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不同入路术式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

2020-05-23 12: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椎板椎间盘套管

陈 利 军

(柘城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商丘 476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常见性骨科疾病,对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影响较大,若不及时采取治疗,会加大患者致残的几率[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而在多种手术治疗方式中,选择能有效降低脊柱后部结构损伤程度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不同的入路术式,观察、对比患者的手术疗效差异,以明确更适用于临床推广的入路术式。详细的研究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接收的88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44例。A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58~73岁,平均(67.4±4.2)岁;病程1~10年,平均(7.2±2.3)年。B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9~75岁,平均(67.7±4.1)岁;病程1~11年,平均(7.6±2.2)年。研究纳入对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腰骶椎间盘突出;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条件,且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患有精神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肺功能不全或有手术禁忌症者。

1.2 方法

A组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术,取俯卧位,通过C臂机X线在患者腰部穿刺点进行金属定位,确定进针角度,并对穿刺点进行标记,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至小关节突及其周围组织,并在棘突连线正中置入穿刺针,在患者LS/S1椎间隙中后1/3处注入约2ml的1∶4碘海醇混合液(美兰),进行椎间盘内髓核造影染色,依次置入工作套管。B组采用BEIS(创立椎间孔镜)入路术式治疗,取侧卧位,利用C臂机进行体表金属定位,标记穿刺点,将2%的3ml与9ml利多卡因分别注入穿刺点皮肤与深筋膜处进行麻醉,若穿刺针位满意,可在关节突周围注入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在紧靠上关节突前方椎间盘内注入2ml美兰进行造影染色,在导杆内旋入1~3级套管,逐级打磨上关节突前上部,并将套管置入扩大的椎间孔内,磨平关节突骨面,再置入工作套管,确定正位与侧位工作管道尖端分别至棘突连线于椎体后缘连线,确定工作套管末端是否至硬膜囊与神经根腹侧后再进行镜下操作。

1.3 观察指标

研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疼痛(VAS)评分、Oswer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状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卧床休息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其中,VAS评分满分10分,VAS评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ODI评分共分为9个项目,每项满分5分,ODI评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对比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VAS、ODI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B组术后1周、1个月VAS评分与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VAS及DOI评分对比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导致患者病情发作的原因与腰椎间盘病理性改变、纤维环破裂等因素有关,是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腰腿痛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传统的椎间盘摘除术因创伤大、术后脊柱稳定性较差,并发症较多,预后并不理想[3]。因而,选择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同突出形态与位置,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既能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性,又能增强手术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BEIS入路术式治疗的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休息时间明显少于采取椎板间隙入路术式治疗的A组,且B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表明采用BEIS入路术式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BEIS入路术式适应症不同于椎板间隙入路术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且手术视野更广阔,扩展空间更大,适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髓核、纤维环等,能在可视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安全性更高。而椎板间隙入路在脊柱内镜下切开或咬除黄韧带,可造成局部粘连或形成瘢痕,且手术适应症较少,手术风险性更高[5]。

综上所述,腰骶椎间盘突出症采用BEIS入路术式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功能障碍状态,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椎板椎间盘套管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机理及套管挂片技术实验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大口径井套管安全下放关键技术及应用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