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

2020-05-25 02:33朱薇婷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新时代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核心素养是决定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构建党性素养、通识素养和先锋模范作用的“三维一体”核心素养体系,设定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助于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新常态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即“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作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论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坚持的基本方针,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对党治党理论的新认识和升华,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养,进而影响到共产党员队伍的总体质量,而党员的质量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实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保障。

一、全面从严治党与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逻辑关系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思想指引

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从严”和“全面”已成为治党主旋律。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水平的关键途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肩负着为党组织培养新生力量的重要任务,必然要在工作中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思想指引,始终以“从严”为要求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大学生党员培养体系中的不足之处。而构建和实施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则是保障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基础

大学生党员在整个党员队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每年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超过全国党员发展总数的1/3。大學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共产党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构建党员核心素养体系,以此来衡量党员发展的质量标准,是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思想理论、知识、能力、道德、人文等方面的素养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掌握较为充分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上来”。这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精辟总结。这种规律要求当代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真正成为青年中的先进分子,为党组织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生力量,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夯实基础。

二、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现实考量

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党组织建设的新常态,对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已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政治素养、文化素质和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都是考验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因素。

(一)大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不足

(1)政治修养锤炼不够充分

大学生党员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的首要因素是其政治修养应显著高于其他同学,而目前大学生党员中政治修养锤炼不够充分的现象较为常见。首先,政治理论知识薄弱。党员发展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充分,比如党校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察过程中的教育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比如仅通过思想汇报的方式,而缺乏对党的知识、时事政治等多方面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政治理论知识薄弱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其次,入党动机不够纯洁。学生中有部分并非出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机而申请入党,而是出于其他原因,比如党员的身份能为自己带来荣誉,或者跟风型、冲动型的入党。入党动机不纯必然导致思想信念不够坚定。最后,党员身份意识不够强烈。部分大学生党员未能时刻以党员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自己的要求还未能完全达到党员的要求,在参加组织生活时缺乏纪律意识,遇到问题未能及时向党组织汇报等问题也较为普遍。有些学生党员不仅对自身要求不够高,在工作中对待他人也缺乏原则性和组织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群众基础。

(2)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升

大学生党员的身份首先是学生,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党员的核心任务之一。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知识学习优秀,还要求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素养等综合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不够突出、参加各类竞赛比赛不够积极、课外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以及道德辨别能力、审美能力有限等问题。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多数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学习方面的发展方式较为单一,不带头参加各类比赛竞赛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脱离课堂和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党员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不擅于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全方位发展,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甚至沉溺网络和手机,将较多的课余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观看一些低俗的网络视频和影视作品。

(3)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周围同学共同进步。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实践活动等各方面。一直以来,大学生党员重个人学习、轻集体观念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重视个人的收获和荣誉,却忽视集体和团队的共同进步。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党员忙于个人事务,却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不积极担任学生干部,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没有充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程序不够规范

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程序不够规范也较为常见,集中体现为:从团组织推优到党员发展、转正、后续教育这一系列组织推优发展程序没有按要求严格执行;在考察表格、思想汇报、个人自传等书面材料填写时不够认真负责,流于形式,并没有实现它本来的作用;入党材料制作不规范,或缺或填写不规范。

(2)标准不够合理

党员发展培养是从大学生中选取小部分先进分子进行培养考察,目前各大高校的标准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忽视服务意识、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二是没有充分发挥民主权利,虽然在团组织推优、党员发展、转正各个环节都设有民主投票的程序,但是由于前期学生的民主教育不够充分,导致民主意识不够强烈,因而投票结果并非真正反映民意;三是动机不纯导致标准设置不合理,比如为了提高就业质量,高校党支部将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具备党员素质的学生发展入党,目的是帮助他们找到好的工作。

(3)考核监督机制不够科学

考核机制方面,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及党员后续考察阶段,通过设置和实施量化的标准考核来保障党员队伍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多数高校在量化考核机制方面仍较为欠缺,普遍设置得过于笼统简单、不够细化科学,仅停留在定性标准考核上。考核时间段上也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仅在发展或者转正前进行考核,从而导致考核结果不够全面、客观。

