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20-05-30 03:26吴军英
光明中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腹腔镜理念发生率

吴军英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外科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可降低组织损伤,减少术后粘连。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是指在患者围手术期通过一系列措施加速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理念,但其适用于广泛护理,无法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精细护理指导。因此,将该理念与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相结合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医护理技术结合FTS理念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为41~62岁,平均年龄为(49.32±3.65)岁;胆囊切除者18例,直肠癌切除者16例,肾囊肿切除者9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为45~66岁,平均年龄为(52.41±3.71)岁;胆囊切除者19例,直肠癌切除者15例,肾囊肿切除者9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适应证相关诊断标准者[1];②年龄≥18岁者;③已获取知情同意权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②精神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者;③同时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④临床检查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FTS护理干预: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项,做好术前健康宣教;术前提醒患者禁食禁饮8 h;术中调节室温为患者进行保暖,除手术部位外均铺盖保暖被,对腹腔冲洗液体进行加温,术后遵医嘱使用镇痛泵为患者持续镇痛;术后6 h可饮水、下床活动,24 h后可进半流质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入院时完成患者评估单,分析患者护理辨证分型。术前2 d给予患者中药足浴,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促进睡眠,做好术前准备。术前1 d给予患者穴位按摩,做好手术相关事宜交接;术后1~2 d给予患者艾灸护理,刺激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促进肠蠕动;术后3 d至1周根据患者护理辨证分型给予相应饮食护理:①脾肾虚证:给予健脾补肾膳食,以补气为主;②湿热浊毒:给予清淡饮食,以排湿解毒为主;③肝胆不和:给予滋补食品,以疏肝和胆为主;④气滞血瘀:给予少渣少油饮食,以化瘀通气为主。2组患者均护理1周。

1.4 评估标准

1.4.1 疼痛程度 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2],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2 生活质量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3],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共74个条目进行评分,74个条目粗分相加等于总粗分。粗分转换公式为:(维度粗分-80)×100÷320,转换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手术后1 d及手术后3 d疼痛程度(NRS)的变化差异,分析术前及手术1周后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变化,比较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例,

2.2 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手术后3 d时,2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手术后1 d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1周后,2组患者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例,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外科腹腔镜手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疼痛轻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运用[4],因此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需要探究的问题。FTS理念可促进患者恢复疾病,预后较佳,但其适用范围过于广泛,无法因病施护。而结合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可为每例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

近年来,FTS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该理念主要由丹麦医生于2001年提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完善,应用该理念患者术后恢复均得到改善[5]。FTS理念干预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后给予患者足够镇痛干预,鼓励患者提早进食活动,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增强患者痊愈信心。在本研究中,手术后3 d时,对照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手术后1 d时显著降低,证明FTS理念干预对患者疼痛程度有良好干预作用;干预1周后,对照组患者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说明快速FTS理念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预后作用。

中医护理干预特点为辨证施护、路径明确,中医护理将中医情志护理穿插于患者整体护理内,可通过按摩、艾灸、足浴等手段为患者缓解情绪,安神宁志[7];同时可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中饮食调护的优势,如脾肾虚者因脾肾气不足,应给予健脾补肾膳食;湿热浊毒者因体内湿气浊毒重,应以排湿解毒为主,清淡饮食;肝胆不和者,体内肝气和胆气相互冲突,应以疏肝和胆为主;气滞血瘀者体内气血不通,应给予少渣少油饮食,以化瘀通气为主;针对个体施护,效果更佳。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3 d时,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手术后1 d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干预1周后,2组患者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这表明结合中医护理对患者预后干预效果较佳,可更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探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医护理对证饮食有关。干预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证明2种护理干预均对疾病并发症有较好干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结合FTS理念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有更佳干预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干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腹腔镜理念发生率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