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安徽省特色产业集群升级刍议
——以巢湖市槐林渔网为例

2020-05-21 15:55玲,王晶,陈
关键词:渔网意愿集群

方 玲,王 晶 晶,陈 佩 树

(1.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2.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一、问题的提出

特色产业集群作为特定技术、资源、市场条件下历史演变的产物,为地区企业寻求竞争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动力源泉[1]。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产业引领基本原则,把培育成长性好的特色产业放在首位,实现业兴镇兴。特色产业发展是特色小镇立镇、兴镇之根本。特色产业带动特色小镇建设,符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规律[2]。由于资源禀赋、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等差异,安徽省各地区的专业镇产业特色各不相同。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地方优势产业,体现小镇的特色性和区域性[3]。因此,以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发展时期较长,发展项目集中的产业集群为抓手,转型升级成符合社会长期发展目标,具有技术创新的产业,有助于形成特色产业效应[4],打造特色小镇。

2019 年11 月安徽省认定27 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其中包括“安徽省巢湖市槐林渔网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槐林镇是环巢湖特色小镇之一,全国最大的渔网具生产基地,渔网产业拥有200 多年的历史,从业人员近3 万人,拥有大量的熟练操作工、外贸人才等。2018 年全镇共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7 亿元,外贸出口值6 203 万美元,完成税收4 561万元①。渔网产业为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槐林镇综合竞争力,推动城镇化水平提高做出贡献[5]。在“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槐林渔网产品提供了新的出口贸易途径,拓展了渔网渔具出口贸易市场,产品远销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是当地群众的致富产业。但由于自身产业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如技术创新不足,品牌竞争力不强,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导致竞争优势靠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所带来的成本,集群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容易受上游企业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6],其发展表现出更大的锁定性和衰退风险。本研究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槐林渔网特色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如何利用“互联网”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坚持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实现渔网产业集群升级,从而打造特色鲜明的“槐林渔乐小镇”,带动槐林镇乃至巢湖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正在从分销环节扩展到整个供应链,深刻影响着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外学者认为信息化网络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Johnston和Lawrence(1998),Hicks和Nivin(2000),Cooke(2001,2002),因为集群信息化网络促使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分工合作,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更适应市场需求。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延伸至各个领域,国内学者如张卫华、梁运文(2017);阮翀(2018)[7];王旭程,胡滢滢(2019)[8];卫军英、吴倩(2019)[9]等对“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模式进行研究,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赵蓓、林必越,张小三(2014)对泉州产业集群;苏东坡等(2018)[10]对新乡市电池产业集群;李海东等(2018)[11]对夹江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或案例研究,剖析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助力产业升级。那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安徽槐林渔网特色产业集群升级主要受哪些影响,该采取何种升级路径来助力打造特色小镇和智慧集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来展开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为了解“互联网+”对巢湖市槐林渔网企业与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论文采取实地观察和电子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电子问卷分为问卷说明、被访问者所在企业基本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三个部分。因为是“互联网+”下的产业集群升级意愿调研,根据“互联网+”对产业集群影响相关文献的观点,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电子商务运用情况和企业对“互联网+”下产业集群升级的预期2个方面。电子商务运用情况设置了与“升级”实施相关的3个潜变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意愿、电子商务运用能力、电子商务运用范围。依据Kaplinsky等人(200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产业集群升级内涵的描述,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12],所以“互联网+”下产业集群升级的预期包括“互联网+”促进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3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又分别设计了3或4个可观测变量来调查。可观测变量采取李克特量表五级制设计,并给与赋值,分别为: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中立=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本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对槐林渔网产业集群企业进行调研。调查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来分析,研究各潜变量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情况以及与升级意愿之间的关联度,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

(二)电子商务运用对升级意愿的影响及相关性

“互联网+”下,产业集群是否能够升级关键在于集群内的企业是否愿意和能够利用好互联网。针对电子商务对集群升级的影响,调查问卷设计了“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意愿”“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和“电子商务运用范围”3 个方面的10 个问题题项。从表1、表2 可以看出,对提交的306 份问卷进行统计后,题项的均值都在4~5之间,即处在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间。电子商务运用中均值和相关性都比较高的是企业管理层支持使用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投入比较多、运用互联网寻找联系上游供应商、运用互联网销售产品、运用互联网掌握物流配送等方面。

表1 电子商务运用情况

表1 说明企业在“互联网+”下进行转型升级时首先是看管理层使用电子商务的态度和实际投入,从调查和分析结果看,槐林渔网企业管理层大多数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说明企业的升级意愿较强;运用互联网寻找联系上游供应商可以让企业多渠道采购原材料,节省原材料如生产综丝的PA6(锦纶)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升级;槐林渔网传统的出口市场更多的局限于我国临近的沿海国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利用网络营销方式将槐林渔网的产品宣传到欧洲、美洲和非洲,通过借助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有效拓展了出口市场;运用互联网掌握物流配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效益。这些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成本降低、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好处,对企业的升级意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2 电子商务运用情况与升级意愿相关性

