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子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研究
——以2018年全国套路冠军赛为例

2020-06-02 07:25李雪梅
武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长拳套路演练

李雪梅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前言

竞技武术在民国时期受西方文化影响,60年代初期竞技武术逐渐成型,由于当时武术门派众多,武术套路风格迥异,裁判员很难评判运动员的成绩,因此1960年发布了“武术规定套路”,规整了武术套路内容,提高了竞技武术难度,在同一年,全国武术运动会增加了多个武术套路竞赛项目,竞技武术初步形成。80年代后,武术规则不断的调整与修改,武术赛事重心已经由最初的传统武术转变成了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正式出现至今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竞技武术套路是通过高水平运动员以竞争方式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发展,在国内以冠军赛为龙头,技击为最高表演形式来推动。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经过完善和修改,最终成绩将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难度动作在套路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新规则中对难度动作有指定后,女运动员们针对高难度动作已逐一突破,在女子长拳类项目高规格的表演下,演练水平已经是运动员的重要制胜因素之一,高水平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在比赛场上动作扣分点极少,因此演练水平将会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唯一制胜因素。现当下竞技武术需要我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对武术技术发展做出一个新的尝试,从传统武术的本质发展和吸收武术外延共同完成,武术之后的发展必然是更高、更难、更美、更新。

2 竞技长拳类项目的发展

2.1 竞技长拳类项目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长拳由国家体委根据广泛流传的“查、花、炮、红、少林”等拳种的风格特点,进行整理创编而成。“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是长拳出现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书·拳经提要篇》。[1]现代长拳保留明清代时期的长拳风格,将现代长拳按照长拳的特点舒展大方、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等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说文解字》曰:“术,邑中道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为技艺”。[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剑术增加了各种花法、平衡、翻腾、造型等动作,剑术成了剑的演练套路的代称,被列为中国武术比赛项目。短器械中还有刀术,它的特点是快如猛虎,也是竞技武术中广泛流行的短器械之一。枪术是武术中最常用的器械之一,被大家称为长兵之帅。棍,古时称殳,也是长器械的一个分支,和中华民族一样有悠久的历史。[3]竞技武术长拳类项目分为两类,分别是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规定套路是由国家体委统一规定,动作内容固定,不能修改套路中的动作。自选套路是运动员根据自身的风格特点以及武术竞赛规则中的必选动作编制而成,动作内容不固定。

2.2 女子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的现状

长拳作为武术套路中最大的分支之一,我国武术套路发展中的经典,它将难度和动作刚劲相柔的结合在一起,用赏心悦目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艺术中的精品,这也是武术套路的核心所在。运动员以技击性的表演意识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进行技术动作练习,以“高、飘、稳”对难度动作的点缀,从而体现武术套路中的核心价值。[4]根据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规则与裁判法相关规定,长拳类演练水平等级评分标准具体如表1:

表1 长拳演练水平等级评分标准

规则上按照国家体委颁布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按配乐、劲力、风格、协调和节奏的评分标准分为三档九级。[5]女子高水平运动员分值多数在一档二级和三级,通过自身特点结合竞赛规则对套路进行编排,其评判结果采用定性评判的方法,评判规则是整体评估比较、确定档次、编排指标具体实扣,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6]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女子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分析

自选长拳是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拳种之一,剑术是具有格斗意义的中国传统体育发展项目,刀术以刚劲迅猛为主,也是武术短器械的一个分支,棍术以技击作为素材,枪术是以技击性转变而来的美化。目前,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克服难度动作,前六名运动员无一难度失误,在难度动作稳定的情况下,演练水平将会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演练水平的得分是给分制,在同档次的级别上,除了最高级别相差0.09,其他级别均为0.19,分数差在这么小的情况下,运动员们将通过自己的风格特点、自身优势、身体素质来对套路进行编排,也因为每个人对武术的理解与想法不同,所以套路演练出来的风格差异大,运动员们对套路的编排布局也影响裁判员的视觉评判结果。

