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品牌白酒质量影响因素探析
——以道光廿五集团白酒产品为例

2020-05-22 03:24单丽娟金靖涵李仕亚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0锦州市太和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招生办辽宁锦州000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0870
关键词:回归系数道光产品质量

单丽娟 金靖涵 李仕亚 (.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0;.锦州市太和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招生办,辽宁锦州000;.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0870)

白酒酿造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其行业利润在我国极高——在制造业中,仅次于烟草业。近年来,我国白酒市场消费持续增长,消费规模也居于世界前列,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与此同时,同行业间竞争也愈加激烈。五粮液及茅台等大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白酒企业发展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更令人忧虑的是,许多白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导致产出的白酒合格率降低,不仅耗费了人力、物力,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致使中小白酒制造企业盈利状况更差。因此,通过控制与白酒生产过程相关的管理要素来提升白酒质量水平,降低白酒产量不合格率从而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原料、成本等支出费用的做法,是提高白酒酿造企业利润,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而找出影响白酒质量的因素及改善白酒质量管理现状的对策,已成为我国白酒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品牌白酒质量影响因素及研究意义

(一)产品质量管理要素及其内涵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与目标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与控制、质量保证与改进等步骤来使其目标实现的全部活动。此外,完善的质量管理被评价为一个循环管理的过程,囊括了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四个进程。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关注顾客需求、全员参与生产过程、合理运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系统性方法管理、管理者领导作用、依据实际情况质量决定策略、供应商双赢关系管理、持续改进等八个方面。对于企业而言,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产品质量管理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采用科学手段向产品质量进行直接或间接测定并事先加以控制,以保证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产品质量管理要素,则是指影响产品质量的管理要素。影响产品质量的管理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人员(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信息(Information)等六类,即4MEI。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管理的首要对象就是人员,即生产操作工人。人员是所有要素的核心,环境由人维护,材料由人使用,设备由人操控,规章由人遵从,信息由人传送。管理的根本实质在于对“人”的管理,人员被许多企业定义为“工具”,乃至是机器设备的附属,可以被利用来创造利润的桥梁;与此同时,企业又将员工视为“成本”和减利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先扭转观念,以全员参与的理念,去了解与关心员工、培训和帮助员工、开发并提升员工,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在企业管理中,设备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包括一切与生产相关的仪器、测具、机器、工具以及备件等,并在提升企业实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国外学者曾提出许多相关理论和模型来进行设备管理,如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全员生产管理保全体系(TPM)、后勤工程学理论等。TPM 源于美国,是全球所有企业中推行最多的体系,利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各企业的设备管理卓有成效,设备故障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材料包括原料、辅料、消耗品、在制品、成品等,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旦材料使用或保管不当,产品质量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存放物料,能够有效地控制库存,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对材料进行定期盘点,能令企业更为准确地掌握生产运作的进度。方法包含企业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以及检验标准、管理规章和制度、测量规范与其他操作标准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操作的每一条步骤、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具体的作业标准来约束工作人员,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失误。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唯有认真严肃依据方法来生产,才能使作业正常进行,提高产成品的合格率。从管理的角度分析,环境指的是企业进行工作和生产的场地与空间。企业往往忽略环境管理的概念,但环境对产品质量却具有重要影响力。恶劣的环境会给生产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通过对环境要素进行控制、管理,可以优化作业环境,更利于减少隐患,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不但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五种关键要素。但在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既不可或缺又无处不在,怎样传递、分析、利用并从中提炼出生产方面的重点,是企业管理需要仔细思考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效的信息协调、沟通、决策及控制能够令企业合作更加和谐,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更加高效。