监督机制方面,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时期,大学生党员若缺乏监督,也容易放松要求,自身的党员意识容易淡化,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对党员进行民主监督有助于保障党员的质量,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中对监督机制的设置和实施还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构建“三维一体”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

基于以上问题剖析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要求,构建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标准开展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助于保障党员质量,科学的核心素养体系可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的前三條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而大学生党员因为其学生属性,与其他的党员具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中最优秀的群体,基于党员共性和学生属性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研究得出,党性素养、通识素养和先锋模范作用是一名大学生党员必须具备的三大核心素养:

(一)党性素养

党性修养是指一名党员对党的认识度、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及思想觉悟的水平。主要包括入党动机是否纯洁、政治理论知识是否充分、党员意识是否深刻。首先,入党动机方面,共产党员的入党动机是因为明确了自己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唯一的信仰,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并真正能以入党誓词的要求作为行动指南。第二,政治理论知识方面,一名合格的党员应至少具备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一是党的理论知识,包括党史、党建和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二是时事政治,包括国内外大事、国际国内形势、热点问题等,并具备对时事政治的基本判断力;三是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判断能力。对于国内外大事、生活小事都能具有客观全面的评价与判断力,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大学生党员需具有强烈深刻的党员意识,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要求党员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无故不缺席。随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感,碰到问题能及时向党组织汇报,随时保持党员的鲜明立场。

(二)通识素养

通识素养是指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所具备的素养。其中知识主要指的是人文、社会、自然等科学知识;能力指的是学习、思考及合作能力;情感指的是道德辨别、责任意识、审美情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过去以“专才”为导向的人才模式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1)知识素养。大学生党员归根结底是学生,而且是先进的学生,因此大学生党员应具备更高水平的知识素质。掌握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领域的知识,增强知识底蕴,扩展见识是提升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2)能力素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表现形式,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点。学生党员应具备更高水平的能力素质。能力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算、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的能力;思考能力是指分析、判断、创新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指的是与他人及外界沟通、交流及写作的能力,学生党员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应善于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具备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

(3)情感素养。情感素养是以知识素养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依托,实现个人更高层次的追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更进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依赖的素质。情感素养主要包括道德辨别、责任意识和审美情趣三方面。

第一,道德辨别是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确立的基础上,对真善美、假恶丑形成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诚信、遵纪守法、纪律观及法制观等自我约束能力。道德辨别能力的形成跟原生家庭状况、生活学习环境及受教育的背景和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的意识,大学生党员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符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人才的作用就在于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因此,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党员必须具备的素养。

第三,审美情趣。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人格健全、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审美情趣包括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大学生党员的一大特征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艺术修养,不要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应具备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擅长欣赏高雅的艺术文化。

(三)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先鋒模范带头作用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带动周围同学一起进步。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增强公民意识、做实群众基础、发挥带头作用三方面。第一,增强公民意识主要包括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作为大学生党员,则体现为具有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社会使命感。第二,大学生党员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在生活中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争做学生干部,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与同学和睦相处,用自己的智慧、人格、真诚去感化周围的人,让同学们能从内心相信党,有了困难首先想到寻求身边的党员同学的帮助。第三,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均应积极主动,努力学习,在学习上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工作上认真负责,主动承担班上、系里的学生工作,带头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比赛,在各方面均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感染同学们,增强集体凝聚力,带动整个集体一起进步。

“三维一体”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四、结语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下,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指导,从“党性素养”、“通识素养”和“先锋模范作用”三个维度构建“三维一体”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并设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的评价标准,从而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卫,谷军,张远芝.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6):80-83.

[2] 王淑辉.论习近平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与陈云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的关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03):102-104.

[3] 徐刚.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6(02):132-134.

[4] 程化琴.大学生党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2(04):137-138.

[5] 戴月波,蒋艳.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19(12):19-20.

[6] 房晓军.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3):107-111.

[7] 冯惠敏,熊淦,徐仙.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的理论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46-51.

[8] 宋永刚.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核心素养[J].红旗文摘,2017(03):16-19.

[9] 梁耀明.大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现状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27(04):21-23.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指导下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7JDSZ3015;文章为2016年嘉兴学院党建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0116002BW。

作者简介:朱薇婷(1983.05- ),女,浙江海宁人,硕士,副教授,嘉兴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