从长拳、剑术、枪术演练水平数据中看出,十七名远动员中仅一名运动员三个项目演练总分超过八分,第一名赖晓晓8.05、第二名姚洋7.99、第三名王雅雯7.94,前三名演练水平分数相差不超过0.1,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赖晓晓的演练观赏性突出,凭借她动作编排紧密,身械合一,行如流水的演练剑术表演与枪术表演分数达到了2.70,这也是本次本次唯一一位女运动员演练分数达到一档二级。十七运动员的三个项目相差分值最大在0.11,最小相差分值在0.01,这也说明运动员三个项目演练水平达到均衡,并没有偏其某个项目的训练,套路动作的编排占据了演练水平高低的定性评价,裁判员通过直观感受进行评判,演练水平档次的划分使比赛更为公平,裁判员将根据2012年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规则与裁判法进行公平公正评判。

从刀术、棍术演练水平数据看出,十七名运动员刀术和棍术演练分值差距不大,演练水平都在在一档三级(2.70~2.51),同一场比赛三个运动员演练分值一样,褚优贝、王晨晨、李梦雪刀术演练分数同为2.60,井钰、孙昌悦、韩雪诗刀术演练分数同为2.59,吴灵芝、宋著聪、褚优贝棍术演练分数同为2.63,孙昌悦、韩雪诗、古俊霞棍术演练分数同为2.60,李亚男、胡钰莹、魏爱轩棍术演练分数同为2.59,这说明运动员的演练竞赛水平相差微乎其微,想要拔得头筹还得研究如何把武术中的神韵演练出来,结合身体条件优势对套路进行创编。

3.1.1 套路配乐融合一体

长拳项目一直以来在比赛中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在运动员A、B组分值都拿到满分的情况下,编排和动作音乐协调一致是演练水平评分中的重要因素,怎样控制好整套动作的节奏,怎样把武术中的“神韵”与“意境”完整的演绎出来,必将会成为比赛中的制胜的关键。[7]从长拳项目成绩来看,演练水平分相差甚小,前八名运动员的演练评分差距微乎其微,动作编排更能体现自己风格,根据自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来进行编排,表演方式很沉稳。

长拳配乐是给自己演练水平加减分的重要砝码,运动员们在套路演练中已经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艺术中的精品,女子长拳13名运动员演练水平得分都在第一档第三级2.70~2.51 之间,而本次比赛运动员最高演练分值2.67,最低演练分值2.51,演练最高的运动员只比演练最低的运动员高0.16。这不难发现,长拳选取的配乐会成为演练水平致胜因素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本场比赛已经充分体现出我国女子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武术套路发展成中国特色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指日可待。

3.1.2 风格特点各有千秋

每个运动员都把剑术和自己的风格特点结合在一起完美的演绎出来。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要注重节奏的把握、以及身法韵味的体现,形成鲜明的快慢、刚柔、动静等对比,这样较能获得裁判员的关注。[8]从本次比赛来看,短器械在B组的演练分尤为关键,剑术前九名(刀术术前七名)运动员A、C组分数相同,B组演练水平分已经达到致胜因素。

如何让演练中的武术套路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已经成了现阶段大家对武术套路演练的思考之一,武术套路中演练风格迥异,运动员身体特征及身体素质也不同,所以在套路中呈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而裁判员欣赏套路的眼光高低不一,对待武术套路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评分也就各不同。枪术、棍术属于长器械,从本次比赛来看,长器械在完成套路过程中出现的扣分点较多,难度出现的失误也较多。但整场女子枪术演练水平差距较小,这充分体现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可控因素技术水平在持续升高。

3.1.3 套路节奏快慢相间

通过观察比赛视频,赖晓晓最终以扎实的基本功和柔美有力的套路演练、优异的临场表现获得剑术第一,刘鑫以快攻迅猛的演练风格获得刀术第一,其不可忽视的是她们对套路的编排和自身协调能力也是她们获得第一的重要砝码。随后紧跟的运动员们演练水平相差其微,以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展现武术套路魅力,虽然本次比赛胜负已定,但厚积薄发不容小觑。

动作难度也是比赛的制胜因素之一,难度的稳定性对女运动员来说还是存在问题的,由于长器械难度动作的嵌入,导致运动过程中节奏受到影响,再加上规则上对难度动作步数的指定,运动员比赛时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动作难度,还要做到对动作与难度之间的衔接行如流水的配合,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运动员的难度,以本次比赛运动员完成的情况来看,大多为了打稳难度而忽略演练,影响节奏,特别是在C组难度和B组所衔接的动作,演练意识较为浅薄。

