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父母技术侵扰行为研究现状与对策

2020-05-25 02:33陈继为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父母亲子关系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人们相比较面对面交流,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在家庭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父母专注于手机而忽略家庭的现象。分析了家长沉浸在玩手机的行为心理,期望为亲子关系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父母;亲子关系;技术侵扰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互联网之于人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个体存在方式和社会群体生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40~49岁中年网民群体占比由2017年底的13.2%扩大至15.6%。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家长群体的互联网使用占比持续增加,一些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无意识地忽视了“孩子”而“热衷”手机。

一、技术侵扰的概念

Technoference(技术侵扰)是网络新兴词,由“technology”(科技)和“interference”(干扰)两个单词合成。它被定义为人们因科技技术(手机、iPad等)而导致的社交互动中断,即人们只顾查看手机而冷落在身边的朋友或家人。这是21世纪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有些研究者将技术侵扰翻译成“低头族”,意思是相近的,但“低头族”一词强调了其病理性和危害性。

二、父母技术侵扰行为的特征

(一)时间和空间上的便捷性

现今大部分手机已经拥有越来越多曾经只有电脑才有的功能,对比笨重的电脑,手机更方便携带和使用。相比正在读书的孩子,家长拥有更多玩手机的时间,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当他们的手机响铃或者震动时,即使当时在和自己的孩子聊天,他们也会拿出手机查看,还有一些父母,即使在和孩子聊天,注意力也是在手机上的,这也造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交流和相处的时间减少,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不好的体验。

(二)虚拟社交技术的沉溺性

当父母沉浸在各种社交、游戏以及购物软件中时,就会无意识的忽略了周边环境的情况。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也会用一只手吃饭,另一只手用来玩手机。家长在虚拟世界里会找到现实社会里不存在的归属感,也因此沉浸在虚无感中,从而导致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家长,在现实社会中与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交流时而感到困难和不适,变得心情低落和脾气暴躁,于是他们就更不愿意与孩子交流,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亲子关系会越来越难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思想和行为上的依赖性

随着网络资源日益完善,想要了解的讯息网络上因有盡有,在生活中任何使人困惑的事情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答案。这也间接导致了家长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搜索寻找解决方案,如果这样的行为不被及时制止的话,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能力就会减弱,主观能动性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也正是由于手机使用的便捷性,极大的加深了父母对手机的依赖,这对家长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四)日常生活的从众同化性

父母因为“忙着”玩手机,与孩子感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淡。在“技术侵扰”的作用下,我们与很多人的关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即使面对面坐在一起,对于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换了个玩手机的地方,甚至有的人即使处在同一个空间里,也会使用社交软件(微信、QQ等)来沟通。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现状需要改变,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但当他们看到低头玩手机一族就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而最后被同化为同一族人的时候,那整个社会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三、父母技术侵扰行为形成的原因

(一)手机使用自控能力较差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总是低着头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自控能力较差。其一,家长相比较于正在读书的孩子,空闲的时间更多,并且对于手机上的小说和游戏软件没有抵御能力,因此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少了。其二,工作中没有奋斗目标。对于长期拼搏的中年家长来说,往往因为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向从前一样在自己的领域竞争与创造时,他们会选择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因此事业也逐渐进入停滞状态,此时的他们往往会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只能通过玩手机来打发零碎的空闲时间,获得快感。其三,工作自主性缺乏,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带着一种“不是我想要工作而是我不得不工作”的心态,对待工作敷衍了事,虚度光阴。

(二)社交排斥亲子隔阂较大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出现了急剧的变化。由于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能成为一个精神独立和生活独立的人,同时也渴望家长能给予他们成年人专属的信任和尊重,矛盾的是,其心理水平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而父母与青少年子女的关系通常是一种不对等的双向互动关系父母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占支配地位。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相处时,由于目标和现实的不统一,让两者的相处总是显得争锋相对,束手无策的家长只能逃避与孩子修复关系的机会,而选择低头玩手机。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同事或上级进行工作交接时,为了避免面对面交流而更倾向于用手机社交软件进行交流,长此以往下去,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会逐渐下降。

(三)信息技术发展日益完善

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功能也在逐步完善,手机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了,手机不光可以发消息打电话,还可以存储电子身份证以及使用支付软件买东西等等,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和麻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对于人们来说现在无论去哪都已经离不开手机了。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更可以将自己零碎的空闲时间在手机中消耗掉,比如玩游戏、看电影,智能手机于我们而言就像是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它可以满足我们的很多要求,由此可见手机已经渐渐转变为一种习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玩,且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家长很容易就沉溺其中,成为手机的“奴隶”。

四、应对家长技术侵扰的策略

(一)自身方面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根据他的观点,家长这个年龄阶段被划分到成年中期,八个阶段中的倒数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因此,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哈维格斯特(R.Havighurst)认为,中年发展任务主要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等。根据他的观点,中年人需要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着走出舒适圈,通过两代人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体谅与信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应当以身作则,主动放下手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社会方面

一方面社会积极正面引导,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世界形态的主流,与其取消使用手机不如努力让技术能真正地为人们所用,用好的现代技术去充斥市场,用先进的、优秀的东西去取代糟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完善公共、娱乐设施,不妨发动孩子们的力量,鼓励孩子以平等的姿态与父母互相监督,放下手机畅开交流,形成一些对父母约束的力量。适当的组织一些亲子户外活动,在享受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的同时净化心灵,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以达到分散和转移人们对手机的注意力的目的。

五、结语

科技产品加速的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亲子关系中家长的技术侵扰行为并非是一个小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面它和解决它。当家长和孩子相处时,如果自己在玩手机,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手機成了家庭成员的精神寄托,这在无形之中给家长与孩子之间竖了一面高高的墙。所以家长不仅要从社会现状角度查找原因,更应当自己进行反思在弱化家长的技术侵扰行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的心理特点,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改善由于外部环境和内在观点构成的不良行为。时代不能倒退,不可盲目的“扔掉”手机,与其“堵”不如“通”,让家长自愿放下手机,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 程万里,宋鹏,王冉.大学生“低头族”行为及心理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4):17-18.

[2] 邹晓翔.从养成教育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低头族”现状及原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8):30-31.

[3] 张翊轩.“低头族”问题辨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5):10-13+24.

作者简介:陈继为(1996- ),女,土家族,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父母亲子关系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