(二)研究意义

本文的理论研究意义,第一是在学术领域内,我国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就许多行业进行过深入研究,如田里、李柏文在《旅行社产品质量管理研究》中针对旅游业进行了深入探究[1],张雪松在《提升通信产品采购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浅谈》中针对移动通信业进行了探究[2],杨玫在《浅谈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中针对石油业进行了探究等[3],但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关于白酒行业的研究却较少。第二是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产品质量管理问题,一直深受学术界普遍关注,但从事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研究的学者则相对较少。本文以白酒质量为出发点,针对道光廿五白酒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而归纳总结出提高白酒质量的对策。因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研究意义。产品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白酒行业也是如此。随着竞争的加剧,白酒质量管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想要谋求更好的长期发展,企业就必须时时刻刻把白酒的质量问题放在首位。一旦白酒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将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樊琼明联系国内产品质量现状,分析总结质量管理在欧美国家的特色与模式后,还就此对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4];牟光宇等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改良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了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能力[5]。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方面,白玉等分析了相关理论应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联系其与实际情况提出诸条应对策略以提升我国全面质量管理水平[6];除却严格的检验标准外,夏南强与张红梅等认为,影响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因素还包括员工、管理者的质量意识以及企业管理制度[7];蔡盛贤则在研究中加入创新导向文化作为中介变量,从实际角度进行衡量后,通过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不同的市场动态情形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试图解释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8]。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面,毕克新等利用相关原理,建立了产品、工艺两个方面的创新互动关系模型,并根据模型模拟所得的数据与结论,分析并归纳了产品和工艺两者互动关系的特点,以及它们给产品质量所带来的具体影响[9]。在质量管理系统理论方面,李风健等以过程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为开发背景,提出了完备的系统实施解决对策[10];在CIMS 环境中,杨旭等首先构建了IQS 结构框架,并据此设计了质量集成系统[11];同一环境中,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孔造杰则是先选择研究IQS 基本框架模型以及模型所具有的特征,再对其进行对比与深入分析[12]。

国外有关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工业生产领域,在工商界得到广泛应用。都柏林学者M.YIsmail 在1998年发表的文章中详细解释了他从企业绩效角度对质量管理活动的调查研究[13]。20世纪60年代,A.V.Feigenbaum和J.M.Juran 率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概念。此后,国外学者在产品质量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研究[14]。西班牙学者Fransi Do Jose Conca 针对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测评提出了新的办法,并从TQM 的10个侧面考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尤其是在质量文化的实施和作用这两个重点上[15]。他认为,ISO9000 质量认证仅仅是TQM推广的开始,要想达到不断完善的目标,进一步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从过程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从质量策略和质量成本角度出发,以色列专家Miryam Barad 对比与研究了澳大利亚和中国两国的企业,并分析了两国企业彼此间所存在的文化分歧与地理分歧,例如两国企业均推行TQM,但在活动改进方向的选择和执行、车间员工对质量活动的参与程度、质量成本以及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区别;与此同时,他又得出了中西方文化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与影响,以及我国企业多元化的特性导致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也随之趋向复杂化的结论[16]。在多样性生产环境的条件下,Davrajh和Shaniel 等人则是先阐述了以高投入为前提的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方法,并在其与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传统方法的信息流进行过对比之后,阐明质量体系可以成功地对制造业产品进行相应的管理[17]。

(二)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研究与著作发现,相关专家、学者虽然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研究成果丰富,但对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内容和视角也比较分散,关于白酒行业的研究更少。关于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产品质量管理问题,一直深受学术界普遍关注,但从事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研究的学者则相对较少。本文以白酒质量为出发点,针对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而归纳总结出提高白酒质量的对策。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证分析,即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依照实地考察得到的情况,对所有的变量进行科学地取舍与衡量,抛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或变量,把可以计量的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为少量的主要变量,并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假设,利用这些因素构建出一个特定的模型,然后据此设计出一份调查量表,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先前假设的模型机理进行检验,以得出结论。问卷调查完成后,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和分析来确保所得数据的合理性。在实证分析中,信度分析可以检验数据是否相对地稳定,采用Cronbach α(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分析,若系数在0.8 以上,则表示调查信度极其高;若系数在0.7—0.8 之间,则表示调查信度非常好;若系数在0.6—0.7 之间,表示其信度属于可接受的程度;若系数低于0.6,则说明调查问卷里的问项需要进行修改或修正。而效度分析则是用来检验测量工具能否正确测量研究问题的程度,以及所收集到的数据是否能确保得到想要的结论。在进行效度分析时,先对数据适合因子分析与否进行检验(KMO值大于0.7 则适合),然后再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若计算出的因子载荷大于0.9,则说明效度收敛程度较好。

