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底色增添亮色彰显特色体现本色

2020-05-15 11:46鲁新民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情境创设

鲁新民

摘    要:新课标倡导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课堂策划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材解读、情境创设、议题运作、活动展开为设计要素。教材解读是前提,情境创设是保证,议题运作是关键,活动展开是动力,四者相辅相成,以此打好教学底色,增添课堂亮色,彰显学科特色,体现课程本色,共同致力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活动型思政课堂;教材解读;情境创设;议题运作;活动展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强调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本文试图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谈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融教材解读、情境创设、议题运作、活动展开于一体的活动型思政课堂的策划,以此来打好教学底色,增添课堂亮色,彰显学科特色,体现课程本色。

一、精准解读教材,打好教学底色

教学活动依托教材这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来打底。教材以学科逻辑体系为框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材要体现其作为教学依据的意义,同时要积极发掘其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同时限于篇幅,又不能过于拘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因此,知识点的选择和配置应服务于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凸显课程政治方向的引领,处理好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1.通读“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明白“为什么在这里”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与“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前后相继的两个框题。前者回答了文化创新“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后者则回答文化创新“怎么办”的问题。这样把结构化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形成关于文化创新完整正确的认识。

2.省读“目”在框中的内容安排,弄明白“为什么要有它”

“文化创新的途径”下辖三目:第一目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第二目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三目是“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第一目是从古今关系上谈如何创新,第二目是从中外关系上谈如何创新,第三目是在综合第一、二目的基础上谈文化创新应当注意的方向性问题,“坚持什么”“克服什么”,并对本课内容作了阶段总结。

3.品读“目”在框中的逻辑结构,弄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结合教材编写的设计思路和体例特点,具体到每一目,要分析其行文逻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目,主要逻辑结构是:什么是继承传统?什么是推陈出新?为什么要继承传统?为什么要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一目,主要逻辑结构是: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什么叫博采众长?怎样做到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一目,主要逻辑结构是:正确方向是怎样的?错误倾向有哪些?新时代下怎样推动文化创新?上述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科逻辑中的一环,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内容。

二、精心创设情境,增添课堂亮色

1.坚持二次开发,审度教材中素材作为情境为课堂亮色

“文化创新的途径”共有9段正文,5个探究活动,2句名人名言,1个文化名人,1个相关链接。正文自然是不可舍弃的,主要是相关辅助文的处理。教材内容应该不能与教学内容直接画等号。也就是说,教材上有的东西未必都要教学,教学的东西未必是教材上有的。所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就显得很有必要。

(1)明确材料的“功用”,想清楚“可不可以省略”。文化名人和相关链接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处理,不必一一讲述。2句名人名言尽管跟正文以及探究活动存在关联,但也不是必需的,可用可不用。5个探究活动可作适当取舍,第1个和第3个探究活动可以舍去,其余3个探究活动在不选用教材外素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情境加以运用。

(2)明确材料的“时效”,想清楚“可不可以变通”。教材中素材尽管科学性经得起检验,但有相对滞后性,教材中的素材又偏重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存在浅显易懂缺乏讲点的情况,并且不够“接地气”,可以考虑选用时鲜的素材加以变通和替换,做到有机更新。

(3)明确材料的“跨界融合”,想清楚“可不可以迁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材的文本素材能不能搭上“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的迁移,实现文本素材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例如,“孝文化”可以通过引入微视频小故事的方式,做到材料迁移,使之别开生面。

2.引入源头活水,选用教材外素材作为情境为课堂亮色

新课标指出,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的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1]41

(1)把握材料的“质”,想清楚“是不是有用”。教材外材料是否有用,取决于材料的“质”,一是真实可靠,不是虚构的,有正规渠道来源;二是正面导向,慎用负面材料以免产生误导,如有待考证的小道消息、社会新闻等;三是厚实有深度,忌表层化。如可选用拯救莫高窟、乡村文化建设等。

(2)把握材料的“量”,想清楚“是不是够用”。教材外材料的“量”,要以课堂时长为考量单位,材料不是一个一个叠加起来,而是根据教材知识内容,“一材多用”,创设3个相互关联的材料情境为宜,既不要“多材一用”,也不要“一材泛用”。

