的,后来融入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之中。

二、恩格斯是唯物史观理论的联合表述者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后,便开始了亲密的理论合作,先后合作撰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着手建构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共产党宣言》既是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也是唯物史观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标志。在这三本书特别是《共产党宣言》中,恩格斯都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一)《神圣家族》对唯物史观一些基本原理的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时,详细探讨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态度,认定青年黑格尔派是敌人,准备进行批判斗争,两人“共同研究批判内容,拟定批判提纲”⑥,原“打算写一部只有三、五个印张的讽刺性小册子”。恩格斯大约用十天写完自己的分工部分,“共一个半印张”⑦。马克思在恩格斯离开后,在吸收自己以前写作的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并改名为《神圣家族》,共二十多印张。可见,《神圣家族》主要由马克思执笔,恩格斯写作比例较少。这部著作主要是批判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

第一,批判鲍威尔私有制破坏原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的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思维中的平等关系,而应从贫穷和财富的本身进行研究,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对物质资料的依赖。

第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关于社会进步的观点,认识到生产方式的作用。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自我意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研究历史就必须把自然科学和工业剔除。马克思指出:“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⑧ 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工业生产等“直接的生产方式”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第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详细论述群众史观。鲍威尔等人认为自我意识与实体是对立的,英雄代表自我意识,是主动的、积极的,群众代表实体,是被动的、消极的。推动历史进步的是英雄,群众不仅不能推动历史进步,而且阻碍历史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雄史观是不符合历史的真相的,“歷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如果说革命是不成功的,那么,并不是因为革命‘唤起了群众的‘热情,并不是因为它引起了群众的‘关怀,而是因为……革命的原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利益”⑨。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表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同《神圣家族》不同,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合作创作的成果”⑩,是真正集体创作的成果。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提出唯物史观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例如把人看成是自我创造、自我成就的主体,确立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准则等。但仍将人抽象化,将历史的产物视为历史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批判这种观点,提出“现实的个人”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才是历史发展的前提。

第二,阐述唯物史观的核心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个人必然要与自然、社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个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物资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这就使得个人和自然、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能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得以解决,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因此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从而第一次弄清并简要阐述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三,阐明唯物史观的主体即人民群众。通过对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人民群众的整体行动和意愿代表了社会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第四,提出唯物史观的目标即共产主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自认是“现实的人道主义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他们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得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了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指明共产主义并不是存在于意识中的空想,而是现代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虽然没有出现“唯物史观”词语,但已有“唯心史观”这个名词和与“唯物史观”相近的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己的新世界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三)《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体系的系统表述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听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详细论证后,委托二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正是以恩格斯之前写作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为基础,并听取了恩格斯“采取宣言的形式而不是传统的教义问答形式来阐述新原则” 的建议后,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虽然恩格斯曾说“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创立的”,但依然可以确定《宣言》的名字、基本内容和形式都是恩格斯的贡献。《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原理系统地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著作,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系统而全面地阐述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切文明社会都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他们通过对社会形态更替的研究,揭示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客观物质根源,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罢了,并未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此,资本主义最终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第二,揭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1888年《宣言》英文版序言中说:“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也就是说,由人类的物质生产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

第三,揭示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有社会合理性,但也会因过时而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它所蕴含的巨大的矛盾将摧毁它,而实现这一变革的主体却是资本主义自己所创造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第四,揭示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英雄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决定者和创造者;无产阶级要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夺取国家政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恩格斯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构建者

除《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外,马克思专门探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并不多。不过,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体系进行过两次集中表述,一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次集中表述影响很大。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两次集中表述都是极其简约的,前者只是一个灵感的汇集,并被恩格斯作为《费尔巴哈论》的附录发表,后者只是概括性陈述。另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算是马克思研究唯物史观的著作,但其他的著作如《资本论》、《法兰西内战》等等,都是对唯物史观原理的现实应用,真正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体系的还是恩格斯。恩格斯撰写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其中就包括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系统表述。

(一)《反杜林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因忙于理论研究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无暇应对杜林等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攻击与歪曲,但杜林的哲学思想对工人运动造成极大冲击。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恩格斯受马克思的委托开始与杜林进行论战。在论战过程中,由于杜林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恩格斯不得不对其进行系统的批驳,并在批驳的过程中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恩格斯在与杜林的论战中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个体系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正面阐述的形态,但这个论战性的体系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蓝本,这也是列宁称《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原因。《反杜林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反杜林论》中的哲学编分为五块:先验主义、世界模式论、自然哲学、道德和法与辩证法,可以看出,恩格斯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自然哲学、道德和法、辩证法等四部分。在恩格斯看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社会与思维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苏联深受恩格斯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影响,经过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人的理论创造,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即1938年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至今仍在沿用,影响极深。

