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时期湖湘文化对黎锦晖艺术理念与创作的影响

2020-06-09 12:32王光辉
艺海 2020年5期
关键词:黎锦晖湖湘文化艺术创作

王光辉

〔摘 要〕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前半叶,湖南一地涌现出许多开一代之先河的戏剧家、音乐家、舞蹈家,黎锦晖不仅在艺术创作层面对当时的“新音乐”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并在教育層面实践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之理念,成为现代中国音乐舞蹈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将黎锦晖的成长背景与艺术实践置于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地域文化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成长及其艺术创作理念与湖湘地区的学脉文风之积淀,晚清以来湖湘之地民主思想启蒙,以及当时兼容并蓄的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湖湘文化;黎锦晖;艺术创作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前半叶,湖南一地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戏剧家、音乐家、舞蹈家,如田汉、欧阳予倩、黎锦晖、黎锦光、吕骥等,立足于中西之文化交汇,面向古今之时代变革,为中国表演艺术开一代之先河。其中,黎锦晖不仅在艺术创作层面对当时的“新音乐”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并在教育层面实践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之理念,成为现代中国音乐舞蹈教育的先行者之一。

当前对黎锦晖的研究着重于从学科角度论述研究其贡献,如《中国歌剧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等等中对黎锦晖贡献的论述;或是从个人成长背景对黎锦晖进行全景式的评述,如孙继南教授的《黎锦晖评传》等。将黎锦晖的成长背景与艺术实践置于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地域文化之中,会发现其理念与湖湘地区的学脉文风之积淀,晚清以来湖湘之地民主思想启蒙,以及当时兼容并蓄的社会文化生活血脉相连。

一、晚清湖湘地区教育的转变与黎锦晖的艺术成长历程

黎锦晖,字均荃,1891年生于湖南湘潭县晓霞镇石印乡白竹村,在兄弟姐妹十一人中排行第二,其中有八位兄弟对中国的语言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创作、地质学、工程学都有巨大贡献,被称为“黎氏八骏”。黎锦晖的族祖黎樾乔为清廷御史,祖父黎葆堂是前清举人,曾作桂林知府,父亲黎培銮为晚清秀才,但愤于朝廷腐败而隐居乡间,曾与齐白石过从甚密。黎锦晖出生与成长的环境是清朝末年,彼时洋务运动虽然在政治上已走向末路,但其兴办的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开办的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的西洋先进科学技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晚清中兴之臣的曾国藩、左宗棠等湖湘人士,为暮气沉沉的大清吹进一股清新的风气。而后,维新实权人物陈宝箴曾出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支持维新领导人之一,同为湖湘人士的谭嗣同在湖南办时务学堂,刊行《湘报》,“延梁启超主湘学,湘俗大变”。于是,这个富庶而文脉悠远的湖湘大地,迎来了“三千年之未有变局”,也为晚清民国时期,各行业精英大师的涌现提供了既有传统滋养,又有新生机勃发的时代生态。

湘潭虽地处内陆,但有清以来一直是湖南经贸中心,号称“湖外壮县”。石浩曾经总结清代湘潭富庶的六个表现:“其一是社会富庶,生活水平较高;其二是商业发展领先于省内其他州县;其三是传统交通、邮政比较发达;其四是手工业历史悠久;其五是湖南早期金融中心;其六是湘潭文风炽盛、科第称盛。”湘潭文风之盛,“书院恢宏,全县举人参加清朝历届会试,共中进士80余人,列湖南诸县之前茅。”然而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兴起之后,湘潭的教育从传统的儒家教育开始向近代教育转型。可以说这是奠定黎锦晖日后走向“国语运动”,走向以音乐开展国民教育的社会背景。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以湘潭、长沙等地为代表的城镇中均有官学、私学以及大小不一的书院。黎锦晖从小便进入父亲聘师专设的家塾(亦属私学一类)诵习四书五经。尽管这类经典在晚清的时代背景下显得“致用”较少,但却给黎锦晖打下了良好的文学、汉语言根基与素养。尤其是经典诵读中所养成的语感以及对音韵的敏感,为日后谱曲填词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

黎锦晖出生地湘潭自南宋年间便有私人书院,其求学之地长沙更有岳麓书院名扬天下。黎锦晖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的昭潭高等小学堂的前身即是昭潭书院。一学期后又考入了一所完全的新式学堂——昭潭初级中学,并在中学里学习了乐歌课。而后,黎锦晖进入长沙高师求学,当时乐歌课师资匮乏,他还兼职为“单级师范教练所”担任乐歌课教师。

