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优化探析

2020-05-25 02:33余琼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贫困精准扶贫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推进扶贫攻坚的进程。我国现行教育救助体系中包含国家及校内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免费师范生等多部分,但在教育救助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题,文章以S大学的教育救助工作为例,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有救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发展性救助不够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工作、物质救助发展性救助并重等建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精准扶贫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为完成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教育脱贫的重要任务,防止贫困通过代际传递,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印发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该规划针对拓宽教育脱贫通道,完善教育救助服务体系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补贴、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减免学费等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确保全部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都能获得救助。”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急需大量人才,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掌握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身负国家振兴的重任,解决好他们的就学救助问题就显示出其极端重要性。文章通过对S大学的教育救助工作的分析,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学校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

一、S大学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现状分析

文章以一校区各个学院中的本科生中接受过贫困救助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220个调查样本,共发放220份问卷,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1%。

从贫困生的生源地来看,中西部城乡地区是主要来源。被调查的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中西部城乡。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造就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生数量多的现状;另一方面是由于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分割导致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了“以农哺工”的策略,并通过“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生产中获取巨大经济收入,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经济较为缓慢,农民收入较少,直接表现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

多数贫困生认为导致其家庭收入低主要是因为父母务农或打零工,而兄弟姐妹又处于求学阶段,家庭支出多;有些城市学生家长面临着下岗。在城市,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化,使得部分贫困生父母面临下岗再就业,而这些父母年龄偏大,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再教育也很难,这也就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加之在城市消费比较高,有时候生活比农村还困难,如果要供一个大学生很可能直接导致家庭贫困。而有的贫困生家庭中不止一个孩子,多子女同时处于求学阶段,而父母均以务农为主,收入不高,这就会给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

通过调查发现,父母供给是多数贫困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其中有42.6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助学贷款及其他学校补助,近30%的同学选择勤工俭学。这意味着,在保障贫困生就学和基本生活上国家的助学贷款及各类奖助学金能解决贫困生在校的基本生活所需费用进而减轻其家庭的压力。

二、S大学教育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救助政策执行不彻底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在分析问卷过程中发现,S大学的贫困生对国家及本校的相关救助政策并不熟悉。只有4.2%的学生非常清楚国家及学校的相关救助政策,更多的57.38%的学生都并不了解详情。由此得出S大学的救助工作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宣传方式不够新颖等问题。

(二)重视直接的物质救助,发展性救助不够

调查人员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在教育救助工作中,除了“勤工助学”之外,其余均为直接的物质救助,对培养学生“脱贫”的能力关注不够,发展性救助工作不到位。勤工助学一直很受大学生欢迎,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工作来获得报酬、培养自己自立意识、社会劳动能力,也可以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可是在现实情况中,S大学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而且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型,真正会涉及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岗位甚少;其次有近一半的贫困生认为勤工助学的报酬并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开销。

三、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完善政策执行过程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贫困生和资助管理中心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对于救助政策并不熟知,这会导致他们对于自身权利义务认识不清,有些贫困生得不到相应的救助。因此学校更加应着眼于提高贫困生关于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广开渠道。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将学校的救助政策印制成简明的宣传手册;采用新媒体技术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学校图书馆或广场前设置相关政策的宣传展板等方式。

(二)重视物质资助同时注重发展性救助

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大力发展重脑力重能力岗位,将以往简单的勤工助学向更高层次推进。学校应该着力开发一些能把勤工助学和学生的学科技能有效结合的岗位,增加岗位的技术含量,着力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依据嵌入性理论,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时,便会受到群体规则的约束,从而建立起自身和群体的基本关系,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在此网络之中,往往是弱关系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社会网络链接社会中的企业、团体,提供给贫困生更多的校外勤工助学资源。通过建立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联动机制,帮助贫困生增长知识和见闻,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鼓励贫困生要提高自我救助的能力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存在于个人的人际关系结构之中的社会资本,可以在个人进行社会活动中提供极大的帮助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个体如何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结构来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学校应不断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项班级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多样的活动使自身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提升自己从该网络中提取资源的能力,有助于实现自身的教育脱贫。

四、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现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精准救助,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救助标准,取得了不凡成就。但在的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是保障贫困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举措,事关国家人才大计,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612/t20161229_293351.html.

[2] 陈柳钦.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东方论坛,2007(03).

[3] 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2.

[4] 郭涛.论美国大学教育救助制度与镜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5] 范贤昱.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J].山西青年,2013(16).

[6] 耿庆霞.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6(08).

[7] 卢丹,陆剑.西方国家弱势青年教育救助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余琼(1995- ),女,汉族,山西忻州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贫困精准扶贫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