三、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管理现状

道光廿五集团(全称为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前身为“同盛金”烧锅,始创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由世袭皇庄庄头锦州高士林创建,不久后其产品便开始尊为清朝宫廷宴酒。直至1949年以后,“同盛金”烧锅收归国有,更名为锦州凌川酒厂[18]。1998年8月,改制成立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其旗下道光廿五酒品是我国白酒的知名品牌之一。下面以道光廿五集团白酒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阐述。道光廿五集团白酒采用独特的满族酿酒工艺进行生产,经过润料、原料清蒸、启锅、碾大粬、拌料、扬凉、入窖、窖泥封顶、出窖、装瓶、摘酒、检验、木酒海储存13个步骤后产出白酒。

就产品质量而言,道光廿五集团白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产流程有待优化;二是产成品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生产车间现场环境有待改善;四是工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从生产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集团内尤其是生产部门内员工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其次,酿酒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再次,生产环境有待改善;最后,生产方式、生产流程及各生产车间的布局与酿造流程有待优化。

四、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模型

为探究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相互机理,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以管理要素(4MEI)为切入点进行假设,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六个具体方面对其产品质量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研究模型(见图1)。

(二)研究假设

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依据研究模型对白酒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六种基本假设。

H1:工作人员素质对生产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酿酒设备对生产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信息交流对生产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作业环境对生产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原材料品质对生产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生产流程对白酒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以上假设均基于道光廿五集团实地调研情况得出,且在本文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中皆有所体现。所有假设都属正向关联。

(三)研究设计

1.变量设计与问卷调查

根据道光廿五集团现状和产品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本文研究总计囊括了工作人员素质、酿酒设备、信息交流、作业环境、原材料品质、生产流程、白酒质量七个变量,以这七个变量为中心设计调查问卷。为了便于实证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每一问项各有1、2、3、4、5共五个数字供选择作答,每一答案分别与相应问项上的描述相对照(若认为与道光廿五集团白酒的实际情况完全符合,选择5;非常符合,选择4;部分符合,选择3;稍有符合,选择2;若认为不符合,则选择1)。

本研究采用实地访问调研和网上问卷调查这两种方式对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研究调查的范围即道光廿五集团,调查的对象则是道光廿五集团白酒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本次调研合计发放了80份问卷,收回78份问卷,其中包含有效调查问卷(内容填写完整、答案前后一致的问卷)75份,去除3份无效问卷后,有效回收率为93.75%。

2.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当场访问相结合方式来收集所需的相关数据。所得数据整理回收后,先利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以及中介效果检验,再通过LISREL9.20 线性分析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印证中介变量生产流程对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影响是否与假设相符。

为了确保本文数据调查结果的有效性,首先对其进行信度检验。如表1所示,调查问卷量表的Cronbach’α值为0.840,表明整体信度良好。每一变量的Cronbach’α 系数按顺序依次为0.950、0.837、0.891、0.809、0.855、0.822、0.898,均为较好信度。

表1 信度检验结果

对所得数据进行效度分析时,先对该数据用于因子分析适合与否进行检验,接下来再对指标经由其潜变量测量而来的因子载荷进行运算。

为了检验数据,需要利用KMO 样本测度。由表2所示,所得数值结果皆超过0.7,表示所得到的数据适于因子分析;由于所得因子载荷数值上皆超过0.9,可知数据的收敛效度极佳,利于分析。

表2 效度检验结果

潜变量 问项 因子载荷 KMO Cronbach’α值酿酒设备(B) B1 0.959 0.771 0.837 B2 0.957 B3 0.948信息交流(C) C1 0.958 C2 0.960 0.780 0.891 C3 0.954作业环境(D) D1 0.956 D2 0.959 0.759 0.809 D3 0.934原材料品质(E) E1 0.949 E2 0.957 0.775 0.855 E3 0.958生产流程(F) F1 0.953 F2 0.958 0.765 0.822 F3 0.941白酒质量(G) G1 0.921 G2 0.908 0.761 0.898 G3 0.901

3.中介效应检验

在对相关因子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时,先利用自变量对因变量回归分析。若所得回归系数为显著水平,接下来再利用因变量对自变量回归分析;若依然为显著水平,就一起对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回归分析。此时,若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依然为显著水平,且在数值上自变量回归系数下降为不显著水平,即可证明两者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若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为显著水平,且自变量回归系数仍为显著水平,则无论其系数是否变小,中介变量也仅起到部分作用[19]。

