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下英语应用文交际任务的达成

2020-05-13 14:33姜发兵
关键词:合作原则应用文交际

姜发兵

摘    要:合作原则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普遍遵循的原则,它包含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应用文作为交际活动的一种载体,也必须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充分考虑交际信息的数量适度、真实的信息需求、信息间的关联以及表达信息的质量和方式,由此提升应用文的质量。

关键词:合作原则;应用文;交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高中生应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应用文的基本格式、结构及语言特点”[1]。应用文是指信件、口头通知、请假条、日记、简历等用以社会交往的一种写作文体,是常见的高考题型。应用文写作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虚拟的场景中進行有效交际的能力,甚至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结合高考阅卷和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因为交际意识薄弱导致应用文交际任务无法有效达成的现象非常严重,是造成应用文写作质量不高的主因。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发现,当人们交际的时候,为了实现会话的有效持续并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会话双方总是下意识地在遵循着一个原则,他称这一原则为“合作原则”[2]。格莱斯认为,合作原则通常可以具体为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3]。

合作原则一般适用于会话交际任务。而应用文事实上是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一个言语行为,本质上也是会话的一种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原则也适用于应用文写作。虽然在日常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会话含义可能增强交际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但对于实用性很高的应用文来说,写作者无疑应该遵守合作原则,才能清晰准确、简明扼要地传达写作意义并达成交际的目的。

下面,以2020年1月浙江省英语高考应用文写作为例,笔者从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出发探讨如何达成应用文的交际任务。

题目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外国学生中文演讲比赛,请给你的英国朋友 George写封邮件邀请他参加。内容包括:1.比赛时间;2.演讲话题;3.报名方式。

一、数量准则

交际过程中话语双方应当给对方提供足够详尽的有效信息,数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就是数量原则。 例如:

Tim: 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nearest coffee shop?

Jack: Take this road, turn right at the corner, keep going to the end of the street and youll find Kevin Cafe there.

问话者Tim想要知道最近的咖啡店在哪里、怎么去两个信息,而答话者Jack 遵循了数量准则,提供的信息不多也不少,符合Tim的交际需求,达成了交际目的。如果Jack只回答“Sure”,或者只告诉Tim咖啡店的位置,或者增加关于Kevin Cafe的历史,那么他就提供了过少或者过多的信息,违背了数量准则,交际就失败。

在应用文写作中,学生常常没有考虑阅读者的需求,提供的信息数量与交际目的不对等,违背了数量准则,从而导致交际任务的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信息数量过少

应用文写作的题目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交代写作的背景信息,包括交际双方的身份、交际目的等等;另一部分是交际的具体信息,包括交际任务的场景、方式等2~3点内容。题目所列出的这些信息,基本上是必要信息,写作者应当在写作中全部交代清楚。例如,例题中的中文演讲比赛、专为外国学生举办、组织者这些是背景信息,比赛时间、演讲话题和报名方式这些是具体信息。它们都是显性的,从数量上来讲也都是适量的。

由于应用文写作设定的通常是一种真实的交际任务,写作者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除了上述给定信息外还应该思考提供哪些信息才可以满足对方对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往往是隐性的,题目中并没有直接罗列出来,需要写作者自行判断。例如,从交际完整性或交际礼仪上讲,这封信的末尾可以添加简单的期待、祝愿甚至是鼓动的话语,缺少这些会令收信者觉得写信者态度不真诚;从交际的合理性上讲,或许还应提一下为什么会邀请对方(比如对方中文好、演讲技巧好等等);从交际的有效性上来说,写作者要提供具体的时间信息(例如next Friday afternoon,而不是next month),还有报名方式这个要点,也要添加报名截止日期才合理。提供足量的具体信息可以为对方做出是否接受邀请提供便利,也表明对对方的尊重。

当然,有时信息必要与否是随着写作的推进而动态变化的。例如,如果把这封信当成邀请信来写,就应该表明写信者与活动有密切关联的身份(如作为组织者、志愿者等);如果把这封信当成告知信来写,写信者作为组织者等的身份就不是很必要。

