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灵动课堂

2020-05-10 18:48徐晓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教学法

徐晓松

[摘           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的学科。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入游戏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    键   词]  兴趣教学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42-0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复杂而难学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表达方式。但这种形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从而逐渐导致学生的心理恐惧和学习疲劳。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会感到无助,不知道如何使枯燥的课程迸发出“火花”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直接取决于课堂内容的设计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引入设计,上课时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程重点和难点上。例如,在介绍“绪论”的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话题:(1)谁知道沧州铁狮的大小?并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看过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战车你知道它奇特的地方在哪里吗?请不要马上给出答案,从中国的青铜时代开始介绍,从中国的崛起、发展、繁荣到人类文明的辉煌慢慢解开谜团,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就会贯穿其中。在讲解史实与课程相结合的内容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会悄然改变,同时,他们对金属材料知识的渴求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当我们谈论“点缺陷”时,我们将学生与“原子”作比较,学生可以暂时离开他们的座位,此时学生称之为“间隙原子”,座位也可以称为“空位”。此外,还有“间隙固溶体”的概念。先准备一杯大豆和一杯大米,然后把米放进大豆里。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点缺陷和固溶体的概念。这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效果焕然一新。在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中,针对传统教学中枯燥、呆板的弊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适当采用谚语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使枯燥的课程理念易于理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上课的时候用容易接受的语言会使上课更轻松。例如,采用谚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谚语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这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上课时介绍和讨论一些有关的谚语,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初学时,学生常常分不清钢和铁。当说“恨铁不成钢”时,他们马上就知道了区别,然后他们思考为什么铁被制成钢?钢是怎样由铁炼成的?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得出结论,之所以制造出钢铁,是因为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比铁好。众所周知的谚语使学生很容易理解钢与铁的区别及炼钢的目的。另一个例子是故事描述。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谈论专业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说明合金的特性的话,会和学生一起想起泰坦尼克号。这艘不朽的巨大游轮与冰山相撞,形成90米以上的裂缝,仅用3个多小时就沉没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可以用金属材料的特性来说明。一方面,泰坦尼克号游轮的钢板在极低的温度下容易脆化。另一方面,钢板硫含量高,韧性差,加速了游轮的损伤。这样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并逐渐培养他们对课程的热爱和兴趣。另外,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中,也要努力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内容。我们应该努力用俗语概括那些纯粹的理性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可接受的俗语从外到内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尽可能多的总结和表达各种钢铁牌号,并用学生喜欢的记忆方法或公式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帮助学生记忆,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的学生非常活跃,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着很强的学习动机。游戏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游戏精神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学校引入游戏教学,刺激学生的学习精神。在教授游戏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课题的主要内容,并展示具体的游戏。这样在玩游戏中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哪里集中精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谈到“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这个概念,首先要和学生交流,参考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和学生一起设计游戏。教师把学生感兴趣的围棋棋盘用作教学工具,准备棋盘的拼图。首先,让学生完成拼图;然后,教师用拼图中板子的纵横线来比较相图中的纵横坐标。将棋盘上的小点比作相图中的特性点,最后,将特性点相互连接,形成合金状态的边界,即特性线教学。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他们会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结合具体内容,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关研究发现,视听学习可以长时间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视听学习也会表现出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印象。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参观生产车间现场。但是,由于现场参观时间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观察金属的形成和应用。例如,当学习“纯金属结晶过程”的内容时,对结晶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进行动画处理。动态显示以直观清晰地掌握整个结晶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直观地看到金属结晶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热处理方法的教学中,热处理中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环节由于设备的条件受到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演示现场操作。仅仅通过对图纸和一些应用实例的分析,很难在单调抽象的内容中“生存”。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热处理过程被直接、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觉自己实地参与了这项工作。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产生倍增效应。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爱好

虽然在上课时有很多限制,但是教师也能开动脑筋创造条件。例如,设计简单的现场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参观生产车间现场等。在说明热处理原理时,将一根弹簧钢丝切成一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色,分别放在空气和水中冷却。冷却后,让学生在教室里弯曲两根钢丝。通过比较观察和思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实验室”,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验结束后,学生先自行总结实验,教师再纠正实验中的偏差,最后总结和讲解课程的关键内容。这样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转化为实验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教材更加直觀、立体,让学生体验动手的乐趣,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学习,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参观学习热处理工艺。

教学是“寻求”,而不是“给予”。学生是知识探索的“主体”,不是被动加载知识的“容器”。兴趣教学法是让学生不断发现课程的学习魅力和兴趣,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是学生的基础教学,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积极运用谚语故事,引入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喜欢课堂、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立军.新课程理念下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J].教学实践,2011(12):46-47.

[2]蔡建新.多种教学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10):136-137.

[3]罗桂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137-138.

[4]唐晓知.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176-177.

[5]王献忠,王志刚,李大勇,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9):98-100.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金属材料热处理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热处理工艺对7075铝合金FSW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学好高中无机化学对学习金属材料的作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探析热处理设备现状及节能环保技术运用展望
浅谈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展望
一种耐磨陶瓷金属材料
高温处理后C/SiC点阵结构复合材料压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