民国时期乐歌课包括了舞蹈的内容。“民国时期较早出现的一部舞蹈教材是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 由王季梁 、孙掞编译的 《舞蹈游戏》,这本译自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 发表在民国二年(1913年)的书 , 在例言中明言本书所编之次序, 适合于学校教授, 循序渐进, 以便记忆, 兼可供教师学生之参考。可见当时, 游戏舞蹈已进入学校教授课程, 社会已有教材需求。” 现在虽无确切资料显示,黎锦晖在昭潭初级中学及长沙高师是否曾经学习过舞蹈,但他确实感受到了舞蹈的健体、美育功能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其“游戏性质”,可以寓教于乐,这为他日后在儿童歌舞剧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剧中游戏、表演,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黎锦晖的成长历程与湖湘教育在晚清的转型几乎同步。一方面,他从传统的教育中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在还未来得及形成思维定式时,便进入新式学堂,接受了维新运动甚至是革命的思潮。“血气方刚的黎锦晖在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学校进步师友的影响下,曾热烈的向往着革命新时代的来临,并曾自命为‘革命党,反映出一种可贵的爱国民主思想。” 这一成长背景为黎锦晖日后的教育思路,甚至对他投身音乐舞蹈教育,创作儿童歌舞剧以推动国语运动,都产生重要影响。

二、晚清民初湖湘地区流传的民族民间乐舞与黎锦晖艺术创作

湖湘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黎锦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不仅接触属于雅乐体系的祭孔仪式,还有昆曲、湘剧、花鼓戏等等戏曲。“我童年玩过古琴和吹弹拉打等乐器,也哼过昆曲、湘剧,练过汉剧、花鼓戏……十岁起,每年祀孔两次,参加习乐习舞……看花鼓戏时,也曾参加过演出。” ①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黎锦晖从小就有着参与乐舞活动的丰富经验,这为他日后从事乐歌教育及音乐创作提供了经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湖湘地区不仅流传着湘剧、花鼓戏等本土戏种以及本土民歌,还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流传的昆曲、汉剧,湖湘地区城镇的乐舞生态更趋向于兼容并蓄的状态,有本土特色,也有一定的文化交流。

黎锦晖的艺术创作运用了相当数量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且不限于特定的种类,包括民间乐曲、民歌小调、说唱曲牌、戏曲唱腔等等。他曾经说过:“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②而黎锦晖并未接受过音乐专业教育,能如此重视并在创作中娴熟地运用民族民间乐舞素材,一是说明其学习能力非常强,善于吸收,二是说明在其成长阶段接触过大量的音乐,而且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接触。这一点黎锦晖的长兄,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曾经回忆过:“约当三十年前,我和舍弟均在髫龄,常秘召名小生罗二十瞎来家吃茶,尽传歌词乐谱……他们绝对只能口授,由我们笔之于书,谱之于管弦。” ③“笔之于书”则是有记载,“谱之于管弦”就必然对乐曲有所分析,可见黎锦晖尚在童年时就已经对湖湘地区流传戏曲等音乐有着深入的了解。结合前述湖湘地区的乐舞生态兼容并蓄的状态,可以推测在其成长阶段,黎锦晖就收集了在湖湘地区流传的各种音乐形式,形成了其创作的素材库。这才有了《麻雀与小孩》中湖南民歌素材《嗤嗤令》、法曲吹腔《大开门》等。

当时湖湘地区流传的戏曲形式也对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前述黎氏兄弟回忆来看,晚清湖湘地区的戏曲种类繁多,阳春白雪的有昆曲,下里巴人的有花鼓戏等,但其中都离不开“以歌舞演故事”的范畴。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也以歌舞演故事。从社会功能来分析,无论是昆曲还是地方戏,都具备以故事教化人心的功能,而黎锦晖也是通过故事来宣传“博爱”“自由”等进步思想,传达真善美等道德情操,二者均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契合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

从以上两点来看,湖湘地区的中国民族民间乐舞对黎锦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奠定了其创作“素材库”的主要部分,更是从作品的形态及文化功能角度让黎锦晖选择了与传统乐舞存在本质性相通的“儿童歌舞剧”来实现其教育目标。

