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2020-05-25 02:33孙沛娜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大学生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前高校除教育之外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在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的变化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此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都应当积极应对,寻找适合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式方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一)经济环境变化

(1)就业岗位增量减少

过去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我国人口老龄化使得适龄劳动力缩减,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产业也在向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进行转移。推动经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会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而经济增速放缓,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减缓、降低,失业率提升,对于新就业的大学生来说竞争也会更激烈,除了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竞争,还要与劳动力市场的“老人”竞争岗位,另外经济增速下行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状态,企业结构重组也会造成很多失业人员,并且对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意愿也有所下降,多方原因下,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非常大。

(2)结构失衡使就业更加困难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采取的步骤,并且当前我国在着力于通过去产能、去库存的方式来调整产业结构,产能降低必然会造成一些现有岗位人员失业,这些职工也需要有新的工作出口来安置,劳动力市场新旧叠加,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在不断降低,转向新的产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又有全新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尚不能够完全满足新产业新科技的需要,转型与就业的矛盾必然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而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也需要时间来根据市场变化做调整,这是一个并行推进的过程,在进步的过程中,有摩擦是难免的。

(二)高校培养因素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市场一直在变化,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当前是市场决定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就业率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指标,高校也一直致力于寻求市场、高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并对此做了很多研究,毕竟都在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依靠逐步探索,有的高校对经济新常态不够敏感,在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上存在定位不准的情况,没有明晰准确的培养目标就容易造成教育的盲目,没有将社会实际情况与人才发展结合起来就容易使教育变得偏颇,学生所学与所用无法对接,求职也会更加困难。

(2)就业指导工作还需加强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完善,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没有实质性作用,存在走形式、喊口号的现象,有的则是指导专业性不足,对于学生来说不足以达到指引就业的目标,而学生从未接触过就业市场或者对当下的市场情况不甚了解,初入社会也显迷茫,更需要高校这个指路明灯。

(三)用人单位要求

不可否认现在的一些用人单位仍旧存在就业歧视现象,用人观念例如重男轻女、重高学历、挑剔年龄、户籍限制等等,这些潜在的就业竞争打破了大学生就业的平等关系,没有平等的就业环境,就没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虽然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但是这些外在的附加条件直接将一些“不合格”的求职者剔除在外,剥夺了他们就业的机会,再者用人单位出于成本考虑,喜欢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个条件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企业眼前的利益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长远来说也不利于企业提升发展。

(四)学生个人期待

一些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待值较高,但是现实情况却给他们很大的打击,这种心理落差需要学生自己来调节,认清定位,首先在入学之初就要有一个未来的职业规划,不能得过且过玩过大学生涯,如果个人提升意识不足,那么毕业后首先就给自己的就业设了一道屏障,对职业的迷茫更难以得到合适的工作,自身能力不够就无法与别人竞争。还有一些学生对职业的价值取向观念不正,非公职不去,非高薪不去,环境不好不去,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成功就业。

二、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一)政策方面

(1)拓展大学生就业新渠道

政府永远是我们的领头人,引导者,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首先要政府牵头,制定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规定,各地区积极配合,探索既能推动本地产业发展又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合作新路径,政策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要易操作,要具有实效性,相关的鼓励措施也要落实到位,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简化办事流程,配合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真正让大学生在促进就业中获得成果,获得实惠。

(2)构建就业双向信息系统

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壁障还是存在的,多數用人单位通过自己发布用人信息,去高校开招聘会,与高校合作订单培养人才等方式招聘合适的员工,同样的大学生取得招聘信息的渠道也比较类似,虽然现在网络已十分发达,但是比较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公正性的招聘、就业信息系统还需要政府牵头建设起来,将企业、高校的双向信息录入系统,实时监测市场需要和变化,以政府为保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权益进行平衡和调控,让双方都能够安心、诚信进行招聘、就业,利用数据信息统计还能够预测本地的发展状态趋势,对于高校办学方向、企业发展调整都是有利的。

(二)高校方面

(1)紧跟市场发展的节奏

市场经济给高校指明了办学的方向,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势必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调一致,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时候大学生在劳动力大军中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对于学生培养来说有点严进宽出,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放松下来,这其实是不对的,一方面有学生个人因素,另一方就是学校的环境没有给大学生很大的求存压迫感,毕业率的重要性高于了就业率,但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明显突出,高校势必要抓紧学科学风建设,加强本校人才培养的力度,找准本校人才的发展目标,关注市场需求、薪资变化、就业结构,及时调整本校专业,使人才输出与市场需求相契合,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和利弊,找准未来的职业定位,寻求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就这个目标进行有效学习;然后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工作,指导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考取的资格证书等,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职业操守、职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习的机会,增加工作经验;在毕业阶段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培训,包括对劳动合同的理解与条款鉴别,容易走的误区,面试技巧礼仪、自己的权益保障等等相关的就业宣讲,帮助学生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3)培养创新创业理念

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但是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大学神应当抓住创新创业的机会,为自己提供就业渠道,高校也应当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课程教育和创业知识普及,构建大学生创业网络平台,强化创业支撑力量。

(三)用人单位方面

社会就业环境的不公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很大影响的,作为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根据本企业的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人才储备,不盲目、不跟风,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人才,不仅重知识更重能力,看眼前的利益还是长远的人才储备发力,也要注重人才的企业内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样的环境也更能吸引人才的注意,增加人才的粘合力。

(四)大学生方面

作为大学生,既然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不应当浪费,这也是对自己的负责,经济新常态下就业艰难,但并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除了学校对大学生的专业培养之外作为学生自己也要摆正心态,认清形势,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素质,拓展专业知识储备,为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另外在就业时切忌眼高手低,从基层做起稳扎稳打,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相信就业不成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通力合作,共同为就业打造良好的环境,尽力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机制,应对经济挑戰,稳定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楚洪.经济新常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策略[J].职业教育,2017(11).

[2] 梁聪.探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

[3] 王永昌.用创新创业带动新就业——谈谈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J].浙江经济,2015(04).

作者简介:孙沛娜(1977.10- ),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