(3)把握材料的“度”,想清楚“能不能用够”。教材外材料的“度”,选用达到什么程度,一要考虑教材知识的匹配程度,课堂的承载力;二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符合最近發展区;三要考虑材料本身多角度挖潜,用足用够。

三、精巧运作议题,彰显学科特色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政课的特色设计。新课标强调,“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1]34。议题的运作,既要弄清楚“为何议”“议什么”“如何议”等认识性问题,也要处理好议题设置、议题互动、议题融合等操作性问题。

1.把握“题”的属性,要懂得“何为题中有议”

议题,首先是一个有关话题的选题。既然是题,就需要有一个求解的过程。求解过程就是要先把陈述式的教材知识内容改造成基于情境的问题形态,而后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分析生成教材知识内容的过程。因此,“文化创新的途径”不是议题,“文化创新靠什么”才是议题,题中有议,题议结合。

2.把握“议”的功能,要懂得“如何议从题出”

教学以议题为中心,议题要有引领性和主导性,依托情境和知识两个载体引导课堂舆论。因此,情境架构下的议题要有议层、议境和议味。以“文化创新靠什么”为核心议题讲“文化创新的途径”,设置“改造还是复古”“借鉴还是西化”“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三个议层,以村民会议讨论乡村改造“承袭复古风格”方案和“照搬欧式风格”方案为议境,在模拟民主决策中体现议的味道。

3.把握“学”的本质,要懂得“怎样自主地学”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合作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有计划地实现着发展学生智力、情感和素养。这样做,从自主性看,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从独立性看,学生学习行为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增强;从开放性看,学生学习行为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增强。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前,就古村落改造问题,引导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有条件的鼓励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做好学习上的准备;课中,模拟村民会议讨论乡村改造方案的活动,总结利弊得失,获得对文化创新相关知识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四、精致展开活动,体现课程本色

采用活动型方式并不根本改变学科课程的本色。新课标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一方面,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要针对相关活动,设计可操作的测评。” [1] 34“序列化的活动”和“可测评的活动”成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地的关键。

1.明白“起”的目的,要解决“活动从哪来”

活动议题是课程实施的具体方式,活动展开的“起”是议题“从何去入手”的问题。活动的材料选择只有从具体生活场景入手,围绕一个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不拘泥于教材又要回归教材,师生才能有话可说,并最终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总之,要让大社会成为思政小课堂的“教材”。比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改造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可议之题,在互动中回归教材,从而让学生知道文化创新不是可随意附加的标签,而是要科学求证的问题。

2.突出“承”的过程,要解决“如何来活动”

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活动展开的“承”是过程“如何做推手”的问题。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侧重于“议”而不是“境”,活动是浮之于表的,是显性的接续推进过程,它所承载的“学科内容”则是寓之于里的,是隐性的依次传递过程,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和线索清晰。上述两个方案的活动设计,通过学生模拟村民代表“调查与考察”“方案与论证”“收获与启示”三个环节加以推进,对应各自所承载的“文化创新靠什么”核心议题涉及内容进行序列化处理: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反对错误倾向。这样,把问题情境、方法策略以及表达解析统筹在活动之中,显性和隐性相结合逐步落实。

3.注重“合”的效果,要解决“为谁而活动”

活动与学科知识不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而要有机融合,才能跳出“想搞活动又怕搞活动”的纠结。活动展开的“合”是教师“何时要收手”的问题。构建活动型思政课堂,要树立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理念,从学生参与度、情感体验、结果认同度以及能不能引发新的思考等角度评判活动开展,开启课堂活动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辨析、思考、解释和表达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获得价值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过于强化应试为特征的知识为本向以服务于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指向的素养培育转变。比如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一目教材探究活动做进一步拓展,以便进行课堂小结:请你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告诉同伴在文化创新问题上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有学生现场画出了如下图示(见图1),课堂小结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策划活动型思政课堂,教材解读是前提,情境创设是保证,议题运作是关键,活动展开是动力。而以议题方式落实学科内容,以“承載学科内容”的活动展开作为思政课堂的打开方式,应视为活动型思政课的主要特色所在。这一策划以期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在应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显出应有的底色、亮色、特色、本色,在改革创新中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情境创设
在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
读懂教材,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