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05-26 12:02瞿春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开发利用初中

瞿春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求教师精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生活时事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道德素质教育。

[关键词]道德法治;课堂资源;开发利用;初中;

教师是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关键引导者,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要尊重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结合性原则,为课堂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课堂的枯燥氛围,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的道法资源,提高道法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优先性

为了准确落实新课程改革对素质人才培养提出的教学任务,初中学校提高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展开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撑,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初中生对道德法治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道德法治的课程资源开发上要遵循优先性开发原则,尊重初中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选择重点的资源对初中生进行引导,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

2.适应性

由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专业素质也存在高低不同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在资源的开发和选取上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也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如此,既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缓解了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有了适用于师生共同交流的课程资源,教师才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初中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3.结合性

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遵循结合性的开发原则,由于校园内部的课程资源与校园外部的课程资源存在差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要注重对资源的整合,为初中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体系,结合性道法课程资源开发也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共享性的形成,结合性的课程资源便于教师授课模式的创新,引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资源结合性的开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课程资源利用模式

在素质教育推进前,部分初中学校不够重视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课程体缺失,没有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资源,初中生的道德观念薄弱。当前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初中学校提高了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促进道法课堂效率的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枯燥,在遵循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准确利用课堂资源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创新型的授课模式。初中生的心理处于成长阶段,对新颖的知识体系存在好奇心理,新颖的授课模式更能吸引初中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积极整合诚实守信的课程资源,利用新时期的多媒体技术,将诚实守信的课程资源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在初中生的面前。课件可以以多个寓言小故事组成,通过学生爱故事的心理刺激他们的感官意识,加深初中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利用模式。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当前初中学校开展了善用课程资源、温润课堂的教学工作,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意识,没有重视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初中生的道德塑造作用,受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专业素养不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意识缺失。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高道德法治的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师生交往”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备好课,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将自身的研究以及师生如何相处的思想转化为课程资源,以积极的态度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多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增强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师生融洽的相处方式,能够使学生不惧怕教师的权威,敢于针对课堂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初中生的了解,及时掌握初中生的道德观念,准确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

3.创设道法情境教学,提高课程资源利用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初中生正处于树立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为顺应新课程改革对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學任务,当前初中学校提高了对道法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部分初中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上理念落后,模式不够新颖,无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创设符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问题情境,让初中生在有趣的情境教学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积极做好法律护航知识的准备工作,通过向初中生提出“我们需要法律保护的原因?”“法律给予我们哪些保护?”“为什么要尊法守法?”等问题引发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让初中生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了解到法律对我们的庇护,了解到法律的威严。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提高了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课堂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4.组织道法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道法思维开拓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传统的课堂缺乏对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受职业稳定性的影响,责任意识缺失,不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落实了对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引导中应明确对道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标,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可利用课程资源对道德法治知识进行活动组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珍视生命的学习中,教师要加深对珍视生命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将所见所闻的真实资源进行活动组建演绎生命的真谛,让初中生分小组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通过自身对角色的领悟,对生命的珍贵有一个新的认知,初中生也能通过自身扮演的角色,在尽情演绎的过程中开拓自身对生命的认知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是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引导者。课堂教学工作的落实离不开课程资源的辅助,课程资源是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切合学生的学习地位。为主体找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创新课程资源利用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强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师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积极组织道法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

参考文献

[1]赵颖焮.大数据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使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吴元彬.例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80-81.

[3]林晓宏.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常态”化开发摭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88-89.

[4]孙建祥.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62-63.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开发利用初中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