本文所做中介效应的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所示。

表3 生产流程在工作人员素质与白酒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前两个步骤分析,回归系数皆为显著水平;第三步骤,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为8.432,是显著水平,而自变量回归系数虽随之变小,却仍为显著性水平,表明生产流程在工作人员素质与白酒质量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表4 生产流程在酿酒设备与白酒质量间中介效应检验

前两个步骤回归系数皆显著,从第三个步骤分析,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为10.731,仍未显著水平,同时自变量回归系数变小且并不显著,证明生产流程在酿酒设备与白酒质量关系上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表5 生产流程在信息交流与白酒质量间中介效应检验

从前两个步骤进行分析,回归系数皆为显著水平;再看第三个步骤,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为4.860,显著。自变量回归系数降至5.518,依然为显著性水平,生产流程在信息交流与白酒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结论得以证实。

表6 生产流程在作业环境与白酒质量间中介效应检验

从前两个步骤分析,回归系数皆是显著水平;第三个步骤,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为8.669,是显著水平,自变量回归系数虽降为4.817,却依然显著,证明生产流程在作业环境与白酒质量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表7 生产流程在原材料品质与白酒质量间中介效应检验

从前两个步骤分析,回归系数皆为显著;从第三个步骤来看,中介变量回归系数是显著水平,自变量回归系数减少,仍为显著水平,证明生产流程在原材料品质与白酒质量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四)模型检验

利用软件运算初始结构方程,所得到的模型拟合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白酒质量模型拟合结果检验

由表8 可知,模型并未达到检验合格标准。因此,为了得到更加科学精确的拟合结果,需要再次修正模型。模型修正共有以下四种方法:内生潜变量个数变动、外生潜变量个数变动、残值差间协方差的重新修正以及模型内路径条数的变动[20]。

本文选取变动路径数量的方法,即对修正指数进行模拟以增加其路径最大值,接下来再对所得新模型拟合情况进行检验。

首先删去原材料品质到生产流程这一路径,再加上原材料品质到白酒质量这一条路径。新模型所得拟合指数如表9所示。

表9 模型拟合检验结果

由拟合指数可知,模型的值减小至659.4。由此推出,白酒质量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度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各路径进行显著性假设检验,相应的检验结果见表10。

表10 显著性假设检验结果

通过对上述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白酒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型,如图2所示。

(四)分析结果

假设H1 研究的是工作人员素质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之间的关系。此假设已获取实证支撑,并更深刻地表明了员工素质与道光廿五集团白酒息息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职业素质与敬业精神,会对白酒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工作人员素质对生产流程也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优秀的员工在酿酒过程中会有更好的表现,企业因此也能生产出更好的白酒。因此,为了提升白酒质量,道光廿五集团应该着力培养工作人员的素质。

假设H2 研究的是酿酒设备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关系。此假设已获取实证支撑。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设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由研究结果可知,酿酒设备在生产流程中发挥着直接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影响生产流程进而改变道光廿五集团度白酒质量。因此,设备的合理使用、定期的检修与维修十分必要。

假设H3 研究的是信息交流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关系,此假设已通过实证检验并获得了支撑。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中,信息交流都是一个被企业广泛忽视的重点。道光廿五集团当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加强生产流程中的信息管理,引导员工进行恰当的信息交流尤为重要。

假设H4 研究的是作业环境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关系,并已获取实证检验的支撑。作业环境对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影响较大,稳定良好的作业环境更有利于生产流程的实施,从而也更加有利于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白酒。

假设H5 研究的是原材料品质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关系,并已获取了实证检验的支撑。对于生产而言,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原材料,就算有再好的工艺和设备,也无法生产出一件想要的产品。唯有先保证原材料的品质,才能确保所生产出产品的品质。

假设H6 研究的是生产流程和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的关系,同样,此假设也已通过实证检验并获得了支撑。经过调研与调查,由上文调查结果可知,生产流程与道光廿五集团白酒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正相关。为了更好地提升白酒质量,道光廿五集团应将生产流程作为最重要的切入点,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改善道光廿五集团的生产现状。

五、道光廿五集团白酒质量改进策略

由实证分析可知,道光廿五集团白酒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协同影响作用。通过对搜集的理论和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纳,结合道光廿五集团实际情况,本文将影响白酒质量的因素重点放在了工作人员素质、酿酒设备、作业环境、信息交流、原材料品质以及生产流程等方面。

