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迎接新课程

2020-06-08 15:43巫雪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标新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时代发展关系极其紧密的课程。回顾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其课程目标、内容都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的需求,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信息技术价值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信息技术从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正从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走向关注信息技术特有的学科方法以及应用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018年1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五个版本的新教材于2019年9月陆续出版,在大部分省份即将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从2004年到2019年的十几年时间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没有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谓是“舒适”得太久了,也正是因为适应了太久的“不变”,面对眼前的变革,大部分一线高中教师内心还是很惶恐的。比较2017版课标与2003版课标,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都有很大变化,而留给一线教师的过渡期只有很少的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学习。认真研读新课标、吃透新教材、研究新教法。对于新教材的研究,可以在聚焦某一个版本的基础上横向联系不同版本的教材,因为,尽管不同版本教材的具体内容安排、项目设计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学科大概念为主线,凝聚了编写者的心血与智慧,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开阔眼界、博采众长。

其次需要“实战”。建议本学期采取新旧教材内容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探索新教法,通过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项目设计与实施,来提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此外,需要思考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是一次重新“洗牌”,也是对我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的“大考”。因此,大家需要立刻行動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本期专题特约撰稿人  巫雪琴)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标新教材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