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视野下探析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2020-05-25 02:33郑盼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晏阳初

摘 要:晏阳初是杰出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为了对“愚、贫、弱、私”的中国农民进行再造,进而完成民族再造,彻底解决乡村危机,晏阳初提出了以“平民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平民教育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教育功能视野下探析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今天我们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教育功能视野

教育的功能是多重的,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文章致力于在教育功能视野下深刻探析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为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也对推进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一、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包括晏阳初的成长环境背景,也包括民国初期复杂的社会背景,是应时代之需要,顺世界之潮流的伟大思想和伟大运动。

(一)个人成长环境背景的基奠

晏阳初出生于中国传统的书香世家,深受儒家“以民为本”、“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作为近代知识分子,他又受到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关注中下层平民,希望能够“救国救民”,后又留学国外,受到西方实验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回国后,为改善普通民众“愚、贫、弱、私”四大病症,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识字运动和扫盲运动,虽然“教育农民认识文字取得求知工具而不能使他们有用这套工具的机会,对于农民是没有直接效用的”。这些都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

(二)民国初期复杂的社会背景

民国初期是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动摇,给农村农民带来了希望,但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仍然不容乐观: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地主买办阶级无情地剥削压榨,农民手中的土地日益减少,但苛捐杂税与日俱增,高利贷盘剥异常盛行,各种天灾频发使得乡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乡村生活秩序更加紊乱,农民生活雪上加霜,日益贫困化。晏阳初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其最主要在于民众的“愚、穷、弱、私”,因此,可以通过平民教育实现“民族再造”目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便应运而生了。

二、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晏阳初对平民教育有明确的认识。他认为平民教育应是“新民教育”,“整个人的教育”,“平等人的教育”,担负着“改造民族的整个的生活”的任务;它还是“最基本的不可少的救亡图存的教育”。因此,平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为:(1)教育的对象应平民化。晏阳初认为全体民众“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领受平民教育的必要,都应机会均等地享受全民教育”。他提出了“全民教育或民众教育”、“老百姓教育”、“苦力教育”等词语。(2)教育要符合本国国情和民众需要。晏阳初通过调查发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症。对此,他要求平民教育运动以民众生活状况和需要为基础,有计划地首先推行“识字教育”,即对不识字的平民进行识字教育,对已经识字的推行“四大教育”,即针对愚昧推行文艺教育,针对贫穷推行生计教育,针对虚弱推行卫生教育,针对自私推行公民教育。(3)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应该“以学校式教育青年,并兼顾教育儿童的工作,同时实施社会式及家庭式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教育环境,‘以免一曝十寒之弊害”。

三、功能视野下探析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功能视野下探析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探析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个体发展功能与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活动的内部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活动内部,也是其本体功能。

晏阳初倡导教育机会平等无疑对个体潜能的挖掘是有益的,三大教育方式相结合,使每个部分都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不仅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作用,而且方式多样,易于接受,增强了有效性。“识字教育”和“四大教育”的推进,一定程度上使个体减少愚昧、贫穷、虚弱和自私的弊病。文艺教育一定程度上不仅使部分个体掌握更多的文字,也能培养其鉴赏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告别愚昧无知。通过生计教育对个体进行职业教育和专门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体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的劳动技能,使一些农民的劳动素质和劳动生产力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卫生教育推行卫生公共保健等,有利于增强个体体质、体能。通过公民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塑新民”的作用,唤醒个体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减少自私。

但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对個体发展的作用又是有限的,他所谓的机会平等也是小范围的,而且在当时难以实现。因此,平民教育并不是也并不能对每个个体发展起到作用。一方面,只是从整个群体所存在的弊病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没有关注到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个体也只是被动甚至被迫地接受“改造”,无法激起民众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热情。另一方面,人是复杂的,人的发展是全面的,需求是多样的,平民教育重在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意识,也没有解决当时中下层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土地即生存问题,“四大教育”也只是针对部分方面进行的。

(二)社会发展功能与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培养而产生的,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

政治方面,平民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部分人的公民意识,对其公民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合格公民的培养和政治的发展。但是,平民教育重德轻法,无论是公民意识的启发或者公民素养的培育都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民众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依旧淡薄;把乡村居民混淆于农民,无法反映农村固有的社会阶级关系,这种简单的“改良”和“再造”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即社会性质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变,甚至麻痹了广大农民的革命斗志。

经济方面,通过平民教育对民众“愚、穷、弱、私”四大弊病针对性的医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整体素质,对劳动力的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只着重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乡村危机的“病根”,而没有解决民众最根本、最紧迫的需求,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经济制度,甚至所实施的方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不相适应,在这基础上的一切“改良”都是乏力的,仍然无法使民众摆脱贫困和危机。

文化和科技方面,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推行“识字教育”和“四大教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启民智”的作用,减少了文盲,使民众在“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提高了民众的农业技术和文化素养,使社会呈现出学习和文化氛围,促进了科学和文明的发展。但是,只着重文化层面的改良,没有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相结合,民众也只是被动甚至被迫地接受,无法激起民众的主动性、参与度,只限于某些方面培养,如只重视农业技术而不是多范围多样的职业教育、科学理论教育,而且其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思想,终究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达不到“救国救民”目的。

四、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虽然国情相较于民国初期发上了巨大改变,农村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与当时也有很大差别,对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教育目的、目标有很多不一样,但是仍然存在贫困落后地区,农民的“智”和“志”不高,各种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不仅可以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对于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阳.晏阳初:出色的平民教育家[J].中国教师报,2017(08).

[2] 詹之一.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 徐利颖.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09).

[6] 李亚娟,王小丁.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郑盼杰(1992.03- ),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晏阳初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启示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启示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宴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社区图书馆建设
近十年来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