总之,写信者一定要站在收信者的立场,细致考虑对方的实际需求,尽可能为收信者将要展开的交际任务提供明确、具体的信息,这样才不至于因提供过少信息而导致交际任务的失败。

(二)信息数量过多

写信者没有考虑自己的交际目的,或者没有考虑对方对信息的实际需求,导致信息超量。比如,例题实质上是要告知George学校要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希望他来参加。George只需知道这是中文演讲比赛、话题、比赛时间、如何报名,他就可以决定是不是有时间、有兴趣、有能力参加。所以从需求上看,上述的量已经足够。但是很多学生添加了活动目的(如Aiming to promot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competition will focus on the theme of “Fun with Chinese learning”)、组织方式(如We have invited several distinguished judges to make sure it is successful)以及一些解释性的信息(如The topic of the competition is “With Love from my Mother”. As we all know, we grow up gradually while they are becoming older and older)等等。这些信息从告知或邀请的交际目的上讲,都是超过了对方实际需求的冗余信息。

二、质量准则

所谓质量准则,就是说话者不说虚假的或没有证据的话。例如:

Tim: Where is the West Lake?

Jack: Its in Hangzhou. I visited it last summer.

西湖位于杭州,答话者Jack提供的是准确的事实信息,所以符合质量准则。如果他说西湖是在上海或北京,而且他还参观过,那是违背事实的假话,违反了质量准则。在交际过程中,话语双方会下意识地遵守质量准则,努力让自己的话语准确而有信度,以保证交际能顺利进行。

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果写作者提供了虛假的、没有实据的信息,让阅读者判别出它的不可靠、不合理,那么阅读者甚至可能怀疑对方的写信动机,交际的任务自然也就失败了。例如:

The Chinese speech contest takes place on August 7 and will be lasting three days.

在中国,8月份通常是学生的暑期,学校一般不会在校组织群体活动。更何况,一个学校组织的针对外籍学生的演讲比赛不可能举办3天。所以,若这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交际任务,上述信息有虚构之嫌。

也有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使用一些夸张或者过度恭维的话,让对方觉得写作者不真诚甚至是在调侃、挖苦自己。例如:

I know you are expert in Mandarin, so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this ideal activity. I firmly believe we will benefit enormously from your zealous speech.

例句中的expert、ideal、firmly、enormously、zealous等词,看上去很高级,但是用来修饰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有些与事实不符,所以例句明显违背了质量准则。

总之,要遵守质量准则,必须确保所写内容真实、准确,避免写言而无据的信息。如果确实需要写一些不确定的内容,可以使用“kind of”“probably”“I feel”等词限定,以避免绝对化,导致阅读者质疑甚至反感。

三、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指的是交际双方会努力提供与交际主题相关且切题的信息,保证交际目标的达成。讲话者通过阐明问题致力于传达话语的目标,而受话者在回答的时候会主动接受这个目标,并提供相关联的信息[4]。例如:

Tim: How did you like the movie?

Jack: Well, it was quite boring.

问话者Tim问的是Jack对电影的评价,而答话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电影的评价(boring),答与问相互关联,符合关联准则。如果Jack回答的是对电影院的评价(如The cinema was nice),那么就违反了关联准则。

在应用文写作中,学生容易违反关联准则,给出不连贯、不切题的信息,导致交际的失败,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功能目的不关联

应用文的功能目的有建议、邀请、应聘、投诉、告知等等。每一个应用文通常对应1~2个功能目的。写作的内容应该和功能目的契合。例如,例题的主要功能目的是告知,而以下例句分别表达建议和说服,交际功能错位,违背了关联准则。

If I were you, I would wear the Han style costume.

Do come and take part! By the way,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

(二)与话题不关联

每篇应用文都有特定的话题或语境,而且通常一篇应用文只有一个话题或语境。因此,应用文的写作内容或者遣词造句都应该支持这一话题或语境,否则就违背了关联准则。例如:

Those with outstanding speeches will be invited to Beijing, which boasts a long history. You can even visit the Great Wall!

