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2020-05-10 18:42乔琪高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实效性初中生

乔琪高

[摘           要]  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非常快,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俨然成为广大教师所奋斗的方向。然而,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极其不够理想。在这种状况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058-02

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目标要求的驱使下,人们已将课堂的教学重点倾向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师教学核心。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是指在教师认真细致的指导下学生所汲取的真实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热切关注的重点。基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并非以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给学生的语文学习设置了较多的阻碍,其课堂教学实效性非常低,这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极其不利,尤其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困难也非常大。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价值较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的语文教学,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花费较大、资金及物质的投入较大,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甚是可怜,根与投入方面不成正比。更有甚者,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毕业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合格,给继续升学深造设置了障碍,对学生步入社会或者参加工作的阻碍也较大。初中学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黄金时期,是学生人生中奠定根基的关键时期,处于此时期的学生就应牢固把握好求学的时机。但是真实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校,学生对语文学科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现象,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正方向的学习目标,根本没有适当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往往思想总是溜号,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课,打闹、做小动作、睡觉比比皆是,学习时懒得去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学生会经常出现逃课、逃学及偷玩游戏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成绩一直呈现下滑之趋势,对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学生的思想有进步的空间,他们并非不想收获好的学习成绩,只是因为怕苦怕累之缘故。作业和练习根本就不自己去动手,常常是抄袭了事。在抄袭时也存在删减答案的现象,书写潦草不认真,最为严重的甚至还有作业不做的现象存在,抵触老师和家长对其所提出的学习要求。

(二)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

1.缺乏积极的教育观念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校偏远或教学条件相对差,有些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单单是为了挣钱而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上课的情感,心思不能完全放在教学上。

2.课堂教学方法传统落后,课堂教学质量极不理想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依旧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课堂气氛较为低沉,教学过程环节枯燥而乏味,没有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轨,学生自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课外活动更是少得可怜,原本给予学生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氛围大打折扣,使学生从内心不愿意去学习语文,不能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学习效率非常差。

(三)社會方面的因素

1.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人们所关注的目标放在升学考试上,纯粹为了考试而上课,采取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教学方式,从而造成天天以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师生每天所研究的均围绕在试卷的题型及答题的技巧上,使原本拥有丰富情感的课文被分析得面目全非,亳无真实意义。因此,基于家庭及社会外部压力的原因,课堂教学的目标放在了升学率上,这种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大大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势必导致优生与学困生的出现,教学质量就无法提升。

2.受“读书无用论”的严重影响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但是“受读书无用论”的左右,少数学生的家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读完初中就可以了,头脑所停留的均是“不读书同样可以挣大钱”的小商贩的意识,送孩子入学读书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因此,就会使部分学生求学思想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上学的积极性荡然无存,语文学习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成一节课堂教学环境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育产生的影响。从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着手研究,就需要充分把握这三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新的课程理念及教学要求为指导,重点放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上。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进行语文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但是,基于少数民族的缘故,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探讨。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密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情况作为出发点,立足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发挥,热切关注课堂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不断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拥有自信是其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中,自信又是初中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生取得良好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保障。每个少数民族自身富有本民族的个性特征,既洋溢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豪迈,又不失本民族的精神真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需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师语言描述中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且能从师者语言中获取到较强的自信,使学生可以做到不骄不躁、不气馁,永远拥有十足的学习自信心。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自信会给予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使学生在遇到各种学习障碍的时候,都会产生绝不轻易放弃的想法。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生,因为受当地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视野较为狭窄,我们生活中一些比较普通的现象他们却知之甚少。另外,这些初中生对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的用途却是模糊的印象,再由于学生家长的文化知识极其淡薄,根本上对知识的用途及重要性缺乏了解,更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呈现的这种状况,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正确学习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当前我们国家对农民有利的一些惠民政策,然后再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四)注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让我们任课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学生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加强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有效提升初中生語文学习的效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及地理诸方面因素,导致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对汉语的学习困难压力较大,他们的母语并不是汉语,加上学生的汉语基础相对较弱,提升语文学习效果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成为重点。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恰当地选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断积累。其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识字和写字内容进行强化,以此来保证初中生的识字量,并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其次,要做好基本练习的强化工作,教会学生学会运用。此阶段的训练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初中生语言的赏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品词赏句以及锤炼语句的训练方式,有效提升语文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初中语文学习课堂。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最终才能够达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海琴.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J].青春岁月,2012(18).

[2]石虹.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J].教育,2016(12).

[3]胡元凤.新课程下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1(33).

[4]沙马立古.浅议民族地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成功(教育版),2013(6).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实效性初中生
Jiao Ayi| 《娇阿依》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