演练水平、难度动作、动作质量三者成正比关系,难度成功、动作无扣分点,演练分数自然而然的提高,反之下降。这三点其一失误都影响整套节奏,节奏打断对套路直观美感下降,演练分自然提不起来。

3.1.4 身体形态影响项目

世界上所有的运动员都存在个性与共性,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也有不同的身体形态,武术套路枪、剑运动员需要身高相对较高,身体相对较轻,维度适中的运动员。[9]身体形态影响着武术项目的选择,本次比赛来看枪术、剑术运动员身高相对来说较高,曲线修长,刀术、棍术运动员身高偏低,身体适中,刚劲有力。但套路的编排大家都将自己的身体优势发挥到极致,扬长避短,动作别有新意。

3.2 对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全能前三名能力分析

本次比赛赖晓晓以8.05分获得女子长拳、枪、剑演练水平全能冠军,姚洋以7.99排列第二,王雅雯7.94的分数排名第三。赖晓晓与姚洋在三个项目都是角逐一二名,最终赖晓晓对布局掌控、行如流水的演练更胜一筹获得冠军,姚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及对动作强大的表现力紧追其上,王子文以身械合一的器械技术来弥补拳术瑕疵,最终获得全能第三名。刘鑫以刚劲迅猛的表演获得5.31分最终拿下女子刀、棍演练水平冠军,吴灵芝不甘示弱以5.26分获得第二,宋褚聪紧跟其上以5.24分排名第三,女子长拳类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经代表我国女子优秀竞技武术发展现状,通过大家不懈努力,中国竞技武术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套路编排缺乏创新

现代竞技武术的表现特点主要在于中国国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击技性和现在武术的一个审美形式,关键在于大家要去找这个平衡点,从套路中既能表现出民族特色攻防意识又要符合中国文化元素,还要能满足现在大家的都在突破的难度高、姿态美的形式。而现在运动员对武术套路的编排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套路大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4.1.2 难度嵌入影响演练节奏

难度的嵌入对女运动员还是存在问题,它影响了运动员的演练节奏,难度动作的衔接处理还需要加强,特别是长器械的演练,不仅运动员要完成行如流水的技术动作,还要带上长器械做难度动作,这样就加大了C组动作的难度,影响整体演练节奏。

4.1.3 节奏、配乐相辅相成

套路中节奏是重复用武术动作加以组织的整体,配乐是节奏的点睛之笔,通过配乐来和节奏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运动员对节奏的控制和对音乐的选取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想要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还需要运动员们多加练习,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4.1.4 女子运动员演练水平有待提高

女子运动员长拳类项目整套演练相差微乎其微,演练水平全在一档三级,男子孙培源演练已经突破一档二级,演练水平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高质量的动作是演练水平制胜的前提,如何在符合规则的前提,推动武术套路的技击形式,又要符合当代审美标准,是现在大家所要攻克的难题。

4.2 建议

4.2.1 保证质量是获得高分的前提

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没有扣分点的情况下演练水平会是制胜因素,套路如何演练才是吸引裁判员眼球的重要手段,建议运动员多练习单式动作、注意衔接组合细节,注重动作之间的衔接与动作与难度之间衔接时的演练,保证动作的质量,从而获得高分演练。

4.2.2 套路创编要有技击性并适当加上地域特色

当今竞技武术迅速发展,我们在追求武术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武术本质内涵和文化特色的弘扬与传承,武术本质离不开思想文化。[10]套路的创编是要充分体现运动员的长处与优点,并多方位展现自己的特点与长处来发挥演练水平达到极致。套路中要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深度研究武术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将武术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加上自己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来。建议运动员创编套路在符合规则的情况下,可适当加上地方地域特色,也是对地方武术的推广。

4.2.3 教练员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因素是决定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升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让运动员赛出水平与风格,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建议适当举行赛前测试,教练员多和运动员沟通,走进运动员心理,了解运动员想法,评测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

4.2.4 武术人共同努力携手创造武术美好未来

对于未来竞技武术的发展,我们应该携手并进,从历史的发展规律去探寻未来武术之路。

猜你喜欢
长拳套路演练
首次演练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未雨绸缪演练忙
眼下有套路
129式太极拳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