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化的实边思想及实践

2020-05-25 02:33马野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清末

摘 要:袁大化曾长期任职于东北,在经营漠河金矿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在担任新疆巡抚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稳定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自己的努力。长期在边疆地区为官,使他形成了自己的治边理念。他的治边思想主要是以实边为主,希望通过建设边疆,使边疆地区可以富足稳定。

关键词:清末;袁大化;实边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新疆远在边塞,经济落后,与内地隔绝,因此长期不受重视。清军收复新疆之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新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政府任命袁大化为新疆巡抚,袁大化成为新疆建省之后的最后一任巡抚。辛亥革命在新疆爆发后,袁大化被迫辞职。尽管袁大化担任新疆巡抚时间很短,仅有一年多。但他对治理新疆有许多新构思,其中构想修筑铁路、推行经济改革等展现了他的治边思想。

一、兴利实边思想

(一)对新疆的认识

长久以来,多数官员对新疆的认识不足,多停留在边远,荒芜的印象。从海防塞防之争中,左宗棠与李鸿章的观点就可以看出当时中央政府官员对新疆的认识,主要为集中在两点。一是新疆是否对内地的战略安全至关重要,二是新疆是否对中央财政存在拖累。

而袁大化则认为新疆物产丰富,应当妥善经营,使之能够财政自足,甚至能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坚力量。新疆是未开发的宝地而不是可有可无之地。在他主编的新疆图志中不难看出以袁大化为首的一批新疆官员力图开发新疆的治疆理念。在书中,首先就是肯定了新疆物产、资源丰富。其中新疆图志实业篇载有,“财之富厚莫盛于西北”,“夫自古国家之富在物产不在金银,金银者物产之计数而已……”

其次,论述了西方人开拓土地,进行养殖、屯垦、生产,而为祖国增加财源,从未听说有坐视物产而不开发的。同时对新疆的物产作了大量介绍,指出新疆地域辽阔,“膏腴之田徧天山南北,材木老山,谷马驼牛羊翳原野,旃裘齿革屯都市,金银玉石铜铁炱煤石油丹砂之藏孕育,环玮亘古,未尝宣泄,而斋桑罗卜、诸淖尔以畋以渔,物产丰甲于天下”。但是,新疆地区一年的收入却不足东南省份一大郡,建省以来,每年财政仍需要内地协饷。

广大新疆地方官员都倡言新疆之物产丰富,探索在新疆发展实业,以枝强干,使新疆富足。他们都对新疆空有着丰厚物产,广袤资源,但却因种种限制不能开发而感到焦急。

(二)修建铁路的构想

自火车在中国广泛传播接受以来,铁路极大便利了人们出行,推动了商业发展以及军事运输。鉴于新疆于内地相距甚远,交通不便,一部分官员构想了在新疆修建铁路的蓝图。袁大化就是其中的代表。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袁大化上奏“时局阽危,急宜筹款,修通东西铁路,以固全局”。袁大化在奏议中分析,近几十年来,国家注重海防,现今铁路逐渐开通,又将趋重于边防。而“边防以东西两首为最急,东则日俄,西则英俄”。东北主权已经遭到极大破坏,必须布局西防,不能再让新疆有失。并指出随着英俄在边境的势力扩张,势必对西部边境构成威胁。他认为只有修建铁路直通东西,才能保全大局。这样不仅能繁荣商业,沟通中外,而且能巩固边疆,以此经营西域。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中原固而图西域,中原乱而弃之,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袁大化却反其道而行,欲经营西域以捍中原。他对新疆在中西交流中的地位有独到见解,认为“唯新疆形势以陆制水,可与之争雄,荒矿牧工四大利益,加乎环球,独其末焉者也……急成陕甘新铁路,直接俄疆,扼绝利权,高据行胜,即英之苏彝斯河,无以愈之”。尽管他修陕甘新铁路的想法在当时的时代不能实现,具有其局限性,但他想使新疆成为中欧联系枢纽的想法则极富前瞻性。

