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06-09 12:09王颖
天津教育·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王颖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质量和效率,是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基于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对学生信息技术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新修订的《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更是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总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纵观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教育教学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未能取得显著突破,而对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传统化

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由于信息技术未纳入中考范畴,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该学科教学的重视度,认为中学生只要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即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灌输下,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最终对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教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灌输式”和“填鸭式”等传统应试化教育教学模式仍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机械训练以及过度强调学生“接受学习”,导致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被充分调动,从而在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也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育教学设备的老旧化

从某方面来看,教育教学设备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备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掌握度、信息操作的熟练度也存在显著差距,学生信息意识的确立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逐渐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的总目标。而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培养现状,在后期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如下工作,即:

(一)借助新媒体时代特点,帮助学生强化信息意识

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能否对信息价值作出合理的判断,是信息意识内容的两个方面。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和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纵观当前课堂的实践教学,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也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益的重要因素。从人的生理成长发育过程来说,中学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节点,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短视频抑或是其他信息网络平台的产生,在拓宽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最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信息技术学科要培养学生与新时代科技进行融合接轨的能力,所以课程教师责任重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是现阶段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敏感度,更能从根本上强化学生自身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微博热点、政治话题,通过设置传统德育主线和学科德育主线,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到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强化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二)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启迪中学生的计算思维

相较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的学术性更强,对于新接触信息技术的学生或者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后续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从某方面来看,教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启迪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战略手段。形式化、模型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是计算思维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而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養质量和效率,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大量教研数据的分析可知,“灌输式”和“填鸭式”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进行课堂实践教育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育教学手段,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不断下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教育工作者需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甚至还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以此来提升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就目前来看,“情景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采取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即在将主题情景引入后,教师们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或任务,将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机连接起来,而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会更好”的关系有层次地设置教学问题,以此来实现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过渡,最终为学生深度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项目实施为依托,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就目前来看,作为一门实践性教育教学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更要教会学生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教育部门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学生信息技术核心发展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确保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助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除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外,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学生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对学习过程与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此来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至于“信息社会责任”则是超越单一学科界限的素养要素。在进行课堂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教师应将项目整合于课堂实践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而后将学科课程知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最后再通过引导学生采取适合的数字化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三、结语

简而言之,自2016年教育部门提出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后,如何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整体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李丽娟,张文波,徐海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8).

[2]吕高见,张海洋,李雯雯.微信移动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15).

[1]胡铁生,周海洋,李志鹏.“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