本文的实证分析以工作人员素质、酿酒设备、作业环境、信息交流、原材料品质五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并将生产流程当作中介变量构建白酒质量的概念模型,提出六个研究假设,就此设计问卷内容进行调查,收集过数据后再进行研究。由实证分析的结果可知,工作人员素质、酿酒设备、作业环境、信息交流可以影响生产流程。此外,原材料品质和生产流程能对道光廿五集团白酒的质量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为了提升白酒质量,道光廿五集团在质量管理方面综合运用5S 管理方法,并从管理层到基层推广宣传5S 管理知识,将素养、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加强员工素质培训

对于优化白酒质量管理而言,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员是生产过程的执行者,只有先确保生产者的素质,才能生产出质量过关的产品。要提升员工素质,首先要增加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要重点对参与生产流程的工人进行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对其专业素质进行培训,增强其专业技能熟练度,提高其技能水平。其次要加强素质教育,并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加强考勤制度的执行,设立专员监督并设置电子打卡设施来记录员工上下班出勤时间。企业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关怀员工,重视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并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二)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对于酿酒企业而言,酿酒设备不但是其生产白酒的必要工具,更是其价值极大的资产。因此,设备的管理尤为重要。除了派遣员工进行定时清洁与定期检查外,还应该每年聘请专家对厂房内各车间的酿酒设备进行专业检修和维护。对于酿酒设备的日常维修,应由每季度一次转换为每月一次,且同时与设备保养一起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酿酒设备的定期检修。至于酿酒设备的大修计划,则需上报集团生产部主管和领导审核,所上交大修计划得到批准后,在确定设备大修时间及预算金额后,再进行具体实施。

(三)重视信息交流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信息交流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作业时信息交流通畅以及生产指令得到迅速执行,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想办法减少酿酒过程中不必要的沟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自觉自律以及生产车间相关规章制度及奖惩条例来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进行合理的约束,同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生产方面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存档。此外,企业也可通过降低厂房噪声、设置扩音装置等方式来为酿酒流程中信息传递提供便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四)重视作业环境管理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道光廿五集团需要保持厂房内各酿酒车间、包装车间、质检车间、原材料仓库、酒瓶仓库、成品仓库等地作业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并保证每一样工具、每一件设备、每一份原料的摆放都各自有其具体准确的位置,分清主次,将常用品放在空间内较显眼位置,以备生产过程中的不时之需,从而达到节约工时、提升白酒生产效率的效果。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和员工还应该注重维护作业环境的安全、确保每一个车间内都张贴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清除污染源及危险品,每个工作日均要对厂房内各车间仓房进行清洁(每日早、中、晚各1次),并按照企业相关的生产规章制度来进行生产与作业。

(五)加强原材料管理

对于原材料的管理,首先是要进行指定地域采购与管理,把好原材料采购关;其次是要进行采购入库安全监测;再次是进行科学的仓储物流管理,保证原材料质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六)优化生产流程

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是提升白酒产品质量的关键举措。良好的规范是约束生产流程安全进行的必要条件,要确保在每一个生产车间内都张贴有相符的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警示标志,还要严格要求工人依照安全作业规范进行生产。而通过控制酿酒设备的摆放也可以达到优化生产流程的效果,从而改善酒品质量。对于同生产车间的酿酒设备,应该在保证最大数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井然排列;对于不同生产车间的酿酒设备,其摆放顺序应尽可能遵循生产流程的工序流程顺序,这样,既方便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极大地提升白酒产成品的数量和品质,以达到改善道光廿五白酒质量的目的。此外,根据道光廿五集团厂房内各车间占地面积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优化生产流程,建议企业重新设计厂房内各车间布局,针对现状做出最优布局方案,以方便生产。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我国白酒市场消费持续增长,白酒行业产品竞争愈加激烈,消费者对白酒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质量管理已成为白酒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刺激国内外市场消费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白酒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际,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白酒质量迫在眉睫。探究影响白酒质量的因素,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员、机器、方法、材料、环境、信息等管理要素(4MEI)均对产品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因此,白酒企业应从工作人员素质、酿酒设备、信息交流、作业环境、原材料品质、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整改,从而提升白酒质量。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道光产品质量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一道光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