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2020-05-26 12:02李海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李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被教育工作者提出,旨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在新颖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更高的价值。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新时期重要的教学思想产物,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让繁琐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数”和“形”的有效结合中不断简化,让小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清晰、直观且形象地理解和转化知识架构,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现阶段数学课堂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思想

对数量关系和几何关系的学习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中要求的必修课,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逻辑思维的拓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对数形结合教学思想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积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对其进行改革创新,让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发展,以确保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能够稳步提升,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数”和“形”关系的转化,进而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概念教学单板固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只是带领学生去理解教材中文字层面的数学概念,会大大降低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即便是听进去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样一来,繁琐枯燥的数学概念往往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应接不暇。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压力下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就仅仅停留在了浅层次的记忆上,从不去对概念进行深入探索,并且将其灵活地运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二)忽视学生几何思维培养

在学习有关几何知识的过程中,许多小学生往往觉得是件困难的事情,这是由于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不够成熟,对几何的概念还不够理解,脑海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几何思维,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常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同时教师也忽视了学生几何思维的培养,遇到几何问题一笔带过,限制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优化。

(三)缺少深入探究环节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省去了深入探究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次,面对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教师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讲述,不会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较差的数学基础使得他们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消化理解,更不要说掌握几何类的数学难题。

二、使用数形结合法优化教学模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形助数、简化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也逐步增多。针对概念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能够“以形助数”,将复杂的数学概念有效地简化,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一课时,应当注重开展数形结合教学,将实际的物体形状具体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更好地在以形助数的思维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道具,例如小棒、粉笔等,然后给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任务,让他们在自主实践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中,经历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以及交流算法等过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小棒的辅助下转化得更生动形象。这样一来,以形助数的教学思想便能落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形之间的关系,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促进学生数形思维的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数解形、精准量化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图形来简化数学知识上,要借助数学知识来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知识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熟悉过程中形象、清晰地理解那些模糊难懂的图形,帮助学生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探索、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关联,强化自身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数解形的教学策略,能够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几何思维,并且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对几何图形精准量化。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在数形结合思想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和彩笔,并且让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利用三张一模一样的纸片,将每张纸条的1/3、2/6和3/9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以及成果的观察评价,让学生比较一下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用纸片来证明自己小组归纳出来的观点:因为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所以三个分数也相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充分激发了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还充分将数形教学思想渗透在了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形思想,挖掘数学本质

随着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其予以重视。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挖掘数学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概念的学习离不开其本质的图形。只有让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数形结合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在日常的自主学习中也能加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形思维,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数学本质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优势,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将数学知识利用图形呈现处理,帮助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深层概念,加强对它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能够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点。但是,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只依靠教材上的文字概念是不够的。这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现出多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三角形特点的基础上,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且说出分类的理由。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图形的结合教学中更好地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概念,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图形思维,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究数學的本质,这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数形结合思想有效地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大大提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还能够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更好地带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洪燕.关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运用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

[2]李志云.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9.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