(二)《反杜林论》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表述

《反杜林论》虽然是论战性著作,但恩格斯化被动为主动,对马克思和自己的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唯物史观体系进行了系统表述。正如恩格斯所说:唯物史观的“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一书最后一章里谈到了”。《反杜林论》对唯物史观的论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唯物史观的地位。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恩格斯看来,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现实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通过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第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反杜林论》强调,劳动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联系的中介,生产力通过劳动分工决定生产关系。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生产、交换同分配相互联系,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决定一定的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和交换。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时必然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揭示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第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恩格斯通过批判杜林的暴力论,进一步论证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从法、道德观、平等观、哲学与宗教等意识形态方面具体地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对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第一次论述就是在本书中进行的。

第四,关于阶级、国家和革命的原理。恩格斯十分注意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材料。关于阶级,恩格斯认为阶级是经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原始社会的某些社会职能逐渐独立上升为对社会的统治,社会公仆成为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成为奴隶。关于国家,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实质是一阶级镇压另一阶级的机器。现代国家无论实行何种形式,宣扬何种美好口号,都无法掩盖国家始终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个事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丰富,国家将会逐渐退出舞台,自行消亡。关于革命,恩格斯认为“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政权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就必然爆发革命,“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暴力革命虽然会引起流血牺牲,但也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三)《费尔巴哈论》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简明阐述

第一,关于从现实的联系中发现历史运动的规律。唯物史观确立以前的哲学家普遍认为历史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往往以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现实中真实的联系,例如黑格尔虽发现历史活动背后的动力,却将其视为“绝对精神”。恩格斯批判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具有客观性的,历史背后的动力应是物质条件,哲学家们“应该发现现实的联系,从而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

第二,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是现代历史的动力,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开展的。因此,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国家、法律、政治制度等上层建筑是从属性的因素。然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过諸多中介环节的影响而日益模糊,以往的哲学家仅停留在国家、观念与斗争的层面描述历史的活动,而没有深入到经济基础层面,恩格斯则强调了经济基础的根本性。

第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恩格斯指出,法、哲学与宗教等因素一旦成为意识形态,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这些意识形态与物质条件之间的联系便会错综复杂,使人难以看清。恩格斯特意以宗教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宗教的变革与新教异端的出现,根源在于新的市民阶级的兴起,从而论证了意识形态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决定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四、恩格斯是唯物史观理论的补充完善者

马克思逝世后,唯物史观在各国的工人运动中继续传播与发展,同时庸俗唯物主义与机会主义等思潮不断对唯物史观进行歪曲和攻击。对此,恩格斯自愿承担起补充、捍卫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重任,为唯物史观谱写了新篇章。

(一)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拾遗补缺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曾想把资本主义放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并完成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但由于精力、时间的原因,马克思一直未完成这项研究。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遗愿,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基础上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从而使唯物史观贯穿到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弥补了唯物史观研究的一段空白。

第一,关于私有制的起源。从生产单位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制约作用,人类的基本生产单位从原始群落、氏族过渡到大家庭,又由大家庭转变为个体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原始公有制、大家庭所有制和个体家庭所有制即私有制。从私有制内容来看,首先是生产工具的私有。为了避免因生产而造成生产工具的争夺、磨损,激励生产工具的再生产,生产工具的私有成为私有制的第一种形式。其次是生活用品的私有。生产工具的私有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剩余产品的出现,其中与人联系最紧密的就是衣服、饭碗、容器等生活用品类剩余产品。为了避免争抢与延长生活用品的寿命,生活用品的私有成为私有制的第二种形式。再次是以土地为主的生产对象的私有。基本生产单位由氏族转变为个体家庭使得原属原始共同体的生产对象资料归个体家庭所有,其产出也归个体家庭所有。从财产继承来看,一方面,原始社会财产的共有决定财产的继承为氏族继承制,但由于男性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母系氏族继承制逐渐转变为父系氏族继承制;另一方面,生产基本单位的下降趋势也使得氏族继承制逐渐转变为子女继承制。

第二,关于“两种生产”理论。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从人类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即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属于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在劳动越不发达、生产力状况越低下的时代,社会就越受到人自身生产即血缘关系的制约;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的生产对社会的制约作用就会日益凸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生产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作用,此消彼长。