表2 说明其他电子商务运用方面的因素与升级意愿的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低,如电子商务的运营的人才有保障、企业网络营销能力较强、产品适应性强、运用互联网进行融资等,说明槐林渔网电子商务的运营的人才缺乏、“互联网+”下网络营销能力较低、产品适应性弱,是企业“互联网+”下转型升级的瓶颈;与县级以上城市相比,槐林镇基础设施等软硬条件比较落后,人才的引进和驻留都比较难[13];另外,“互联网+”下融资渠道的匮乏也是影响企业转型考虑的重要因素,影响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三)“互联网+”下集群升级的预期对升级意愿的影响及相关性

“互联网+”下集群升级的预期,本文设计了11个问题题项。从表3 可以看出,对提交的306 份问卷进行统计后,均值都在4~5 之间。其中均值和相关性都比较高的是“互联网+”促进引进人才、“互联网+”促进进口先进原材料、“互联网+”促进增加产品种类、“互联网+”促进改善售后服务、“互联网+”促进出口使用自主品牌等方面,说明企业都同意或非常同意互联网的使用有利于人才引进,有利于先进原材料的进口,有利于产品形式层次和延伸层次的改进,有利于品牌发展等集群竞争力的提高,提升企业“互联网+”下升级意愿。

表3 “互联网+”下产业集群升级预期

表4 “互联网+”下产业集群升级预期与升级意愿相关性

表4 说明其他“互联网+”下集群升级的预期与升级意愿的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低,说明企业认为“互联网+”促进增加产品功能、“互联网+”促进增加发明专利、“互联网+”促进增加外观设计专利的效果不大,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弱、创新程度低、产业产品同质化是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4],否则直接影响到升级的意愿与成效。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上文主要从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两方面研究了电子商务运用情况、对“互联网+”下产业集群升级的预期和产业集群升级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电子商务本身具有的如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联系上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企业更加愿意升级,但现实中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网络营销能力弱、产品适应性弱、融资渠道缺乏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升级的意愿。第二,对“互联网+”促进引进人才、促进进口先进原材料、促进增加产品种类、促进改善售后服务、促进出口使用自主品牌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预期,促进了企业升级意愿,但对“互联网+”促进增加产品功能、促进增加发明专利、促进增加外观设计专利等效果不大的预期,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升级的意愿。

结论中有关降低企业升级意愿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网络营销能力弱、融资渠道少、产品结构单一、研发能力弱等问题与目前存在的升级问题是一致的,针对上述分析,本文对“互联网+”下巢湖市槐林渔网产业集群升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建议

1.促进供、产、销、研一体化发展。对接产业科研机构,在上游渔网加工上引入智能化生产,减少用工,在产品上研发适应环保政策的新品种,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以价值链两端的设计研发环节或营销环节为主、其他企业以生产或加工环节为主的产业内分工协作格局[15]。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环节把握产业的品牌和渠道,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投资上游锦纶6切片生产线,不断促进槐林渔网产业链拓展、升级,实现供、产、销、研一体化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唱戏、协会组织”的要求,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加快打造要素集聚、功能集成、生产集约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2.加快“互联网+”配套升级。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依托“互联网+”,发展以服务渔网行业为主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广告策划等配套产业。积极引入大型物流企业,让线下仓储和线上销售进一步共享数据,减少储存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引入服务内容多、服务水平高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帮助集群企业在线上拓展市场、提高销售额的同时,扩大槐林渔网产业影响力和特色产业品牌美誉度[16]。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任何企业只有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获得长足和持续的发展。高层次管理、研发人才的加入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新产品,走差异化竞争战略,规避集群内企业产品同质化和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局面,促使集群向高利润的价值链两端发展。槐林镇渔网企业的人才队伍薄弱,缺乏可用的科研人才,想要凭企业的力量建立人才库并不可行。政府要推动行业组织、骨干企业独立或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行业(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产学研联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实施产品个性化战略,开发适销对路的渔网具新产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4.开发线上线下融资渠道

巢湖市槐林渔网企业绝大多数是属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发展的瓶颈,也是其劣势所在。与一些大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经营理念上表现的较为滞后,管理模式也较为混乱,再加上其生产规模的限制以及信息的不够透明,往往会导致银行不愿承担较高风险给中小企业放贷。政府要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如分类加强银政企对接,“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增强金融服务支撑力,提供用工、项目申报等各类有效信息。与银行对接,根据集群内渔网企业已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实际,依据企业银行流水、用电量、外贸出口额、税务等级等证明材料,制定无需质物担保的诚信贷款,为企业融资,解决群内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要支持和指导企业线上融资,向依法合规设立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等进行资金融通,建立和完善服务集群升级的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

数据来源:

①火了!中国渔网第一镇:“小渔网”织出“大产业”https://www.sohu.com/a/329642810_99923685,2019-07-26

猜你喜欢
渔网意愿集群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小鱼和网
透视渔网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为"渔网袜”时髦正名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独创的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