二、兴利实边的措施

(一)民政措施

虽然袁大化担任新疆巡抚的时间较短,但他仍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新疆的经济发展,保障民生。首先袁大化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垦荒开渠的措施,并对派捐做了适当减少。他认为在筹办新政中,民力已经耗费,应该对人民加以扶持,巩固民心。因此对“各项派捐已稍予迁就,并请饬属办理垦荒开渠及采矿等事宜”,希望能有利于民生。同时鼓励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土地、矿产、牧业资源。袁大化力图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有利于增加新疆的財政收入,而且能促进新疆的农业发展,解决新疆的民力、财力不足等问题。

面对新疆库存银饷不足,各省协饷迟迟不能送到,而目前所需花费甚多的情况。袁大化上奏提出,希望能在新疆分设银行,如果一时之间不能办理,“乞准藩库暂制官票百万”,来解新疆燃眉之急,使新疆度过粮饷财政危机。

鉴于新疆边远,人才缺乏,审判人员大多不合格,不能很好的进行审判结案,而新疆又距离京师太远,到大理院呈诉更是劳民伤财。袁大化奏请设法通融,新疆各地审判厅遇到不能解决的案件,“准由提法使就近提审,下所司议”。以此提高审判效率。

(二)军政措施

袁大化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还整顿军队,加强军事,维持新疆的稳定。

一方面他严肃军纪,严厉打击逃兵现象及拒捕等恶劣行为。对于逃兵哈萨克济木克等六人,持枪抢劫并拒捕的恶劣情形,请旨按照东北三省严惩马贼的办法,“将该犯等按军法惩治”。同时,他意识到“新派营队积弊太深,马步皆有空额”,希望能调遣吉林先锋官胡殿甲,在安徽、河南等地精心挑选士兵到新疆,并请求拨给军用物资。

另一方面,袁大化忠于清廷,他认为革命党是叛乱分子,不利于新疆的“兴利实边”,因此他对新疆革命力量始终严厉打击。宣统三年(1911年)11月,他镇压了革命党人刘先俊领导的起义,清廷褒奖其“拏获匪首刘先俊等正法,地方一律平靖,办理甚为迅速,殊堪嘉尚。”宣统三年(1911年)11 月革命党人杀死伊犁将军志锐,拥护广福为都督。清廷决定“傥不服劝导,即著派队驰往,剿抚兼施。”之后袁大化对伊犁开展围剿,与革命军对峙。

总的来说,袁大化在担任新疆巡抚内,做了一些体察民情,注重民生的工作,努力的经营发展新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任期的短暂,他的“兴利实边”思想和实践不能在新疆完全实行。

三、结语

袁大化在治理新疆时,试图通过发展边疆经济,迁移人口,构建与内地交通,使得边疆与内地融为一体,以期维护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很难实现,但不能掩盖其合理性,对于今天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边疆地区较之内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但是资源相对丰富,又有边疆对外的区位优势。如果能逐步发展边疆经济,增加人口,便利交通,兴利实边,使边疆地区发展起来,以枝强干,对中国发展将有莫大好处,这便是以袁大化为代表的近代“实边”思想的考量所在。这一思想是在近代以来,新的社会环境和世界格局中萌发产生,是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及上层官员在探索救国强国道路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巩固边疆、保卫主权的作用。尽管受时代的局限性,这种思想在当时很难落实,但难能可贵的是实边思想抓住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大化著.张本政校点.漠矿录[J].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6(01):23-53.

[2] 贾熟村.袁大化与漠河金矿[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01):47-51.

[3] 姚焕录、郭院林.清末新疆巡抚袁大化的抚新作为[J].新疆社科论坛,2011(05):70-72.

[4] 沈云龙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13·新疆图志[M].台湾: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

[5] 清实录·宣统政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袁大化.抚新纪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马野(1994- ),男,汉族,山西临汾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中国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清末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清末陕南地区的书院改制
论清末留日学生译书活动的原因、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