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物联网专业建设调研与分析

2020-05-10 18:48邹兴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技能型联网校企

邹兴宇

[摘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应用领域全面拓展,物联网行业将大量需求一线生产、制造、施工、安装调试、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技能人才。2019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增补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已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立足福建对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同时分析当前中职物联网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中职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思路。

[关    键   词]  产业发展;中职;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46-02

一、新时代物联网产业发展

(一)政策导向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等各方面。物联网已成为全球各国力争发展的战略产业,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我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产业价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福建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

福建(福州马尾)是全国4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相关企业逾500家。2018年物联网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物联网产业积极布局,产业链已逐步完善,覆盖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感知层。应用领域全面拓展,物联网企业分布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多个行业。如图1和图2所示,为福建物联网企业分布情况。

二、新时代中职物联网专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职物联网专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19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增补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个新专业。2019年3月全国中职物联网专业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国的上百所中职学校汇聚福州研讨中职层次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接下来的1~2年,将是中职物联网专业申报的高峰期。各中职学校本着专业建设适应产业需求和抓住发展机遇的精神,纷纷开展物联网专业的申报工作。

很多中职学校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虽然开设专业名称并非一定是物联网专业,但人才培养方向都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如网络建设与管理、智能楼宇等。截至2019年初,我國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500多家,高职院校300多家,而中职院校不足百家[1]。可见,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中职学校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全面打开,这一要求将更加明显。

产业的发展,人才的紧缺,将直接引导职业院校未来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如图3所示,为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物联网产业发展早期为产业的培育期,重点突破技术难点,技术攻坚,抢占战略高点。此期间行业需要最多的人才是研发设计型人才,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几乎为零。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行业已进入推广应用期,物理网已应用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时,将需求大量技能型人才,从事物联网设备的生产制造、物联网工程施工、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一线工作。从比例上看,未来五年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占到全行业人才需求的50%。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恰恰符合新时代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面临挑战

物联网专业在高等学校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物联网专业正式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之前,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但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都偏向智能家居,无法真正满足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未来中职物联网专业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师资、教材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需要探索

(1)师资和教材建设明显不足

首先,物联网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开设新专业需要重新组建和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遴选电子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教师补充到新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根据需求招聘新教师。而招聘上则需要优先录用有企业技术工作经验的教师。其次,作为新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现有可选择的规范化教材很少,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对教师在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教材建设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成熟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需要根据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以及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设计。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强调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各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重点领域均有所不同,这必将导致所在不同区域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个性化。所以,从新专业的开设到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还需要一个不断实施、总结、调整、再实施的周期性过程。

2.实验室以及硬件建设的要求较高

中职学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校对实验室投入不够,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不足,甚至有些专业设备严重缺失,无法满足专业实验课的要求。[2]这成为中职学校新增物联网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专业。这些专业在中职学校均有多年的办学经验,相关专业的基础实验室,如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程序设计机房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升级后,可以共享到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中。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一批新的物联网基础实训室(如:RFID、无线传感网)、综合应用实训平台(如:工业物联网、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这些都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可见,物联网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3.企业用人需求结构和条件较高

虽然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仍是相对较高的。来自福建物联网产业联盟2018年的数据可知,物联网产业对中职的需求占总人才需求量的19.76%,其中中小型企业需求量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虽然目前物联网应用已经全面打开,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但在相关技能型岗位上,用人单位往往会要求应聘者须是高职以上学历,同时还要有2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而中职毕业应届生并不符合这些条件,这就给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新时代中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思路

(一)积极寻求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是提升职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3]。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职学校开设物联网专业本身面临各项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物联网产业涉及领域广、物联网专业综合性强,短时间只靠学校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好专业建设。所以,新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做到通过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为职业教育汇聚更多资源;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4]。在教材开发、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训室建设、实习就业等多方面都由校企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破解中职教育办学瓶颈,践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的指导精神。

(二)“3+2”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培养制度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物联网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国家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需要数量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然而,产业升级后,将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相关岗位对劳动者的专业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来看,中职层次培养的人才将无法满足高端技术工作的要求,需要部分中职学生进入高职继续选择一个构建基块,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相对高端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随着国民生活和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个人学习和提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人有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意愿,升学的需求特别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中职毕业生是本次扩招面向对象之一。本次扩招对未来职教发展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将让中职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教育政策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将国家战略体系及物联网专业引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物联网专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福建区域物联网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产业链布局合理,相关企业数量多,人才需求缺口大。物联网作为中职学校的新专业,专业建设初期将面临诸多挑战,为破解中职学校办学瓶颈,需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共同破冰。同时,“3+2”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模式将有利于培养高端高素质技能人才,让中职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薛冷,丁亚楠,姚菊娣.基于中职物联网专业开發建设探究[J].职业,2019(333):73-74.

[2]黄朝华.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5):144.

[3]张远会.加强校企合作是提升职校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来自重庆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8(8):24-26.

[4]朱虹.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1):35-37.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联网校企
“身联网”等五则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