本文的话题是“中文演讲比赛”,而文中关于Beijing的补充信息不在此话题的语义网内,因此违背了关联准则。

(三)与语篇前文信息不关联

在应用文写作中,还应该关注语篇内上下文信息的关联,尤其是语义上的关联。如果上下文信息不匹配,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都会受到影响。例如:

I know you are a good student, so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take part in a Chinese speech contest.

The topic of the speech is “Traffic jams”.

第一个例句中的a good student和参加中文演讲比赛的资格没有因果关系。第二例中演讲话题为Traffic jams。虽然例题的话题有开放性,但是邀请外籍学生参加中文演讲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如果演讲话题能设置为学汉语(如Fun with Chinese Learning)、中华文化(如Me and Chinese Culture)或不同文化差异(如Chinese Cuisine and My Hometown Cuisine)等,则上下文就更具关联性了。

总之,应用文写作应该尽可能做到所写内容与交际功能、主题和前后信息关联,才能保证对方准确、有效地理解交际信息。

四、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是指话语双方的用语尽可能简明晓畅,井井有条。方式准则主要是针对说话的方式而不是内容。例如:

Tim: I hear you went to the opera last night. How was the lead singer?

Jack: Oh, the singer sang very badly.

Jack的回答简单明了。但是如果他这样回答:The singer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corresponding closely to the score of an aria from Rigoletto [5],则显然啰唆冗长,违反了方式准则。尽管他也可能刻意用这样的回答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位歌手的失望,但是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往往与文体风格极不相称。

对照方式准则,应用文写作中我们通常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避免晦涩

写作时要充分考虑潜在读者的身份、语言水平和话语场景。应用文写作中,绝大部分是生活化的场景,用词不能过难,语法结构不能过分复杂。例如:

I fervently anticipate your descent. Any question existing, please consult me.

例句中fervently等词汇以及any question existing的独立主格结构,远不如“I hope you can com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自然和明白。

(二)避免歧义

写作者表达的句子有时虽然符合语法规则或逻辑,但是因为使用了模棱两可的词汇或句法结构,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例如: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get involved in a foreign students Chinese speech contest.

例句中的名词所有格结构“foreign students Chinese speech contest”既可以理解为“外国学生组织的演讲比赛”,也可以理解为“为外国学生组织的演讲比赛”,所以有歧义。如果把这个短语改成“a Chinese speech contest in which only foreign students can participate”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三)避免凌乱

一篇应用文只有一个话题,每个话题下面有若干要点,一个要点讲完后才能讲另外一个要点,否则信息就容易交叉或紊亂,导致交际的失败。例如:

Scheduled for three hours, the competition will focus on the theme of “My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culture”. It will be held on July 7.

例句先给出时间(for three hours),接着给出话题(theme),然后补充时间信息(July 7),读起来非常凌乱和随意。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还经常在应用文中使用一些逻辑副词。逻辑副词也叫路标词(sign words),像路标能够指路一样,每个逻辑副词都暗含下文的走向,恰当地使用能够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而使用不当则可能违反方式准则,导致句子呈现的意义更加紊乱。例如:

The activity will be arranged on Sunday, from 8 to 11 AM. Most significantly, the topic of the lecture is Chinese history. Additionally,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ign up at the students union website before January 1.

例句中的Most significantly暗示下文的信息更加重要,而Additionally暗示下文是语义并列的信息,而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例句中不使用这两个词读起来语义上反倒更加流畅。

总之,虽然应用文篇幅短,话题的种类也有限,但是要写好应用文,写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语言知识,还必须要有充分的交际意识和较强的交际能力。而合理遵循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准则,充分考虑交际信息的数量适度、真实的信息需求、信息间的关联以及表达信息的质量和方式,则能够增强交际能力,提高交际意识,从而有助于高质量地完成应用文的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7.

[2] COLE P, MORGAN J. Syntax and Semantic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45.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51-161.

[4]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ogram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94.

[5]LEVINSON S C. 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112.

猜你喜欢
合作原则应用文交际
情景交际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交际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