三、晚清湖湘“经世致用”理学思想对黎锦晖舞蹈艺术实践的影响

晚清时期,湘学中“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所谓经世致用(也称 “通经致用”或 “经世之学”),是指关注社会现实,并主张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实效的思想。务实精神内在是对实践目的的清晰、准确的认识,这在以曾国藩、魏源为代表的湖湘政治家中有着明显体系。晚清时期,即使国门洞开,西方诸多先进事物涌进,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就可以得见。从另外角度而言,晚清的湖湘理学所强调的“经世致用”,是一个兼容并包,以我为主的立场,而非一味求新求异。这一理念不仅影响着湖湘地区的文人,同样影响着书香世家出身的黎锦晖。他的舞蹈艺术实践一直与其歌舞剧及儿童表演曲相伴而生,始终带着强烈的“开启民智”“推广国语”的诉求。与其他艺术家所不同的是,他的对象是儿童,他的手法是雅俗共赏的,不拘于中西,为表达与演出功能服务。他的题材也是引导儿童关注现实,如《可怜的秋香》《小小画家》,关注自己的亲人,如《寒衣曲》等等。

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体现的务实、兼容并包,以我为主,首先体现在其艺术创作对待舞蹈的态度。舞蹈是为了更好地渲染表演的气氛,增强剧情的动人场面, 同时强化角色形象,避免为舞而舞。黎锦晖认为,“不同的歌舞剧有不同的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所配的舞蹈也绝不是和传统戏曲一样有造型的招数或套头。新的东西总是要结合乐歌去新创舞蹈 动作,或者采集各种舞蹈的基本方式加以融会贯通。”他强调“这些舞都是伴随剧情而发挥,单独表演,作用不彰。” 由此可见,黎锦晖对其创作诉求一直十分清晰、符合实际,不受形式語言等问题而干扰。

其次,黎锦晖对待舞蹈素材时,是一种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既有为歌而配舞蹈动作的“表情歌唱”,也有借鉴西洋芭蕾的步伐,更有中国传统戏曲的身段。黎锦晖在 “回忆录”里说道:1927 年,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成立,另设舞蹈班,学习十八种土风舞,又排了大型舞剧,是由于观摩了“但尼向”“邓肯”等大型舞艺团体的演出,拜访聘请旅沪俄侨的老师加以指导,同时联系了通晓传统武术及京剧武功的人士, 编练了几种新的舞蹈,又把以前的民间游艺加工,独创了几种有突出形象的舞蹈。在其创办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舞蹈方面延请名师,分别有艺术舞[如古典舞(疑为戏曲身段)、现代舞、土风舞、少数民族舞等]、形意舞(演出时结合剧情、音乐与动作,表示形象和意识之舞台形成)以及歌舞剧的综合结构。

最后,在风雨如晦的战乱时期,黎锦晖的艺术实践活动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经世致用”精神上的家国情怀,以歌舞宣扬抵御外敌,传播进步精神。如1927年,黎锦晖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编写了《神仙妹妹》,用不同的人物与动物影射了革命群众、受压迫阶级、敌人,这个剧曾经编入小学教材,舞蹈加入了京剧的武功。同年编写的《最后的胜利》,在大合唱中踏着坚实的舞步高歌前进,演出大受欢迎。由此可见黎锦晖已将“经世致用”的精神中对现实、对祖国的关注,化作潜意识,在咏歌之不足的情况下,以手之足之,舞之蹈之来体现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结 语

黎锦晖是我国现代音乐舞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进行儿童歌舞剧与儿童表演曲创作的初衷是为了推广国语,并宣传当时的进步思想。当追溯其成就源头时,他的成长背景及艺术创作经历为我们勾勒出晚清湖湘地区教育转型的面貌与当时社会的乐舞生态。所谓“时势造英雄”,而正是晚清湖湘地区所处的新旧碰撞而兼收并蓄的状态,才造就了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一系列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可以说,晚清的湖湘成就了黎锦晖、田汉、欧阳予倩等人,而他们又为湖湘文化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 释:

①黎锦晖.《我和明月社》,载《文化史料》(3)(4),1982年,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编。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3.

②黎锦晖.《我和明月社》,载《文化史料》(3)(4),1982年,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编。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69.

③黎锦熙.《现在大众语文的调查与评判》,载《人世间》,1934年第14期。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3.

参考文献:

[1]石浩.晚清民国时期湘潭现代化进程【D】.湘潭大学2008级硕士论文,2008:7.

[2]湘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潭县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2

[3]刘青弋.民国时期的舞蹈教育【J】.文化艺术研究,2009(5):133.

[4]孙继南.黎锦晖评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4

[5]时圣玉.儒学经世致用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兼谈湘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J】.2016(3):110.

[6]林萍.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试析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舞蹈语汇的特点[J].艺苑,2008(04):68-69

[7]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中国歌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7

此文为2017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立项课题《二十世纪湘籍舞蹈家群体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YBA299

猜你喜欢
黎锦晖湖湘文化艺术创作
皓月当空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综述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浅谈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全面剖析还黎锦晖以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