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祛瘀散外敷改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端肢体并发症的应用研究

2020-06-08 04:54熊冬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柏麻木远端

熊冬萍

(梅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作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的疗效等同于经股动脉路径,其术后止血迅速、活动受限少、恢复快等优点[2],得到广大患者与医师的认可,并已将其作为有效替代股动脉途径的方法[3]。肿胀、麻木、疼痛是 TRI 术后最常见的远端肢体并发症,常规护理治疗对这些并发症的疗效较为有限且起效较慢。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肘正中神经损伤等不可挽回的致残伤害。我院中药制剂双柏祛瘀散外敷用于30例TRI术后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本院行TRI患者60例 ,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1)行 TRI 术后穿刺处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的患者,包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介入医师进行。(2)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达到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 300mg、替格瑞洛180mg),手术时间短(<120min)。(3)术后无心律失常、低血压、心绞痛、出血、血肿、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患者。(4)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术侧远端肢体中重度肿胀;肢体麻木≥ 3 分;疼痛≥ 3 分。排除标准:(1)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2)依从性差的患者。(3)对黄柏、侧柏叶、大黄有过敏的患者。(4)术侧远端肢体皮肤破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TRI术后2h逐渐减压,20h后拆除压迫器,抬高术肢30-45°,腕关节制动,手指可做握拳运动。(2)观察组:将双柏祛瘀散50g,加适量蜂蜜用温水调成饼状,清洁皮肤后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每次4h。

1.3 效果评价

通过干预前、干预 24h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术侧远端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等情况。

(1)手掌肿胀度:以压迫后各手指中节(大拇指以第二节)周径之和计算,压迫前数值为初始值,压迫后各指周径之和减去初始值,<0.5cm 为无肿胀,0.5~1.5cm为轻度肿胀,1.5~2.5cm 为中度肿胀,>2.5cm 为重度肿胀。如<2.5cm,但手掌出现明显瘀血亦为重度肿胀。

(2)麻木:采用 0~10 数字评分量表表示,0 代表感觉处于最好状态或无麻木不适,10 代表感觉处于最差状态或上述症状处于最严重状态。

(3)疼痛: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疼痛程度用 0~10 数字依次表示,0 代表无疼痛,10 代表最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手指中节肿胀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手指中节肿胀度比较[cm,()]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手指中节肿胀度比较[cm,()]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后差值 z值 P值观察组 30 2.43±0.73 0.59±0.33 1.80±0.56 -6.619 0.000对照组 30 2.33±0.99 1.64±0.89 0.72±1.01 -4.394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疼痛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后差值 z值 P值观察组 30 2.22±0.81 0.49±0.48 1.80±0.56 -6.295 0.000对照组 30 2.03±0.98 0.58±069 1.44±0.64 -6.395 0.00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麻木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麻木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侧远端肢体麻木评分比较[()]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后差值 z值 P值观察组 30 2.21±0.93 0.36±0.52 1.84±0.66 -6.319 0.000对照组 30 1.33±0.79 1.34±0.80 0.72±0.41 -5.914 0.000

2.4 两组患者肿胀度、疼痛评分、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肢体肿胀因“脉中血液不畅”所致,同时血行凝滞,气血失运可进一步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故遵循“行气活血,通调血脉”的治则,双柏祛瘀散的主要成分是:黄柏、侧柏叶、大黄,调以蜂蜜外敷肿胀肢体,可达到逐瘀通经,消肿止痛的目的,现代研究显示大黄还具有抗炎、止血、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双柏祛瘀散外敷用于改善 TRI 术后远端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尤其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双柏祛瘀散的主药是黄柏、侧柏叶均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另一味主药是大黄,生大黄为蓼科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绦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作用,可破积滞、行瘀血、泻热毒,外敷可逐瘀通经、消肿止痛。现代研究显示大黄还具有抗炎、止血、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整方具有逐瘀破血、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配以蜂蜜保护皮肤、预防皮炎,增加药物的渗透作用,并且蜂蜜有缓急止痛、解毒之功效。取材方便,经济安全,作用迅速,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对机体无损伤。使用传统中医中药方法改善TRI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疼痛、麻木等并发症,达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效果,具有独特的优势。

总之,双柏祛瘀散外敷取材方便,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对机体无损伤,能快速减轻患肢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症状,增加术后舒适度,降低致残致伤率,进而为医院赢得好口碑,造福广大TRI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柏麻木远端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的效果分析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苏友仁的诗
浮生一记
麻木先生
无题(2)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