第三,关于国家的起源、过程与本质。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由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彻底驳斥了资产阶级庸俗唯物主义历史学家把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永恒化的谬论,为人类书写出更美好的未来。

(二)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坚决捍卫

第一,对党内机械论和宿命论的批判。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人政党内出现了教条主义倾向,其中以魏德迈和左尔格为领袖的美国工人党最为典型。到了90年代,许多青年大学生、青年文学工作者和年轻资产者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由于他们没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而宣扬机械论和宿命论,对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对此,恩格斯指出:“对德国的许多青年著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大体上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 为了科学把握唯物史观,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也就是说,不能把唯物史观“当作现成的公式”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

第二,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的捍卫。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强调较多,而对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论述相对较弱。巴尔特之流和党内“青年派”机会主义者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放肆攻击唯物史观,将唯物史观称之为经济唯物主义。为此,恩格斯说:“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上层建筑是从属性的因素,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还以国家政权为例进一步阐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三种情况:一是“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二是“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三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其中,在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第三,对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及反作用的阐明。在给施密特等人的信中,恩格斯强调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历史继承性。恩格斯以哲学为例予以很好地说明:“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每一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都会受到前人的影响,对前人的思想进行批判与吸收。二是不平衡性。由于受到历史的影响,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会产生不平衡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就产生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反之亦然:“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三是意識形态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之间由于分工形成各自的独特领域,但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互不影响的。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以哲学为例说明哲学深受政治、法律和道德的影响。

(三)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创新

第一,关于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思想。恩格斯认为,劳动在人的进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劳动促使古猿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古猿行走方式的改变必须要有手从事越来越多的活动这个前提,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由于系统因素之间的联系,作为身体部分的手也会影响到腿的改变,使得直立行走成为可能。二是劳动促使语言的产生。为了生存,个体弱小的古猿必须相互协作,在“达到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时,便产生了代表意向的简单音节和手势。随着活动的日益复杂,语言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发音和听觉器官也同步进化着。三是在语言和劳动的影响下人脑逐渐形成。由于直立行走,脊柱可以托住大脑,使得视野变宽,五官随之进化,人脑逐渐球形化。此外,从使用天然工具到使用人造工具的转变使得猿人食物逐渐多元和丰富,为人脑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随着劳动深度和广度的扩展,语言日益丰富,人脑机能不断强化,这又反作用于劳动。如此相互作用,最终促成人的形成。

第二,关于历史合力论的思想。在恩格斯之前,人们对历史怎样被创造与历史必然性如何形成等机理还缺乏深入、具体的认识,恩格斯的“平行四边形”理论即历史合力论则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平行四边形”理论认为,每个人从事社会活动都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无数个人的意志与目的相互作用,形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合力,社会就会沿着合力的方向向前发展,呈现出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个人意志的自然历史进程。这一方面说明个人意志并不等于零,是可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不过这种影响是众多意志的合力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说明历史的发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不为个人的意志所改变。恩格斯在阐明“平行四边形”理论的同时,就内在地包含了对个人作用的肯定。这些个人既包括杰出人物也包括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在促进社会历史进程中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与指挥者,有着普通人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的发挥,大量是以呈渐进和累积特点的“量变”状态为表征,少量的为“质变”作补充,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与力量贡献者。杰出人物与普通个人是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两方,缺一不可,两者的双向互动才使得历史活动得以完成。

第三,关于历史必然性理论。虽然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但也充满着太多的偶然性。恩格斯为了解释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提出中轴线理论,把历史必然性比喻为中轴线,把社会历史的偶然事件间的连线比喻为曲线,曲线总是在中轴线的两侧摇摆,研究的时间跨度越大、范围越广,曲线摆动的幅度就会越来越小,即越来越靠近中轴线。可以看出,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由此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在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作为唯物史观原理的独立发现者,还是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联合表述者,抑或是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构建者和补充完善者,均表明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绝不仅仅是一个助手,而是与马克思相并列的伟大思想家,甚至可以说,恩格斯是创立唯物史观的“第一小提琴手”。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杰出贡献决不能因为他自己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而遮蔽其理论光芒。重新认识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中的巨大贡献将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更加准确地评价两位历史伟人,从而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527页。

④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58、87、92、248、257、273、257页。

⑥ 肖灼基:《恩格斯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136、137页。

⑦⑩ 列·伊利切夫:《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80页。

⑧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10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2、340—341、194、19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4、691—692、742—743、695—696、701、703、704、375、376页。

作者简介:覃正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湖南长沙,410006;郭江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恩格斯马克思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最有思想的句子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