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2020-05-26 02:02王玉苍
艺术评鉴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高中教育音乐教育

王玉苍

摘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用于指示学习的时间增多,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程度增加。学生德育教育的时间被压缩。但是,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身能力和品德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变得更加重要。音乐教育作为一项兼具知识性和功能性的教学科目,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教育  音乐教育  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7-0120-02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开始呈现出较大的改变。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日渐加重,用于课堂学习的时间被扩大。与此同时,用于学生德育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时间被压缩。学生不再享有大量时间进行德育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渗透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渗透教育,是指在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不采用专门课时,而是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穿插、介绍,不断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在此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音乐教育对高中教学的功能性极强。在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探索其德育功能并加以利用,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中,我们将探究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并探索其实现路径。

一、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音乐教学属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范畴,国家将音乐教学纳入学生的教学体系中,并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乐理知识,拥有一定的学术造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熏陶中体会艺术之美,体验内心的愉悦感与感情的波动起伏。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音乐具有天然的能够应用于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势。他能深入学生心灵,调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艺术培养。概括而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感觉。感受美,是学生发扬美、歌颂美的第一步,也是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对美的感悟,是艺术感觉。艺术感觉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概念,它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不仅依托于学生先天的天赋,还有赖于后天的培训与环境。学生深处的环境,接触的人物,进行的美学培养,接受的点播,都会最终影响学生的美学感觉。音乐教育在紧张压抑的高中教学环境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它好似学生繁杂生活学习间隙的一处世外桃源,悠扬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超然物外,感受艺术带来的心灵启迪与震撼,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得以停下脚步,感受真善美。只有曾经感悟过美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创造美、宣扬美的时候更有自信与底气。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一步。而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与感悟,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根基。

其次,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这两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题材而言。音乐学习题材的选取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科书都是经过专家严格筛选编写的,他们荟萃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歌曲与流行歌曲中的精华篇目。这些作品的内容不但朗朗上口,更传播着优秀的新时代精神。音乐教学过程中,这些作品在学生口中传唱,也深入学生的内心。这些作品主要可以概括為两种题材。一方面,是歌颂国家与社会的优秀篇目,比如《我和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等,这些篇目大多数取材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与之后的一些历史事件,其内容主要是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歌颂伟人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歌曲创作时代的背景,更能够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在音乐中聆听历史的回音。这些作品,有利于学生哎过注意的培养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另一方面,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比如《相约九八》《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这些歌曲是现当代的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他们多数传递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与积极乐观、崇尚科学的人生态度,这些歌曲朗朗上口,为年轻人所喜爱,这些歌曲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努力拼搏,从歌曲中汲取养分,感受乐观的力量,微笑面对人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高中教育中音乐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爱国精神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音乐教育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促进学生的感情能力的培养。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立足于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交能力。所谓的共情能力,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同身受的能力与意识。共情能力不仅是学生社交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生活感受的重要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重要方式。音乐创作的初衷,多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而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流传,也是因为音乐中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深受大众认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被置身于音乐氛围中,这种来源于艺术的冲击,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领悟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提升自己的社会感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所谓渗透,就是不直接开设专门的课程,而是采用课堂穿插的方式,将德育教育穿插进各个教学板块中,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讲,有以下三方面的手段:

首先,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鉴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音乐教学虽然是以提升音乐素养为主,但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选取有价值的音乐素材组成高中音乐教科书,这些素材应当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让学生在进行音乐学系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感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学生音乐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题材进行欣赏,是进行德育教育最主要的方式。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中出现的题材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传统歌曲,这些歌曲中所传递的大多数是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高中阶段,音乐教学已经趋近于专业化,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鉴赏音乐,更应当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所蕴含的作者价值取向、创作初衷。对作品的深入把握和赏析,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在作品中创作者所呼吁的价值观,感受正确的人生观的熏陶,不断深化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品格与自我修养。

然后,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品格。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优化自己的音乐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个人品德。这些品德不仅对其学习有帮助,还会影响个人发展。在实践活动中,这些品格更容易被凸显和强调。因此,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事故处理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让学生在团体协作中,体会到个体与机体的关系,正确认识团队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这是新时代对于中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品德。

最后,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故事的介绍,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音乐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单薄的一纸乐谱。但实际上,每个作品都有其独有的创作背景与富有特色的创作故事。而对这些背景故事的介绍,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事件、人文轶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音乐创作中的底蕴与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来源于对一种特定环境的感悟,所激发出来的,是学生内心深处的深厚情感,或许是对国家的热爱,或许是对亲人的眷念。但不论是那种情感,都能让学生产生正能量的情怀,这种情怀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初步成果,推动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建。

三、结语

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有较大的差距,繁重的课业压力让学生进行娱乐的时间被压缩。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兼具教育功能与放松功能的教学科目,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内容的鉴赏、实践活动的磨练与背景知识的介绍等,能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永全.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2]汪青.浅析当代高中音乐教育的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J].北方音乐,2017,(14).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高中教育音乐教育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